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邱曉潔 通訊員 賈彥傑)疫情防控以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堅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鍛造生態環保鐵軍精神,奮鬥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保障福田區200餘家醫療機構和健康驛站300餘噸醫療廢物安全收集、貯存和轉移及廢水消殺,督促10家發熱門診、2家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並確保污水排放達標,指導協助轄區49個疫情小區開展污水消殺及廢棄口罩處理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指導南園街道驛站張貼醫療廢物標識標牌
為有效防範病毒「二次傳播」風險,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以醫療廢物廢水監管作為主戰場。從1月27日起,重要崗位黨員幹部24小時在崗,將醫療廢物廢水監管「清單化」,並建立「點對點」和「點面結合」監管模式,全區10家發熱門診、10家隔離觀察點、81家社康中心、2家污水處理廠實施一對一監管,保障每日安全轉移醫療廢物超7噸,約占全市總量的20%。同時設立專項服務電話,實時為各醫療機構、隔離觀察點等單位提供關於醫療廢物處置和廢水處理的答疑和協調幫助。
現場巡查污水廠廢水消殺情況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利用「線上+線下」監管模式提高效率,通過在線監測、監控、微信視頻、照片等形式對10家發熱門診和2家污水處理廠醫療廢物廢水進行線上監管,同時現場指導隔離觀察點設立醫療廢物貯存場所、提供醫療廢物標識標誌,為產生醫療廢水的單位提供消毒殺菌指引,從源頭降低「二次污染」和「糞口傳播」風險。
為妥善應對「糞口傳播」防疫新問題,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及時跟蹤已發生疫情小區對於排水管道、化糞池的消殺情況,並指導福田轄區49個疫情小區物業及管理單位做好化糞池和生活污水總排口等關鍵環節消毒殺菌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企業復產復工關鍵期,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向福田區內34家重點排污單位、135家汽修企業、700餘家醫療機構、1061家餐飲單位下發《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告知函》及《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間企業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第一時間掌握並服務監管企業復產復工進展及需求,做到「安全環保兩手抓」,「服務監管兩不誤」,為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貢獻生態環境部門的力量。
現場檢查口岸醫院廢水處理設施運轉情況
為了減少人員接觸,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備案等高頻事項由線下辦理改為線上辦理,並通過網站公告、電話通知等方式告知申請人疫情期間辦事指南,減少群眾跑腿。開通「綠色通道」,對轄區防疫物資生產項目、醫療廢物集中收運處置單位環保審批項目實行特事特辦,專人對接,推動企業復工轉產,協調解決企業運營時面臨的環保難題。
突擊檢查崗廈北地鐵站施工情況
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積極創新工作方法,確保轄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標準不降、腳步不停、力度不減。一方面執法人員堅持開展夜間巡查,及時制止擾民行為,並約談違法施工工地負責人,要求加強管理,不得違法超時施工,確保居民安靜的休息環境。
利用無人機對工地揚塵防治情況進行檢查
另一方面,市生態環境局福田局利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對香蜜湖街道及華強北街道周邊12家建築工地揚塵防治情況進行立體巡查,將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抄送相關單位落實整改,既提高發現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減少與工地人員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