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散是臨床常用來治療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的非處方藥。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等有固定、吸咐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
1.治小兒皰疹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是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炎症,蒙脫石散乾粉塗於患處,效優於碳酸氫鈉,同時蒙脫石散因味道清香而易被兒童接受。
蒙脫石散具有較高的定位能力,對多種攻擊因子具有吸附和清除作用,促進粘膜細胞的再生與修復。
2.治小兒口腔炎
小兒口腔炎及口腔潰瘍均可用蒙脫石散糊劑外塗於患處,每日3次。外用蒙脫石散治小兒口腔炎,具有明顯的止痛作用,並能夠促進口腔炎症和潰瘍快速恢復,效果良好,可作為常規藥物應用。
方法:用本品加水調成糊狀,較大兒含漱後口服,較小兒局部塗布,3~4次/d,同時配合服用維生素類藥物,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鎮靜退熱劑。用藥後,平均6~7d痊癒,局部塗抹後10min即可止痛,因疼痛引起的哭鬧、拒食症狀很快消失。
3.治小兒鵝口
鵝口瘡大多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口腔黏膜傳染性疾病。有報道使用蒙脫石散治療小兒鵝口瘡50例,效果滿意。
4.治口腔潰瘍
方法:先用0.9%氯化鈉或冷開水清洗口腔及潰瘍面,再用棉簽將蒙脫石散塗於潰瘍表面,或在蒙脫石散中加幾滴魚肝油調成糊狀塗於患處,或將蒙脫石散倒人杯中加適量水攪勻後含漱,每天2-3次。用藥後10分鐘內禁食、禁飲。
據報道,蒙脫石散治療口腔潰瘍患者30例,結果治療組治癒率為50.00%,總有效率為93.33%。
5.治反流性食管炎
其病理改變主要是食管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或炎性滲出改變,單純消炎止痛效果不滿意。
蒙脫石散通過增強消化道黏膜屏障、吸附各種攻擊因子、恢復再生上皮組織、平衡寄生菌群、提高免疫球蛋白A的抗攻擊能力等可有效緩解症狀。
聯合用藥:應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加斯清)聯合蒙脫石散,3g/次,3次/d,療程4~6周,總有效率為87.5%。
6.治消化性潰瘍
蒙脫石散通過與黏液蛋白結合,使黏液的黏彈性內聚力增加,同時使黏液層增厚,從質和量兩方面改善黏液,並且加速受損黏膜上皮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可防止胃酸、胃蛋白酶、膽鹽等對消化道黏膜的侵害,維護消化道功能。
另外,研究顯示,蒙脫石散還能通過增加胃內表皮生長因子、氨基己糖的水平以加速創面的修復。
聯合用藥:應用蒙脫石散和膠體次枸櫞酸鉍劑(得樂)治療的比較顯示,蒙脫石散10g/次,3次/d,療效優於膠體次枸櫞酸鉍劑,且無明顯副作用。
7.治新生兒繼發性消化道出血
用法: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將1/3包蒙脫石散加入生理鹽水2~3mL調成糊狀,3次/d,口服,連用7~10d。
蒙脫石散能使低濃度第VII、VIII、XII凝血因子被激活,以加速輕度消化道出血的局部止血作用。用藥24h以內止血率29%,3d以內100%止血,優於目前常用的止血藥物療法。
8.治甲亢所致噁心嘔吐
將蒙脫石散3.0~6.0g,3~4次/d試用於甲亢引起的噁心、嘔吐,療效明顯優於恩丹西酮。其可能的原因是蒙脫石散除了增強消化道黏膜屏障功能、促進消化道上皮細胞恢復和再生外,尚能作用於阿片受體,阻止乙醯膽鹼和前列腺素的釋放,抑制胃腸道蠕動,解除內臟平滑肌痙攣。
9.治咽下綜合徵
咽下綜合徵是新生兒出生時咽下污染的羊水或產道血液,刺激胃黏膜引起的嘔吐,嘔吐物為泡沫黏液或血液。
用法:研究顯示,蒙脫石散1g/次,1次/3h,共用3次,有效率為88.68%,可替代洗胃法。
10.治腸易激綜合徵
目前,認為腸易激綜合徵是包括腸動力異常、腸道菌群失調、炎症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張希權研究顯示,蒙脫石散由於其特殊的帶電荷和分布不均勻性,可吸附多種病原體及其毒素,並通過改善細胞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減少細胞的運動失調和水、電解質的丟失,從而改善疾病症狀。
用法:蒙脫石散口服,3次/d,3g/次,連服6周,對該症引起的腹痛、腹脹、腹瀉總有效率達83.3%。
