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早的僱傭兵:距今有2500年,敵方給高價可以反殺僱主

2023-06-05     戲說金融

原標題:人類最早的僱傭兵:距今有2500年,敵方給高價可以反殺僱主

從有國家這種統治模式誕生開始,作為維護統治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軍隊已經成為了標配。不論是抵禦外敵還是開疆擴土,不是維穩治亂還是彰顯震懾,軍隊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人類的絕大部分歷史和絕大部分國家中,軍隊人員來源都是該國的公民,採取服兵役制度或者強制徵召制度來保證軍人的穩定。不過也有一些國家由於某些原因(比如本國男丁稀少或國家富裕公民名貴等等),會通過僱傭的方式去保證或者擴充自己的軍隊人員,讓這些人去為自己衝鋒陷陣,這些被僱傭的軍人我們將其稱之為僱傭兵。

現在的僱傭兵大多是他國的退役軍人,他們或為了高額佣金,或無法從事其他工作獲得滿足家庭生活的經濟來源,將當兵作為自己的職業。所以很多地方也會將僱傭兵稱之為職業軍人——當然,也有很多僱傭兵並非職業軍人,也可能只是三教九流的亡命之徒,比如金三角。

很多人認為僱傭兵是近現代人類社會的特有產物,其實不然。在距離現在2000多年的古希臘時期,特別是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150年的這段時間,僱傭兵的流行達到了頂峰,甚至近乎神話般的攀登到與當時希臘藝術、文化、科學和哲學一樣的高度。

為什麼呢?

因為除了在學術界的最高層取得成就外,希臘人仍然非常好戰。當然不是為了對付外國軍隊或入侵者,而是各城邦之間日常發生的武裝衝突。希臘士兵和他們獨特的戰鬥風格在當時可謂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會成為萬人追捧的對象。到公元前4世紀,希臘士兵已經是人類戰爭的主流,打仗也成為這一地區的家常便飯。但是,戰爭的本質是為了征服和反侵略,是為了掠奪財產和保衛財產,財產的主人往往是城邦里的貴人,他們很愛惜自己的生命,所以就將其通過「投資」的方式進行。通過洗腦和金錢調動別人去為他們打仗,盈利在於戰爭的輸贏。

那麼,怎麼樣的人會成為古希臘的僱傭兵呢?毫無疑問,是那些衣不蔽體,食不飽腹的窮人和被視生命為草芥的奴隸。有人說,奴隸為什麼還要僱傭?答案很簡單,為了讓他們真的賣命和鼓舞士氣。古希臘的貴族們會給一定的錢財給奴隸去衝鋒陷陣,而奴隸們也可以用這些積累的錢財為自己贖身。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的僱傭兵和現在有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他們需要自己準備打仗的武器,盾牌、長矛、大刀還是木棍,自己有什麼就拿什麼上。

由於這些僱傭兵不論是武器還是軍事素養非常落後,所以跟那些正規軍(古希臘稱之為重裝步兵,他們拿著巨大的盾牌和長矛,將盾牌放在一起,形成一堵幾乎無法穿透的方陣,然後一起推進碾壓敵人)交戰的時候,常常死傷慘重。

儘管如此,那些出身低微的人,在重金的誘惑下,還是有很多奮不顧身。

有趣的是,由於僱傭兵獲得的酬勞遠遠高於正規軍,所以越來越多的正規軍紛紛轉化為僱傭兵,為高收益而進行高風險「投資」。

這種風潮下,城邦也減少了對正規軍的依賴,從而轉變為販賣兵器的機構,僱傭軍人的同時將兵器販賣給僱傭兵。這似乎是一個雙贏的模式——僱傭兵獲得了正規軍一樣的裝備,但是酬勞比以前更高了,而城邦的擁有者減少了管理成本和軍費支出,只需要在打仗的時候出錢僱傭即可。

僱傭兵的優勢在很多實際案例中也得以體現。

波斯語國王小居魯士,他還是王子的時候,和自己的兄弟爭得頭破血流,不分上下。於是他散盡錢財僱傭了10000名希臘僱傭兵,讓自己的軍隊人數遠遠碾壓自己的哥哥,最終以微乎其微的傷亡代價將哥哥徹底解決,順利坐上了王位。

但是,在這種模式後,對於僱主來說隱藏著巨大風險,那便是人性的貪婪。

由於戰爭的盛行,僱傭兵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於是乎,僱傭兵的身價也越來越高。到了後期,便出現了令人咋舌的一幕,那就是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哪怕是敵對雙方,只要一邊現場給的財富更多,僱傭兵們就會毫無猶豫反戈,將矛頭對準自己原來的僱主,幫助敵人消滅自己的僱主。

這種情況下,很多僱主怕自己的底牌不夠,往往會不惜代價去借款來進行維護僱傭兵的「忠誠」,於是出現了反轉,很多僱傭兵成為了僱主的債權人。

這個時候的貴族統治者們意識到了這種模式的危險性,於是便放下仇恨,重新開啟了正規軍的模式。一開始給願意加入正規軍的人以當初僱傭軍一樣的待遇,到了僱傭軍這個行業完全消失的時候,逐漸削減福利,甚至開啟了畫餅和洗腦——會利用一些所謂的榮譽來吸引公民入伍,也會通過榮譽來維持正規軍人員的忠誠。

到了公元前146年開始,古希臘再也沒有僱傭軍,相反,僱傭和被僱傭參戰的人都會被視為公敵,遭到其他所有城邦的群討。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12feb213523a9034462d75a341f05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