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農民不要再用收割機割麥,會污染環境,是胡說八道嗎?

2023-06-23     雲夕客

原標題:王福重:農民不要再用收割機割麥,會污染環境,是胡說八道嗎?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隨之而來的是,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加重。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斷受到破壞,正所謂物極必反,等到地球變得寸草不生,人們便悔之晚矣了。

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性,沒有人可以忽略,因為這與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也開始不斷加大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人們對於環保的意識也逐漸變強。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生產在我國整個社會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王福重呼籲農民不要用收割機割麥的言論一出,立馬引起了農民的轟動。

環境污染當然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環境問題一直惡化下去,那麼便是人類自斷生路。但是難道用收割機割麥子,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嗎?這究竟是有理有據的推斷,但是危言聳聽。

王福重對於農民的呼籲

王福重究竟是何許人也?

王福重的頭銜確實有很多,他的的確確是一位有深度的學者,雖出身草莽,但是從他的學歷上看,他也確實是憑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他不同於大多數默默無聞的學者,他用一些犀利的言論為自己贏得了名氣。但是這是否就代表著,他是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呢?其實也不見得。

王福重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博士後,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不得不說,他的人生確實是有一份出色的履歷表。

他雖然出身於普通的農民之家,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到如今的事業有成,也算是值得人欽佩。可是他頻頻發出了一些對於農民有鄙視傾向的言論,這不禁引來了多方人士的口誅筆伐。

王福重多少也算是一位公眾人物,但是他不一定具有公眾人物的權威屬性,那些帶有蔑視意味的,對於農民的評價,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王福重曾經說過,農民只會種地做苦力,對國家沒用,而且農民汗流浹背的那種辛勞,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種懶惰和愚蠢。此後他當然是受到了無數人的回懟。

暫且不說他是否夠格,做一個經濟學家,如今在他研究範圍之外的領域,他再一次將矛頭指向了農民,他呼籲農民不要用收割機割麥,理由是會污染環境。

當然任何人關注環境污染的問題都是有必要的,因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是王福重的呼籲,是否有些矯枉過正,對農民有些吹毛求疵了呢?

王福重的呼籲,在全國範圍內,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關注,或者說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源,也並不在於禁止農民使用收割機割麥上面。

收割機割麥真的會污染環境嗎

其實說用收割機割麥會污染環境,也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晴天時,用收割機割麥子,的確會產生大量的粉塵。但是在造成空氣污染的諸多因素中,收割機割麥所產生的粉塵絕對不是占主導因素。

也就是說,這種局部性的空氣污染,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這種粉塵,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霧霾,煙霧,這樣的大氣污染,那種固態的顆粒在一段時間內是可以落地的。

收割機的出現,它不僅僅是解放了農民的雙手,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大國,糧食生產關乎著整個國家的命脈。對於收割機割麥的否定,這一定是一種稍顯片面的態度。

其實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但是如果過於片面性的思考問題,那麼對其他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

人人都想要出一份力,來改善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如果盲目的治標不治本,也很難保證,最終不會演變成丟了西瓜撿芝麻。

當然也不是說,割麥機割麥造成的環境污染就可以忽略不計,只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怎樣可以既維護好農民的利益,又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像王福重呼籲的,農民不要用收割機割麥,很顯然也並不是一個整治環境污染十分明智的做法。他引起了人們在這一方面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是可取的,但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有待改善。

話說回來,呼籲這種事情,的確是缺乏實際可行性的。王福重可以呼籲,另一個專家學者也可以呼籲,但是實際做起來,只有農民才能真切體會到其中的困難重重。

未來改善這一問題的大方向,應該是放在對於收割機的改進上,而不是大刀闊斧地讓農民回歸人工割麥。現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飛速發展,沒有什麼困難是人類的聰明才智攻克不了的。

等到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會實現,既用收割機割麥而又極大的降低了粉塵的排放。把這個作為呼籲的方向,或許更有用一些。

是否有必要人工割麥

如果真的按照王福重呼籲的那樣,農民不再用收割機割麥,而改用人工收割,這種絕對零污染的收割方法,就是一種萬全之策嗎?

試想一下,如果是用人工收割的話,那收割的速度和收割機相比,絕對是有著巨大差距的。割麥的時間成本加大,勞動力成本加大,就必然會導致糧食價格的上漲。

糧價的波動對於中國百姓來說,可是至關重要的事情。糧價一旦不穩定,人民的生活就不會穩定,這種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機器所帶來的生產高效率,人工肯定是無論如何也趕超不上的。

王福重呼籲的不要用收割機割麥,只能說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建議,這種呼籲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採用人工收割小麥的話,不但增加了小麥收割的成本,還會延誤下一季農作物的種植。這樣的損失難道要農民自己承擔嗎?

況且在當今社會,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都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問題,收割機割麥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一定不會是排在最需要被整治的重點範圍。

如果說非要在農業上下手,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那麼對於收割機的優化改進,才更有必要。解決環境問題,一定要找准根源,而不是搞形式主義,表面有所作為,危言聳聽,事實上讓老百姓承擔代價。

農民本身就是這個社會相對弱勢的群體,不要試圖再在他們身上,放上更沉重的負擔,讓他們寸步難行。

試想一下,城市之中的多少行為都會造成環境污染,車子,房子,還有過剩的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哪一樣不比用收割機割麥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嚴重。

經濟學家王福重的呼籲,還有待觀察。發現問題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是流於表面的解決,非但沒有對環境有所改善,反而還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不良影響。

忘記農民的辛勞就等於是忘本,農業是社會發展的根基,老話說得好,家裡有糧心不慌,那麼國家這個「大家」,有充足的糧食在,也便是最穩定的大家園。

因此對於農業生產方面的呼籲,對任何專家學者來說,都要三思而後行。

小結:

收割機割麥所產生的是,局部小面積的污染,而不會給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污染。儘管王福重的呼籲不是危言聳聽,但是一棒子打死人的解決方案,的確有待詳細考察。

現如今造成大氣污染的因素太多了,想要治理環境,可以從多方面著手處理。而農業生產這樣至關重要的民生領域,不應該盲目的實施決策。

倡議和呼籲這種事情,還是要立足根本,而不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增加熱度。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時代,但是自詡為公知的態度,也讓人難以接受。

面對著經濟學家王福重的呼籲,不少農民伯伯都是一臉茫然和錯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3cec95eb8bdc89ffaf054f5adbae5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