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玲玲」前腳剛在山東旁邊溜走,我們後腳就感受到了「秋老虎」的熱情!
白露時節已到,氣溫反而並沒有下降。
昨天青島最高氣溫35℃
未來一周天氣
再來看各區市具體預報
城區最高溫30℃
西海岸新區最高溫32℃
膠州、即墨、城陽最高溫34℃
平度、萊西最高溫35℃
最直觀的感受
未來一周
氣溫回升,溫差變大
秋老虎發威!
小編要友情提醒白露畢竟到了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大家記得要保暖哦~
這幾個知識點要記牢!
多喝水
秋老虎期間天熱,人體出汗多,水分流失快,一定要注意多喝水,而且最好選擇涼白開,而不是甜味飲料。平時也可以多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
飲食宜清淡
可以多喝一些具有清熱解毒、止渴解暑的粥,如綠豆粥、蓮子粥、冬瓜粥、荷葉粥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
消暑沖涼
常洗澡不僅可以幫助降溫,還能預防痱子。洗澡水的溫度一般控制在32-35攝氏度,避免水溫過高起不到散熱作用,水溫低了,容易著涼。
做好防曬
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是陽光最強烈的時段,最好不要出門。此外,不要赤膊露體,防止受寒。可以穿寬鬆純棉衣服,戴上遮陽帽。
預防腹瀉
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如果發現有腹瀉症狀,應引起重視,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只是鬧肚子,立即前往醫院請專業的醫生治療。
大家也發現了,
飲食健康很關鍵...
眼下正是海鮮肥美的時節
大家在品嘗美味的同時,
小編有必要提醒一句:
小心健康隱患!
海鮮真不是隨便就能吃的
關於「吃海鮮後不治身亡」、
「被海鮮扎手截肢保命」
等新聞年年層出不窮,
讓不少海鮮愛好者慌了神。
那麼,海鮮究竟是如何變得危險的?
這也許和創傷弧菌有關。
什麼是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V.vulnificus)又叫海洋弧菌,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細菌,一旦感染,病情發展極快。創傷弧菌為全球重要的海洋致病細菌,與霍亂弧菌、腸炎弧菌並列為造成人類感染疾病的三大弧菌。
創傷弧菌傳播途徑
1、直接通過傷口侵入身體:
一般在新鮮海產品的表面多少會存在一些創傷弧菌。如果在清洗處理過程中不慎被刺破了皮膚,會增加感染幾率。此外,海水中也存在大量的創傷弧菌,當皮膚有傷口且經常泡在海水中時,也會增加感染幾率。
2、食用生的含有創傷弧菌的海鮮:
創傷弧菌分布極廣,很多海鮮都有,最常見的就是:貝類、海魚、 蝦類、螃蟹等。但這也不意味著只要吃海鮮就會感染,這類感染屬於「機會性感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
創傷弧菌的危害
創傷弧菌對大多數健康人並無重大威脅,但對某些疾病患者有嚴重生命威脅,比如肝病、糖尿病、血色素沉著病、愛滋病等。
發病症狀主要表現為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皮膚先會感到疼痛,隨之會出現皮膚紅疹、水泡以及潰爛等症狀,情況嚴重的可能會休克,甚至死亡,感染死亡率高達50%以上。
因此,處理感染創傷弧菌的最佳方式就是儘早發現,及時處理,避免情況惡化。
以後還能放心吃海鮮嗎?
答案肯定是:當然可以!
但吃海鮮之前一定要注意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
1、處理海鮮要戴手套。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防止扎傷。另外,手套也最好戴一些厚一點的,很多蝦蟹的殼體尖銳,一般手套很容易劃破。
2、海鮮一定要做熟了再吃。千萬不要生吃海鮮,魚、蝦、蟹、貝等徹底煮熟,就可有效殺滅致病菌。
3、有傷口不要觸碰海鮮。如果你手上有傷口,就不要觸碰海鮮了。一旦身上有破損或傷口,也儘量不要在海水中遊玩。
4、萬一被海鮮扎傷及時處理。如果不小心被海鮮刺傷,應該將傷口處的血擠出,然後用清水沖洗。如果出現疼痛、瘙癢、腫脹、腹瀉或發熱等症狀,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
此外,如果傷口被扎傷很深,簡單處理後,最好再去醫院進行處理。因為深深的傷口為細菌提供了厭氧的環境,很容易造成「破傷風桿菌」等細菌大量繁殖,侵襲我們的神經系統,甚至可能喪命。
最後小編再叨叨兩句
適量增減衣物,合理搭配飲食
小編關心天氣,更關心你呢!
轉給更多小夥伴喔!
來源:青島氣象、青島觀、青島新聞網等
編輯:張雪茹
【免責聲明:尊重原創,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文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刪除。聯繫電話:0532-6887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