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何很少有人說下句?它很「李白」

2023-12-06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世人皆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何很少有人說下句?它很「李白」

世人皆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何很少有人說下句?它很「李白」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自古以來就有酒壯英雄膽之說。比如武松喝了18碗三碗不過崗,立即神勇無敵,在景陽岡之上,用一雙鐵拳打死了斑斕猛虎。而豬八戒也在喝御酒過量之後,忘乎所以,竟然去月宮找嫦娥私會。要知道,嫦娥是你豬八戒能碰的女人麼?所以,豬八戒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被貶下界,投入豬胎,受盡苦楚。對武將來說,酒是壯膽的藥,而對文人騷客來說,把酒言歡不僅是讓人愜意的一件事,更是激發詩情的最好藥引子。在與紅顏知己喝了幾杯酒之後,詩人們留下了一個個不朽的詩篇。

比如,李白曾經寫,「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白居易更優雅,他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歐陽修更愜意,他寫道「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而在諸多寫酒的詩篇中,有一句話是繞不過去的,它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是當下,年輕人們深夜買醉,最好的理由都是這句話。

既然「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此出名,那麼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呢?為何很少有人說?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其實,這首詩的下一句是「明日愁來明日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乍一聽,很有李白的氣息,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一樣,有一種天然的霸氣。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首詩並不是出自李白之手,而是唐代羅隱的作品《自遣》。下面我們就欣賞一下這首詩: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是晚唐詩人,在他的年代,唐朝軍閥割據,各地的節度使都擁兵自重,社會上腐敗異常。羅隱一生頗為坎坷,十次科舉都不中,所以他開始消極起來,經常對酒當歌、批判腐敗的社會現象。這首《自遣》就是羅隱的得意之作。

該詩成功地塑造一個把酒言歡的狂士形象。第一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意思是,一有機會便唱否則即罷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樣樂悠悠。首句「得即高歌失即休」,放到現在就是告訴我們要活在當下。要說就說,不必患得患失。次句「多愁多恨亦悠悠」,這個「亦悠悠」,沒有具體的意思,它存在於這首詩,一是為了押韻而已,二是要起到生動的效果。第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更是把一個放歌縱酒的狂士形象展露在我們面前。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句詩都採取疊字的句式,第三句中「今朝」兩字重疊,第四句採用「明日愁」竟然三字重疊,略有變化的是,前面的「愁」是名詞,後一個「愁」是動詞。

用疊字的句式,可以更生動地展現作者,活在當下的瀟洒與不羈。而這種活在當下的瀟洒與不羈,正好對應了詩文的題目自譴!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這首詩很「李白」,為何很少有人說下句呢?其實答案就在譯文中。這首自譴的主題是活在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下一句的意思卻是,明日的憂慮就等明天再煩愁。這句話雖然也是活在當下的意思,但是連著提了兩個愁。試問,連著說出幾個愁,即便是明天的愁,誰還有心情去喝酒呢?所以,哪怕是為了麻痹自己,也很少有人在表達借酒消愁時,說下一句,儘管他很「李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33bf9c0da35e39aeb0b89cf67fe1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