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籍籍無名,臨刑前寫的這首詩,卻力壓千古詩人

2022-08-19     史鏡說

原標題:他一生籍籍無名,臨刑前寫的這首詩,卻力壓千古詩人

文/快哉風

史上著名的絕命詩,要麼慷慨激昂,比如譚嗣同《獄中題壁》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要麼悲壯淒涼,比如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但是,要論最洒脫泰然,誰也比不上下面這首臨刑詩。

江為,五代人,生卒年不詳。其家族是北方士族,避戰亂遷居到福建建陽,少年時期遊歷江南,酷愛詩句,詩風清雅工整,曾受到後來的南唐後主李煜的稱讚。

南唐李璟(李煜父親)時期,江為赴金陵參加進士考試,因為不喜歡辭賦策論,屢次不第。怏怏不樂之餘,他打算和友人去投奔吳越,在邊境被擒。吳越是五代十國之一,錢鏐所建,定都杭州,和南唐是敵國,才打過激烈的一仗。江為名義上是南唐人,這屬於通敵叛國,死罪。

臨刑前,江為神色不變,說:「嵇康臨死前,看日影而撫琴。我今天沒空彈琴,賦詩一首吧。」嵇康是魏晉時期的著名文士,竹林七賢之一,他在臨刑前撫一曲《廣陵散》千古揚名,江為拿自己和嵇康相比,可見非常自負。

不料,江為吟的這首《臨刑詩》,周圍人聽了無不為之傷感動容。全詩如下:「街鼓侵人急,西傾日欲斜。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

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全是應景的大白話,沒有絲毫引經據典,沒有故作慷慨鏗鏘,而是泰然自若把死亡當作一次旅行,問出「今夜宿誰家」的純真之語。大限來臨,心境泰然,全文沒一個悲涼之字,讓人讀之卻不禁泫然淚下。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這首臨刑前的詩,看淡生死,大悲不哀,打動了無數人。雖然在正統的詩詞評論家眼裡,這首詩「近諧謔,非詩之正軌」,卻絲毫不影響這首詩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傳誦極廣,千年以來無人能超越。

明初有個官員孫蕡,受藍玉案牽連被殺,臨刑前吟道:「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店,今夜宿誰家?」朱元璋知道後發怒道:「如此好詩,何不早奏!」他不知道,這首詩並非孫原創,而是「剽竊」江為之作,改動幾字而已。

說起「剽竊」,江為還有一首被剽竊的詩句更出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里,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後人譽為「壓盡千古無詩才」。但是,這句也是江為的原創,原句為「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全唐詩》里僅錄此殘句,全詩已流失。

林逋改了兩個字,成千古絕唱。坎坷早逝的江為,卻至今籍籍無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0fe77676dce1fc56326059ae0bcb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