一個人越虛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不能深交

2023-12-21   白馬驚天劍

原標題:一個人越虛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不能深交

社會是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網上的結點,連接和對應著各種關係。

在這張「大網」中騰挪跌宕多年,見多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結點」,看夠了複雜多變、轉瞬即逝的「關係」,愈發覺得成年人的社交是一門艱深的課程。

有人說,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我不覺得這話全對,但卻能從一個側面說明,什麼人應該深交、什麼話應該過濾,真的會影響我們的人生。

一個人越虛偽,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不能深交。

01「我早知道會是這個結果」

職場上、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事前無意見,事後有高見」,自作聰明放馬後炮的人。

去年在火車站防疫值守的時候,有位老同志就特別喜歡炫耀自己高瞻遠矚,有先見之明。

一次,有個按防疫政策需要隔離七天的女人,藉口自己要上洗手間,結果偷偷從側門溜走了。

在疫情此起彼伏的非常時期,這件事情可謂是給單位捅了很大的婁子,相關人員都將面臨著處分。

可是,這能怪我們值守人員嗎?

我們沒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執法權,就算那個女人明說要跑,我們也不能硬去拉拽。難道,當年轟動全國的西安地鐵事件,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但是,那位老同志不僅不同情我們,反而說起風涼話來:「我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換作是我,就會跟她去洗手間……」

類似的事情還很多,單位里有人累死累死,終於干出一些成績,他就會高談闊論:「看看,聽我的效果很好吧?」

如果出了一點紕漏,他就隔岸觀火,然後假裝出來通人情:「我早就說過了,那樣做會出問題的,你們要是聽了……」

但其實,事前他什麼都沒說,更沒有提供任何建設性的建議或者意見,只是在事後一味地誇誇其談。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但是,虛偽的人,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而是喜歡見風使舵,習慣推諉扯皮,不是標榜自己就是貶低他人。

這種人,往往極度狹隘自私,見利益就爭,見好處就搶,見別人比他強,就想方設法把他踩下去。

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遠離和無視。

02「錢不是問題」

我們周圍總有一些人,對別人真心實意談錢,而輪到自己的時候,雖然會把「錢不是問題」掛在嘴邊,但從來未曾兌現。

我以前總怕談錢會傷感情,經歷多了才明白,這要看對方是什麼人。

2017年底,我陷入了人生的絕境,有個女孩借給我10000塊錢。當時,她不小心吐露她因為工作需要必須寫幾十篇文章,而她自己寫不好。我二話不說,挑燈夜戰,一個月內幫她完成了任務,有的文章還發表在國家級刊物、網站上。

這個女孩對我有恩,所以我是甘心情願的,哪怕我寫的文章價值本身,可能已經超過了我必須會還的10000塊錢。

還有一類是平時少有交集的同學、朋友或者同事,叫我幫他們寫文章。

這裡有兩種態度,一種會在微信上發紅包給我。我一般也會幫忙,但我不會接收紅包,心意到了,就行了。

一種往往會說:「你發揮特長的機會來了,錢不是問題。」我一般會回答:「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不用談錢。」

結果,有的都要好幾天才能完成,到了我跟他們開玩笑談錢的時候,他們立即變臉,說:「咱們這麼熟,這點小忙你還好意思收錢?太不夠朋友了吧?」

我當場一愣,這些人翻臉真是比翻書還快,換了是我找他們辦事的時候,他們便會立馬拒絕,明顯的雙重標準。

朋友老麻也經歷過一件事情。

2020年,單位領導帶老麻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會議,叫他編寫當地的革命老區發展史。這不是老麻的分內之事,所以僱傭單位提出會給他一筆稿費。當時,領導爽快地應允下來。

