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潮 | 尋求技術優勢應對新一輪造船周期

2024-10-22     中工網

【市場觀潮】

原標題:尋求技術優勢應對新一輪造船周期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昂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穩步增長,三大指標分別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5.1%、74.7%和61.4%。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承接了全球七成以上的綠色船舶訂單,並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而在去年,這一份額只有57%。由此可見,中國製造的綠色船舶,正在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認可。

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的成績,與我國具備造船業全產業鏈優勢密切相關,從研發到製造乃至維護等各個環節,我國都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並具備相應的供應鏈體系。當然,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造船業不僅生產時間長,船舶的使用周期也長,所以行業具有一定的產業周期,上一輪造船周期的開端是在15年前。

正因如此,隨著全球貨物貿易量的穩定增長,以及船舶的淘汰更新,新一輪造船周期剛剛起步,目前正處於早期階段,這一階段市場需求量會大為提升,資金也會相應流入。也就是說,我國造船業有必要把握好這一次產業周期機遇。

雖然時值產業上升期,不過,不少造船企業的利潤率依然有限。造船業有初始成本投入大的特點,其成本主要來自三項,分別是配套設備成本、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成本控制對於造船業來說至為重要,其中配套設備成本往往占據總成本的四成多。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造船業在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具有一定優勢。但是,隨著人工成本呈現上升趨勢,迫切需要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設備成本的降低和生產效率的提升,而這,正是我國船舶行業有待突破之處。包括船用動力設備、通信導航設備、電氣設備等在內的船舶配套設備,本土化率有限,特別是在技術需求較高的中高端船型中。換言之,造船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有必要通過實現技術突破,在人力成本優勢逐漸減退的情況下,形成新的技術優勢,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我國造船業行業集中度正在不斷提升,頭部企業已經形成集中優勢。對於頭部企業來說,如何利用好新一輪的造船周期,形成技術積累,取得具有前瞻性的技術突破,提升配套設備的國產率,並擴大我國在中高端船型上的技術優勢,值得相關企業進一步探索。如果能形成這樣的技術優勢,也將帶動整個造船全產業鏈進一步升級,並在多個相關工業領域內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13eb3d1c5c9ae795c4d09f8f31657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