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八寶,內政、外交、冊封、祭拜、用兵不盡相同!

2022-07-21     言語者

原標題:天子八寶,內政、外交、冊封、祭拜、用兵不盡相同!

天子八寶,也叫天子八印,是古代對八件重要物件的簡稱,也是天子八種印璽的總稱。最早出自《唐律·詐偽》:「諸偽造皇帝八寶者斬。」長孫無忌疏義:「皇帝有傳國神寶,有受命寶、皇帝三寶、天子三寶,是名八寶。」後《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大觀元年》也有記載:「名為鎮國、受命二寶,合先帝六璽,是為八寶,命置官以掌之。」

傳國神寶——傳國璽

傳國神寶也指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皇帝的印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受命寶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貞觀四年(公元630),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隋煬帝孫楊政道背突厥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皇帝三寶

皇帝三寶源自漢代「皇帝三璽」,唐朝才改為「皇帝三寶」,指「皇帝之璽」、「皇帝行璽」和「皇帝信璽」。其中「皇帝之璽」用於文書,「皇帝行璽」用於冊封,「皇帝信璽」用於發兵。

天子三寶

天子三寶源自漢代「天子三璽」,唐朝才改為「天子三寶」,指「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和「天子信璽」。其中「天子之璽」用於文書,「天子行璽」用於冊封,「天子信璽」用於發兵。

「皇帝三璽」與「天子三璽」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即「之璽」用於文書方面,「行璽」用於封拜方面,「信璽」用於發兵方面,只是「皇帝三璽」用於國內,「天子三璽」用於對外。

璽是中國古代標誌著國家權力的信物。秦漢時期確立「六璽」制度,其中「皇帝三璽」用於內政,「天子三璽」用於外交,此後歷代相承不廢。「璽」在先秦為印章之通稱,「尊卑共之」,自秦代開始專指皇帝之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於是以玉石所刻印章為皇帝專用之璽,此外則不得用之。

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轉發、收藏,帶你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14d56ea71158db1d725e285e0a49b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