這本書確實有些難度,之前有三批人員寫過,但都沒有寫成,老麻接手後經常加班加點,終於在20多萬字時完稿。

書出版後,老麻問領導稿費的事情,領導說:「我已經幫你問了,對方不給。」

這不知道是第幾次了,還是隔了半年才不認帳,之前和之後都有很多次,當場承諾當場反悔,話一出口馬上否認。所以,老麻也早已習慣了。

俗話說:「人用財試,金用火試。」

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里,藏著他的原則和人品。實際上,坦蕩談錢,並不會傷害感情,打著官腔、含糊其辭的做法才是讓人鄙視的。

只有一心想占你便宜的人,才會時時做著雙標戲、處處打著感情牌,對人大肆要錢,對己迴避談錢。

越是真心待你的朋友,越會分得清金錢和感情。

他們明白,光明正大地談錢,是成年人之間最大的體面,也是對彼此關係最大的尊重。

那些只和你談感情不談錢的人,你不要抹不開面子,要麼收錢從此兩清,要麼離他們越遠越好。

03「這事你能做好,為什麼不做」

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在他們的認知里,別人總是欠他們什麼,如果沒有按照他們的期望做事,他們就會說:「這事你能做好,為什麼不做?」

2013年下半年起,老麻和一個同事為單位編寫40萬字的大部頭史書。省內很多地方,都已基本完成。而他們單位,因為某種原因,要從頭寫起。

這是一項大工程,全國各地都有明確分工,一般至少有5人實打實參加編寫工作,歷時五六年。也就是說,一人年均寫兩萬字不到。

單位本來也安排了五個人,但因為任務太過艱巨,一些人便找藉口不寫,最後這副重擔就落在了老麻和那個同事肩頭,因為他們老實本分,不會臨陣逃脫。

老麻臨危受命,立即埋頭著述,因怕思路切斷,經常通宵達旦。經過一年半的日夜奮戰,寫就了35萬字初稿。

老麻這個工作量是全國同行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他由此落下了嚴重的頸椎病、高血壓、五臟六腑虛弱等嚴重疾病。

可以自慰的是,在全省幾乎起步最晚的情況下,這本大部頭史書竟在全市第一家出版,而且書稿質量排在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成績當然是領導的,他很快得到了晉升。

此後至2021年的五年內,老麻幾乎獨立編寫了20多萬字的當地改革開放史、20多萬字的當地革命老區發展史、200萬字大部頭志書中的70萬字和20萬字紅軍革命鬥爭史中的4萬字等著作。其中,有的被評為省級先進,有的成為全省五本重點紅書之一。

可謂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和碩果纍纍,老麻以為能夠得到應有的榮譽和認可,但是萬沒想到,結果領導說他沒幹什麼事,所做的事情也沒有一些不曾寫過一個字、只是跑跑腿、拍拍馬屁的人重要。

因為這樣一錘定音,他便可以理直氣壯把所有的榮譽和利益都給了他人。在這將近10年里,真正遇事推諉扯皮、划水摸魚的人可以連續三年「優秀」,而衝鋒陷陣的老麻,至今一個「優秀」也沒有。

現在,又有重大任務來臨的時候,領導就來質問老麻了:「這事你明明能做好的,為什麼不做?」老麻輕輕一句:「啊?這是我一個人的事情嗎?如果你認為我有義務必須一個人做好,那你發個文件讓我去執行?」

領導當場愣住,自知理虧,也知道發文件留下白紙黑字,自己肯定玩完,所以表面上已經沒有動作,但背後卻無所不用其極,攛掇他人誤導、利誘、威脅和套路老麻接手這塊燙手山芋。

老麻的經歷應該只是個例,但在一些單位流傳著經典告白:總有個別領導,把不願擠奶的牛喂得飽飽的,而願意擠奶的牛,他卻不給草吃,對方擠不出奶,他還一鞭子抽過去。

對於這種陽奉陰違、虛偽至極、倒行逆行,做人做事沒有下限,睜著眼睛說瞎話卻臉不紅、心不跳的人,你的善良一定要帶點鋒芒,絕不能心軟,否則你就會被套進去,被吃得死死的。

往後餘生,願我們擦亮眼睛,擇良人而交,選益友而處。

遠離傷害,靠近溫暖。

與諸君共勉。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