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和閆妮主演的新電影《學爸》,於8月18日開啟了首映。
這個暑期檔,黃渤成了最忙碌的影星之一。
《封神》里半生微寒的「姜子牙」,《熱烈》中一腔熱血的街舞教練「丁雷」,再到如今《學爸》里為孩子上學拼盡全力的父親「雷大力」。
三部電影,黃渤都是主演,個人暑期檔電影票房有望突破30億,也算是撐起了這個假期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這段時間裡黃渤受到了不少的爭議。
很多網友覺得黃渤的票房號召力下降了很多,此前的他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和《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都不甚理想。
《封神》中,因為黃渤的外形與觀眾心中「姜子牙」的形象大相逕庭而備受吐槽。
《熱烈》又是一部給粉絲拍的電影,黃渤說是主演,其實只是個「綠葉」,未能起到「火中送炭」的作用,甚至連「錦上添花」也算不上,中規中矩的表現再次讓觀眾感到失望。
在這種壓力下,黃渤監製並主演的新片《學爸》上映了。
《學爸》的故事很簡單,但卻很現實。
它聚焦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問題,講述了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父母如何為孩子拼盡全力,各種內卷的故事,引出了什麼樣的選擇,才是適合孩子的思考。
雷大力(黃渤飾)為了讓兒子雷小米(單禹豪飾)順利升入好一點的小學,結果被迫捲入「雞娃困局」(「雞娃」是網絡流行詞,指的是父母給孩子「打雞血」,為了孩子能讀好書、考出好成績,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讓孩子去拼搏的行為)。
笑中帶淚的故事,由此展開。
說實話,這是個每個父母都會面臨的問題,這種具有普遍性的話題想演出彩,引起觀眾的共鳴就得接地氣。
而《學爸》的主演們,在影片中上演了教科書式的接地氣表演。
該片的領銜主演是黃渤和閆妮,特別主演是萬茜,還有張鈞甯、張子賢、單禹豪的加盟,演員陣容不俗。
黃渤和閆妮,是很擅長飾演這種「小人物」角色的,他們往往能抓住角色特徵並提煉沉澱,引起觀眾的共鳴。
有網友在看完《學爸》後發表了觀影的心路歷程:質疑黃渤,理解黃渤,成為黃渤,孩子的教育真的令人頭疼。
也有網友表示,黃渤在電影飾演的父親真的太形象了,不得不說他的演技是真的頂。
閆妮飾演的「雞娃媽媽」,也將現實中那些「虎媽」形象詮釋得很生動,你永遠可以相信閆妮飾演的這類角色。
而《學爸》中的一大亮點,其實是演員萬茜。
她在片中扮演的「火嫂」,是位外剛內柔的要強媽媽,為了孩子能上個好點學校,已經有點「魔怔」了。
面對窩囊的老公和學啥啥不會的兒子,脾氣開始逐漸急躁火爆,隨時爆發的大嗓門猶如潑婦一般。
其實狂躁的外表下,藏著一顆脆弱不堪又不甘的內心。就如電影中萬茜的那句台詞:別人都在跑,我不敢停嘛。
萬茜這個演員,總給人一種才華橫溢的女文青的感覺,演技出眾加上不錯的氣質形象,觀眾對她的評價很不錯。
這次她能拋掉身上的明星光環,飾演一位「歇斯底里」的母親角色,並且完全投入到角色之中,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在該片拍攝時,因為萬茜入戲太深,飆起演技來火力全開,震撼了整個劇組,導演和現場工作人員都不自覺地開始「後撤步」。
除了萬茜,飾演「雷小米」的小演員單禹豪也讓人刮目相看。
如今只有8歲的他,在片中收放自如,可愛活潑的樣子,受委屈後的哭泣,完全不像是演的。因為表現過於突出,以至於風頭快要壓過黃渤、閆妮,成為觀眾熱議的小演員。
單禹豪是2018年參加「真人秀」出道的,隨後便主演了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和電視劇《小捨得》,如今又和黃渤這樣的大咖搭檔,未來可期。
當然,《學爸》不是一部聒噪的鬧劇和煽情的悲劇,它是一部深度和溫度共存的喜劇。
整個影片看下來,笑點和包袱十足,淚點的引出也很自然——也許是小演員那句「對不起爸爸,我不如別的小朋友棒」,也許是片中插曲里毛不易那富有畫面感的嗓音……
笑著笑著就哭了,但又不是那種「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刻意煽情,而是能讓觀眾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經歷,狠狠地代入進去。
上映之後,《學爸》的首播口碑也出爐了,觀眾給出的評價出奇一致,都對該片豎起大拇指稱讚有加。
儘管口碑爆棚,但《學爸》上映後的票房並不理想。
首日上映後,一開始《學爸》票房小小的「井噴」了一把,只用了幾個小時便突破了1700萬票房,但又很快就被熱門影片《孤注一擲》給反超。
截至發稿時,《學爸》票房只有2500多萬,首日票房預測不超過5000萬,總票房預測只有3.5億。
票房不太理想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排片量過少,排片量還不如《孤注一擲》的一半多。不過院線想趁著《孤注一擲》爆火時儘可能多盈利也能理解。
二是年輕人可能對這種題材並不感興趣,畢竟「雞娃」「教育」這樣的題材,對於還在上學或是沒有孩子的年輕人來說,並不能感同身受。
《學爸》據稱成本2億,但並沒有什麼大製作和大場面,靠的是劇情和演員演技來撐票房,比起《封神》這種視覺效果疊滿的影片來說,《學爸》在視聽方面的吸引力明顯不足。再加上前期宣傳也沒跟上,很難取得「開門紅」的成績。
但如果《學爸》的口碑持續爆棚,很可能會像《長安三萬 里》和《封神》那樣票房「低開高走」,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筆者認為,《學爸》作為一部頗具現實意義的影片,是值得父母們帶上孩子,孩子們拉著父母一起去觀看的電影。它並沒有放大父母們對孩子教育的焦慮,而是從這種焦慮出發,探尋什麼樣的道路,才是真的適合孩子。
就如電影結尾的那段對話——
「我們要去哪?」
「這次由你自己選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