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企業的納米材料「黑科技」

2022-03-30     港渝網HCM

原標題:南岸企業的納米材料「黑科技」

消殺藥水、抗非洲豬瘟病毒消毒液、防火耐腐塗料、改裝車塗層、文物保護塗層……位於南岸的一家科技創新企業——重慶深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盟科技」)運用高分子納米材料技術,研發出多個領域的高科技產品,成本低廉、效果出眾,實現新材料科學應用的延伸跨越。

開創「材料消殺」替代「藥物消殺」先河

依靠化學藥品消毒殺菌我們並不陌生。深盟科技研發的一種高分子納米材料消毒液,不但能有效殺滅冠狀病毒在內的絕大多數種類病毒、細菌,還具備高效、長效、環保等特點,開創了以「材料消殺」替代「藥物消殺」的先河,堪稱新材料領域的「黑科技」。

研究人員正在進行溶液濃度配比測試。 記者 舒永兵 攝

深盟科技的消毒液,被指定為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今年區「兩會」唯一消殺類產品,為南岸區「三會」期間的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廣譜長效

30天持續滅殺率超過99%

深盟科技副總經理杜錦興告訴記者,傳統化學消毒液有兩個弊端:作用時間短、對人體和環境有一定危害。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輕軌、電梯內部消毒,每天至少要噴一次,消殺效果在噴洒時最佳,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消減。傳統的含氯製劑消毒產品,在噴洒濃度較高時,對人的皮膚、眼睛、鼻腔黏膜還會產生損傷,對環境也不友好。

深盟科技研發的新材料消毒液,最大的特點就是廣譜、長效、安全、環保。廣譜,是指對203種已知細菌、真菌、芽孢、黴菌、病毒都能滅殺。長效,是指只需用一次,就能持續較長時間。「我們在第三方權威機構做了最長30天效果檢測,發現產品30天內有效殺滅率,對冠狀病毒為99.87%,對大腸桿菌為99.91%,對金色葡萄球菌為99.83%。」而安全,是指在滅殺細菌病毒後,降解產生的物質為水和二氧化碳,對環境友好,並且獲得了歐盟安全認證。

 科學原理

光催化滲透破壞病毒DNA

據介紹,這款消毒液所使用的材料,叫全光譜氧化鈦。該物質是一種半導體高分子納米材料,在普通燈光或自然光照射下,能發生光催化反應,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結合生成超氧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這些活性基團會附著在物體表面、游離在空氣中,通過逐層滲透細菌、病毒的細胞壁、細胞膜,破壞其內部的DNA和RNA蛋白質結構,實現對細菌、病毒的滅殺。該產品還採用「微膠囊包裹」緩釋技術,通過納米級膠囊微孔不斷向空氣中緩慢釋放活性基團,產生持續消殺效果,因材料特性,產品自身不會產生消耗。

深盟科技以高光效的納米高分子材料技術為基礎,致力於研究多類別、前沿性納米復合材料及其應用。截至目前,深盟科技共獲得44項專利技術,並榮獲「日內瓦發明金獎」「香港綠色建築大獎」等多個獎項,2021年4月獲重慶「科技型企業」稱號。深盟科技正依託新材料技術申報科研項目,並有上市的打算。

開展應用

助力流行病和疫情防控

深盟科技的新材料消毒液,較傳統的消毒液成本更低,如今已在南岸的學校、酒店、衛生系統等應用,全面助力南岸區疫情防控工作。

「比如南岸的學校、幼兒園,如今就有幾十家在用我們的消毒液。」杜錦興告訴記者,有一種諾如病毒,春季易在低齡兒童中流行,使用深盟科技的消毒液,可以讓諾如病毒得到快速控制,讓小朋友們健康成長。

針對疫情防控,深盟科技還研發出能夠在零下40攝氏度環境起作用的消殺產品。「低溫下液體會凝固,該產品則不會。作為一種創新技術,該產品在冷鏈物流行業的應用效果很好,目前正在做相關備案工作。」此外,深盟科技還研發了針對人體傷口、皮癬、腳氣治療的產品,針對寵物真菌、蟎蟲、異味除治的產品,以革命性的新材料技術為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破解石質文物保護世界性難題

石質文物保護是世界性難題。歲月的洗禮,讓石質文物時刻被風沙、苔蘚等自然作用「侵蝕」,進而發生粉化、沙化,造成永久性破壞。深盟科技執行董事劉進說,近20年,許多國家都在研究石質文物的保護產品,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深盟科技依託高分子材料技術,在文物保護方面取得突破,開發出多款用於石質文物保護的塗層。這些塗層中,有的具有殺菌滅藻能力,能殺滅石質文物上的地衣、苔蘚、黴菌及低等綠植,並抑制其再生;有的具有防污、耐酸鹼、抗老化、抗凍融、疏水功能,能有效防止文物受到物理性、化學性侵蝕破壞;還有的能防止文物表面脫落、生霉、返鹼,最大耐候、耐用性達50年以上。

