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小學開學的日期日漸接近,有些家長開始著急了。總覺得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可是馬上就要開啟新生活了,越想越焦慮。
其實,孩子準備得好與不好,進入小學之後都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期,只不過有的孩子適應期短一些,有的孩子適應期長一些而已,最終都會適應小學,而且在並沒有太多「學習壓力」的小學低年級階段,但凡智力正常的孩子,也都能夠迎頭趕上不落隊。
所以,為人父母真的不必太焦慮孩子有沒有準備好。因為有些準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訓練。比如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涉及到孩子上學之後能夠抓住最關鍵的上課時間,也涉及到孩子能不能高效地學習、高效的生活。
研究發現,很多孩子智力正常但學習成績落後,注意力障礙是主要的心理原因之一。孩子只有具備良好的注意力,才會對事物有所觀察,產生想像力,在專注的基礎上強化記憶,並根據觀察和記憶的素材進行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促進思維的發展。
所以,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和訓練,才是孩子能夠迅速適應小學生活的基石。
而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與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從他出生時候就開始按部就班地訓練才好。
1、0-1歲階段
0-1歲階段的寶寶看似對所有的事情都渾然不知,但其實是寶寶的智力發展、大腦發育最為快速的時期。
所以,注意力的培養和鍛鍊最好放在寶寶日常的活動中,比如在喂食和玩耍、互動交往中,讓寶寶的注意力得到提升。
這個階段注意力培養和鍛鍊的原則是:
緩慢進行——不管是與寶寶交流的語速還是動作,這樣才有助於寶寶注意力的培養。
適當的刺激——培養寶寶視覺、觸覺和聽覺時,一個很好的刺激物才能夠足夠引起寶寶的注意。這個階段父母的臉,尤其是媽媽的臉最容易得到寶寶的注意和歡喜,所以媽媽不妨也多看看寶寶哦!
有效的互動——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所以在陪伴寶寶的時候,多用一些動態的東西來引發寶寶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給予寶寶的玩具宜少不宜多,過多的玩具會毀壞孩子的注意力。
2、1-3歲階段
這個階段寶寶對萬事萬物充滿興趣,這樣恰恰增加了注意力的廣度,也增加了專注力的難度。所以需要藉助於小道具來增加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比如拼圖,從簡單的兩三塊逐漸過渡到十幾塊乃至更多;比如講故事、傳話等,都可以訓練寶寶的注意力。
這個階段有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輕易地打斷孩子的任何行為,不管是他在和你滔滔不絕地講故事,還是專注的玩泥、玩沙、玩水等,只要他們是安全的,就隨著他們去玩好了。不要動輒去打斷和阻攔。
只有得到父母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寶寶的注意力才能夠飛速提升。
3、3-6歲階段
正常情況下,3歲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大約是3-5分鐘;4歲孩子能夠集中10分鐘左右的注意力;5-6歲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15分鐘;6-7歲的孩子注意力則能夠集中20-25分鐘。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從注意力的穩定性、廣度、轉移能力和選擇性等方面來訓練孩子。
比如利用一些「找不同」的遊戲、「連連看」的卡片以及連續的或片段的任務等方式來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4、小學生階段
每個人都有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興趣點,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注意力興奮點在哪裡,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干擾。
小學生階段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控制能力也跟著有所變化,所以才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而課堂上老師豐富的知識講解和同學們之間有趣的溝通,都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興趣點,做到注意力集中。
父母只需要適當地輔助孩子就好,比如讓孩子懂得揚長避短,掌握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利用時間,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注意就是一扇門,一切由外部世界進入人的靈魂的東西都要通過這扇門。
對於孩子來講,他們的起點是一樣的,他們的注意力也是可以培養和鍛鍊的,只要父母多在生活中使用有趣的、適當的方法來引導孩子,鼓勵孩子,就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