11.治嬰幼兒慢性遷延性腹瀉
慢性遷延性腹瀉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聯合用藥:用蒙脫石散聯合慶大黴素灌腸給藥,縮短了止瀉時間和總病程,且價格低廉、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2.治嬰兒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系因患兒體內乳糖酶缺乏而致哺乳後出現腹脹、腹瀉、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等表現,過去常用維生素B溶液、乳酶生等治療,效果在40%左右。
用法:近年,試用蒙脫石散治療,每次1/3包,3次/d,口服,療程3d,結果總有效率達83.3%,其中半數對乳糖恢復耐受,推薦蒙脫石散為治療本症的首選治療藥物。
13.治小兒黴菌性腸炎
黴菌性腸炎多出現於體質虛弱、消瘦,或長期接受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而導致腸道菌群失調時。常採用制黴菌素等治療,因毒副反應較大且療效較差,患兒不易接受。
用法:近年,試用蒙脫石散有顯著效果,用法為<1歲者,每次1/3包;1~4歲每次1/2包;>5歲每次1包。口服,3~4次/d.97%有效。
14.治小兒復發性腹痛
小兒復發性腹痛是因腸道平滑肌痙攣引起的陣發性腹痛,往往反覆發作,是兒科門診常見病。用蒙脫石散治療50例,有效率達94%,明顯優於顛茄或阿托品組。
15.治新生兒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多出現於純母乳喂養的早產兒和低體重兒。一般認為,由於母乳內含有較高濃度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進入腸道,將結合膽紅素又重新分解為未結合膽紅素,經腸壁將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肝腸循環吸收,又回到肝臟,加重黃疸。
用法:對此,單純用蒙脫石散10g,口服,3次/d,服用7d,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未結合膽紅素,減少腸道對未結合膽紅素的吸收,100%的患兒黃疸消退,無不良反應出現。
16.治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為炎症性腸病之一,治療難度大,易復發。
用法:研究顯示,蒙脫石散作為黏膜保護劑,6~12g灌腸,1次/晚,並結合傳統療法,可取得較滿意的療效。
17.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
救治有機磷農藥中毒時,隨著阿托品的應用,胃腸蠕動逐漸減弱,甚至腹脹氣,增加了毒物的重吸收,使重度中毒患者極易出現反跳、中間綜合徵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
蒙脫石散對胃腸道毒物有極強的吸附作用和覆蓋能力,並通過與黏液蛋白相互結合、修復,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禦能力,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聯合用藥:與大黃聯合應用治療口服有機磷農藥中毒,可有效防治中毒患者並發的胃腸功能的衰竭,恢復胃腸蠕動,徹底清除腸道內殘毒,避免其再吸收,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18.拮抗紅黴素的胃腸反應
以紅黴素為代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因安全性高,無致畸、致突變等不良反應而廣泛用於妊娠婦女和兒童,但其促胃腸動力作用使部分用藥者產生消化道不適,過去應用654—2等莨菪鹼類藥物對抗,但副反應較大,患兒不易耐受。
用法:近年發現,在輸注紅黴素10分鐘內口服蒙脫石散,1歲以內每次1/4包,1-2歲每次1/2包,大於2歲每次服1包,用藥後93.4%的出現不艮反應或僅有輕微噁心,可完全耐受應用紅黴素治療,明顯優於輸液時加用維生素B,或莨菪鹼類藥物者。
總結
由於蒙脫石散系純天然藥品,服後不吸收,不進入血液循環,除個別患者引起便秘、偶有皮疹外,無明顯不良反應。因而,蒙脫石散在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其臨床應用經驗的進一步積累和藥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其臨床用途將進一步拓寬。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