「你看這塊石頭,跟周圍的有什麼區別?」劉進帶記者來到一塊石壁前,「2019年做試驗時,這塊石頭塗上了保護塗層,2020年、2021年又塗了兩次,是不是不一樣?」記者看到,這塊石頭色澤光鮮,與周圍布滿苔蘚、地衣的石頭區別明顯。劉進說,這是深盟科技在企業內部做的打樣試驗,通過試驗,發現其研發的高分子材料塗層,對石材表面的地衣、苔蘚等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對石材本體也有很好的疏水固化效果。

2019年下半年,深盟科技與大足石刻文物保護研究院開展交流合作,在大足區北山、寶頂,對摩岩石刻造像非文物本體進行試驗,在多點位噴洒產品3-7天後,所噴洒區域的地衣、苔蘚、黴菌及低等綠植被全部滅殺。在清理綠植後噴洒有害生物抑制劑,發現黴菌、地衣、苔蘚及低等綠植等再未出現滋生跡象。

經大足石刻研究院專家研究評價,該產品是一款有效的文物保護產品,其除治劑、抑制劑完全能達到快速殺滅文物有害生物的效果,還能全面抑制其滋生,並且不破壞本體結構、不改變表面色澤。「該產品的保護期能達到3年以上,一旦通過相關認證,將在石質文物保護應用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劉進說。

與「最頑固」的病毒交鋒

產品測試人員正在豬場消殺。 (受訪企業供圖)

近日,深盟科技自主研發的「國豬滅瘟靈1號」消毒液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能夠利用高分子納米材料技術有效殺滅非洲豬瘟病毒,30天有效滅殺率為99.77%,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成本也較傳統方式更低,是我國乃至全球畜牧行業中「材料消殺」的首創運用。身在榮昌的養豬專業戶李紹興看到消息,激動地給深盟科技副總經理杜錦興打去了電話。

李紹興去年養了近2000頭豬,不料因感染非洲豬瘟病毒,豬以平均每天20多頭的速度死亡。非洲豬瘟病毒,是人類已知病毒中最頑固的種類之一,傳播速度快、致死率極高。生豬一旦被感染,死亡率100%,目前尚無治療方法。「我當時都絕望了,心裡想的是,所有的豬都必死無疑了。」

2021年8月,正是深盟科技「國豬滅瘟靈1號」消毒液最後測試的關鍵階段,急需一個能夠還原標準場景的試驗樣本。李紹興和它的豬場,就是重慶市畜牧科學院測試團隊在多地採樣時選中的。

據參與測試工作的杜錦興回憶,李紹興的豬場有兩棟樓,大約16個圈,養了將近2000頭豬。「當時,很多豬都被感染了非洲豬瘟病毒。」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通常有3-4層細胞膜,而非洲豬瘟病毒高達7層。消殺產品滅殺病毒的原理,是通過逐層滲透病毒細胞膜,對其DNA進行攻擊。7層細胞膜,就相當於7層保護外殼,滅殺難度可想而知。

傳統的非洲豬瘟病毒滅殺方法是用燒鹼,更先進一點的有化學製劑,但「藥物消殺」的缺點就是容易「復發」。「藥物消殺後,病毒可能出現『假死』:檢測時好像死了,實際上只是其活性被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恢復活力。」杜錦興說。

「國豬滅瘟靈1號」消毒液通過高分子納米材料的光催化反應,釋放出超氧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這些活性基團通過層層滲透病毒的細胞膜,破壞其DNA,徹底滅殺非洲豬瘟病毒。

在李紹興的豬場,測試團隊通過噴洒「國豬滅瘟靈1號」消毒液,對豬圈和生豬消毒。噴洒後,研究人員多次進場,反覆測試數據。經測試發現,非洲豬瘟病毒得到有效控制,豬的死亡率,也從之前的每天20多頭降到一周不到7頭。

最終,非洲豬瘟病毒被徹底殺滅,李紹興的豬場得到挽救。深盟科技研發的消毒液不但有效,還為養殖戶大大降低了損失。李紹興說,雖然去年沒賺到錢,但是深盟科技的產品給了他信心,今年他還會繼續養豬。

本報記者 舒永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549dcf60404dd8470c4d2b180d0e7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