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起航!

2023-10-13     微成都

原標題:即將,起航!

漫步時空隧道,對視「科幻之眼」,撫觸5.9萬平方米的「星雲」,感受古蜀與科幻的碰撞……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將於10月18日至22日舉行,作為此次大會主會場,成都科幻館正式亮相。流暢、舒展的「星雲」造型,讓這座位於菁蓉湖畔的場館,仿佛飄在湖面的星際母艦,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據悉,整個場館在建設中共用到鋼結構1.4萬噸、蜂窩鋁板25000餘塊,總建築面積59581.54平方米,地上共3層,地下1層。立面採用灰白色蜂窩鋁板和玻璃幕牆,利用鋁板金屬光澤充分展現建築的科技感與未來感。屋頂以裝飾鋁板與光電玻璃,演繹古蜀文化的金箔意象。

俯瞰成都科幻館

PART.01

2.51萬塊蜂窩鋁板

沒有一塊是相同的

成都科幻館是由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其建築外形模擬以一顆恆星為中心不斷向外膨脹擴張的星雲。星雲無邊無界,多姿多態,設計旨在通過「星雲」特殊的形態引發大眾對於宇宙和未知的探索。

科幻、絢麗的建築的形態,帶給每一位觀者以舒適的體驗,然而為了建成這樣的造型,卻給建設施工單位帶來了巨大難題。

「不規則、多變化是整個建築最大的特點,同時也是最大難點。」據中建三局西南公司成都科幻館項目副經理楊檸菠介紹,整個項目平面投影形狀不規則,東西向最大尺寸約208米,南北向最大尺寸約251米。多曲面,起伏之間給頂部蜂窩鋁板的拼裝帶來巨大難題。

俯瞰成都科幻館

「由於不規則,所以每一塊蜂窩鋁板都是獨一無二的,僅僅是頂部屋面鋁板便多達7300塊,外立面更是多達17800塊,拼裝難度可想而知。」楊檸菠表示,為了解決拼裝難題,在建設之初,他們便通過BIM技術,對每一塊兒鋁板進行編號,工廠生產出來後分類擺放,這大大提升了後期的拼裝效率。

僅僅是蜂窩鋁板的建設,從年初開始製作模型,5月開始正式平裝,僅僅3個月便完成了全部2.51萬塊蜂窩鋁板的拼裝工作,大大節約建設工期。

成都科幻館效果圖

PART.02

雨果廳的寬大效果

全靠54米的大跨度桁架

說到建設難題,其實成都科幻館內1樓的雨果廳也位列其中。

從「火山口」走出,第一眼映入眼帘的便是左側充滿科技感的雨果廳入口。整個大廳寬大、通透,整個廳內沒有一根立柱,完全無遮擋。而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建設團隊同樣「煞費苦心」。

「雨果頒獎大廳為無柱大空間設計,最大柱跨54m。為了保證大廳的視覺效果與實用效果,建設的時候決定在上部設置19榀平面桁架,將整個頂部支撐起來。」楊檸菠說,實際建設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暢,因無法直接生產54米長的桁架,這便需要進一步分析其力學結構,同時考慮分段建設的問題。最終經過研究,確定將桁架分3段建設,運抵現場後再進行拼裝、吊裝,最終達到呈現效果。

據了解,按照設計,雨果廳可容納3500人。目前,整個大廳正在進行舞台搭建、影響燈光調試等工作,待整個大廳內部搭建完成後,預計可容納2800名觀眾,現場觀禮大會開閉幕式和雨果獎盛典。

成都科幻館的時空隧道

PART.03

1382平方米的「科幻之眼」

寓意宇宙138.2億年的年齡

整個項目的建設難點,也是它最大的亮點,比如彙集了古蜀文明與現代科幻文化的「科幻之眼」。

從正門步入大廳,位於建築正中央的「科幻之眼」,便牢牢抓住了你的眼球。而為了讓這片面積達1382平方米的「科幻之眼」呈現,建設者同樣絞盡腦汁。

科幻之眼

「玻璃還是比較重的,如果用傳統手法,難免中間會有很多鋼結構支撐,這樣整個效果無法呈現。」據楊檸菠透露,為此該公司在建設中,反覆比對結構受力、位移變形,提出索托拱殼結構組合施工關鍵技術,打造出一張以鋼索為依託,以鋼拱梁為平台的牢靠「大網」,穩穩地支撐起採光玻璃,確保其張控應力和結構變形均達到要求,實現了曲面順滑、輕盈通透的設計效果。

隨著時間的臨近,成都科幻館的建設裝飾工作也進入尾聲。本屆世界科幻大會上,除了備受矚目的大會「三大盛典」——開閉幕式、雨果獎頒獎典禮外,還將有超過200場的主題沙龍在大會期間舉行,主題涵蓋「科幻與文學」「科幻與藝術」「科幻與影視」「科幻與產業」等多個領域。

來源 | 紅星新聞客戶端

編輯 | 熊娟

承認吧年輕人,你們已經上頭了!

我先下了,各位隨意

才周二,我朋友圈就「瘋」了

武侯祠,你怎麼敢的啊???

超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11fff6b3650fdafcf6832f4b411fe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