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暖冬的李媽

2019-11-19     扶風同城

走在暖冬的李媽

文/祥雲

想為李媽留一些筆墨,已經是十幾年的心愿了。想記錄平凡而又偉大的她,帶給我們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可總感覺事情過於繁雜,無從著筆,今天就略寫一點吧,寄託我對李媽的情意。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裡;在繁雜瑣碎的勞累日子裡;在了無生趣的寂聊時日裡;在晦暗失望的日子裡……總會有一張慈祥溫和的笑臉浮現在眼前。這安靜恬淡的微笑象冬天的陽光,春天的花朵,夏天的輕風,秋天的月亮那樣滋潤著我的心田。這張笑臉就是李媽,她在我們自家門子排行為二,我便稱她為「二媽」。

當我奔赴於薄田、放牧奶羊、照管孩子時,常會顧此失彼,「丟失」了孩子,然後又誠惶誠恐地滿世界找尋孩子,每一次孩子都落腳在李媽家。孩子總是被李媽照料得妥妥貼貼,舒舒服服。孩子冷了她給加衣服,鞋濕了給換上干鞋,餓了給填飽肚子。讓人看到眼裡,暖到心裡!老公自幼喪母,公爹獨自一人養大四個兒子,辛勞一生的公爹在我孩子兩歲時就病逝了。這份祖輩的溫暖與愛,我們在李媽的身上享受到了!當然,李媽還愛鄉村鄰里的孩子們,常常拿了糖果分享給小孩們。也時常滿面笑容地看著在門前嬉戲的孩子們。於是,小孩子們便肆無忌憚地擠進她家客廳,有些頑劣的孩童竟然穿了鞋在她家沙發上爬上爬下。每當我去帶孩子回家,不願意給李媽添麻煩可她總是對我說:「你家孩子乖,聽話,不胡整。讓娃耍。」

她會經常用自己的雙手撫摸我孩子的頭,孩子在她的心裡就象天使一樣,讓她愛不釋手。我常被她的這份愛所感動,就拿了自己生活中的「好東西」送李媽作為報恩。每次她都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李媽每天像鬧鐘一樣五點準時起床,然後用毛巾把家具擦的一乾二淨,把地板擦得象鏡子一樣鋥亮,房前屋後給人一種一塵不染的感覺。接下來就去生火,燒水,做飯。經常忙得不亦樂乎,真是非常勤勞,如果沒有耐心和愛心是不能辦到的。

她善良、厚道、大度,但也有愛憎和原則。有一次,一位刁婦帶了孫子去李媽家,自己徑直去李媽家廚房裡拿了剛買回來的新鮮西紅柿塞給她的孫女,李媽不再與她來往。便對我說:「這人在別人家就象拿她自己的東西一樣有理!把人當成啥了?這人還能來往嗎?我還是少跟她打交道。」

她不善言詞,但她能明辨事非。

最令我敬佩與欣賞的是李媽「過盡人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良好心態。她一生經歷淒風冷雨、坎坷曲折,卻依然保存著淳樸與愛。她四歲喪父,七歲離母,做了「童養媳」。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奶聲奶氣地喊著爸媽時,她便如長工一樣伺候一大家大小了!在過去封建禮教的三常五綱中,婦女的地位非常低下,更何況一個無依無靠的童養媳呢?她白天要做工做飯,晚上在月光下紡線。她被公婆毆打,被丈夫「嚴刑侍候」,曾被打得頭破血流,甚至骨折,也曾遭到傲慢的人白眼與譏諷。她每給我說起這些遭遇與不公平時,眼眶裡總是溢滿了淚水。我的眼前經常浮現出一個弱女子面對惡勢力壓迫的場面,不禁兩眼潮濕!好在有好心的鄰居和娘家的嬸子同情她,幫助她,關照她,使她象一棵小草似的頑強地活了過來!她的內心一定沒有熄滅希望的愛火!她一定知道世間會有更多美妙可愛的存在!她一定知道總有一天噩運離她而去,幸福的手指會敲響沉重的黑漆大門!

分家後,伯父終於明白了居家過日子的道理,不再聽從別人的慫恿。李媽用自己弱小的肩膀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她大度地原諒了公婆曾經的所做所為,為公婆沏茶送飯,洗衣燒炕,洗頭洗腳……成了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她的孩子們也相繼成家立業,都傳承了她的「真、善、美,勤勞,睿智,孝順,從容大度」的精神!領她游遍了大江南北,從此過著溫馨舒心的日子。真可謂「寶劍鋒從礳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有人說:「上帝是吝嗇的,他總不會給你太多。」我總以為李媽也該幸福的頤養天年了,誰曾想年近八旬的李媽兩位女兒卻因病相繼離世。她家裡人都因她年事已高,而且常年有病,經不起這沉重打擊,都蠻哄她。她因為想念女兒時常打開後門,站在那裡久久地向南方凝望!想女兒會不會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每每把心事訴說於我。說她問小兒子:「你姐怎麼這麼長時間不來看我?」

他說:「人家要照顧一家人,要哄孫子要做飯,哪有時間看你。」

我說:「是呀,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還好,我哥和我弟時常給你買東西,暄寒問暖。」

於是便叉開話題東拉西址,天上地下亂說些讓李媽高興的事。等到過上一段時間,她又說:「我昨晚又夢見你姐了……問你弟,你弟說人家帶孩子做飯,有時頭痛腦熱還去看病。」

她說她兒子見她問起來很煩燥,她再也不給兒子添堵了。可是她想女兒發心慌。

我便說,女兒能怎麼樣,把自己家的事都忙不完,身不由已,聽天由命吧。你看兒子多麼孝順,孫子孫女多有出息,才貌雙全。有你在,也是他們的精神。於是她又因為愛兒子,孫子和孫女拉開了話題,從而轉悲為喜。

是呀,她收起傷心,奉獻愛心。她必須讓自己堅強起來,不給愛她的人和她愛的人添亂。她還有許多要愛的人:她的全家大小,身邊的人,還有我和我的孩子。她把對女兒的情感也轉接給我了吧。她說她幾天不見我會想我,和我說說話心裡舒服。我又何嘗不是呢?

她雖然未曾進過一天學堂,目不識丁,但是她做了一個大寫的人字,她還說過:「要得存得己,必先存得人」。當我在黑夜裡看不到黎明時,她會說:「人象花一樣,都有個人的花季,總有開花的時候。有的開的大,有的開的小。」

瞧,這是多麼令人尊敬,真誠、善良、堅強、睿智和充滿愛心的老人呀!她傳遞給她的孩子及身邊的人是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呀!

她老人家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們取之不盡的財富,一生都受用不完!

來源:扶風百姓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tZUhm4BMH2_cNUg7R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