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聽說過,吃霉變的花生導致中毒被救護車送至醫院的新聞,甚至有些人因為送醫的並不及時,直接導致最後不治身亡。這時候大家一定會有疑問,這個小小香香的花生究竟含有什麼樣的劇毒物質,能夠導致一個人中毒,甚至是死亡。
其實這種毒物不僅藏在霉變的花生裡面,而且還會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或者物品上,那就是被公認的強致癌物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來自於黃麴黴菌,首次被發現是以一種疾病的身份出現在人類的視野里。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英格蘭,有幾家養殖火雞的大戶,在一段時間裡,離奇的死亡了近十萬隻的火雞,這些火雞在死亡前一周,都集體的出現食慾衰退,昏睡症狀,並且經過解剖發現肝臟變得肥大且出血壞死,最後因為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只能暫時命名為一種叫「火雞的病」的疾病。
後來在科學家的研究下,爭相終於浮出水面,原來這些火雞在死之前都吃了來自巴西的花生餅粉,而這些食物已經霉變了,科學家就在這些發霉的花生中,發現了一種黴菌,也就是具有螢光的黃麴黴菌。
而黃麴黴毒素就是這種黃麴黴菌所代謝的產物,這種毒素在現在所有已知的生物致癌劑中的毒性是最為劇烈的一種。一個成年人在攝入一毫克的黃麴黴毒素之後就有患癌的風險,當一次攝入二十毫克之後可能直接致死。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一九九三年就把黃麴黴毒素列為一級的致癌物質,並且強調其對於肝癌的發病可直接的影響。不僅如此,黃麴黴毒素還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想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將其殺滅,就需要利用兩百八十攝氏度的高溫才行,所以想用開水進行霉變食物的消毒是沒什麼作用的。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藏匿著黃麴黴毒素?
堅果或者是糧食往往就是黃麴黴毒素比較高發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一旦出現發霉的現象,就會極其容易的長出黃麴黴菌,這時候極有可能就會在里裡面含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在平時的,突然吃到一個特別苦的堅果的時候,記住一定要把它給吐出來,並且及時的去漱口,避免殘留。
大米或者玉米等糧食,長時間的放置之後往往就會變質了,當出現霉變之後,就不要想著在煮熟之後黴菌就會殺死了,就像上述所說的那樣,一百攝氏度的開水是滅不了黃麴黴毒素的,所以即使煮熟了的米飯,也會因為原來就具有黃麴黴毒素,而並不能改變對人體的傷害。
其實有時候黃麴黴菌還會藏匿在廚房的砧板上,或者長時間使用的筷子上面,因為這些地方難免會有一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縫隙裡面,時間一長往往就會長出黃麴黴菌。所以筷子以砧板在不用的時候一定要清洗乾淨,並且甩干水分,筷子在使用三個月之後最好就要跟換。
在吃木耳之前一般都要用清水進行泡一下,但是有些時候就會一泡就忘了時間,或者想著頭一天晚上泡好,第二天就直接的使用。這時候就要相當的小心,久泡的木耳極易產生細菌,也包括類似於黃麴黴毒素的生物毒素。所以一般木耳在浸泡十五分鐘之後就要儘快的食用了。
小作坊的自榨花生油或者自己做的花生醬以及芝麻醬這類的食物,由於缺乏安全監測,可能就會偷偷地使用霉變的原材料,具有很大的中毒風險,而且粗糙的工藝,對於身體健康也有害處。
綜上所述,黃麴黴毒素的致癌風險相當的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十分的注意,首先要避免吃到黃麴黴毒素,其次也要儘量的避免黃麴黴菌的產生,從源頭上杜絕黃麴黴毒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1b9a490ef25192d340cb4cfebb00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