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專為中國孩子打造的國際化學校亮相南京
2019年12月15日下午,「致未來——南京赫賢學校『家校社區教育共創』大會」在金陵飯店博愛堂舉行。來自全球的十餘位教育大咖齊聚南京,與近200位家長和教育界人士一起,深入探討了在國際化教育走向3.0時代的當下,未來學校與未來教育的發展之路。
從1980年以北京順義國際學校為代表的、專為各國駐華大使子女開辦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到2010年前後誕生於北上廣深、百分百複製國外教育模式的國際學校,中國的國際化教育,經歷了從1.0到2.0時代的變遷。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躍升,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學校意識到,全盤西化的教育培養出的「香蕉人」競爭力日漸喪失,唯有「植根中國、擁抱世界」的孩子才能真正贏得未來——國際化教育3.0時代已然來到,我們既要為孩子紮下中國文化的根,又要打開他們的全球視野、為未來發展賦能——國際化學校的未來教育之路應當何去何從?
會上,義格教育集團CEO潘佳先生、總督學李振村先生以及溫妮·赫爾茜(Wanny Hersey)女士,分別就孩子們為什麼需要中西融合的未來教育、未來教育的理論基礎、矽谷最前沿的未來教育實踐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洞見。
潘佳先生和大家分享南京赫賢的教育路徑
潘佳先生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學院,在國際化教育領域有著超過十年的豐富經驗。他說中國學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越來越好,能否「融入」不再是國外學校考量的首要問題,全球頂尖名校越來越看重的,是你能否以獨特的文化背景為學校創造多樣性。因此,在未來的留學競爭中,深植中國文化的孩子才真正具備全球競爭力。而放眼未來的職業競爭,潘佳先生指出,人工智慧的顛覆性發展是大勢所趨,受此影響,未來職業的變化將超乎想像。只有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而非應試水平、培養孩子的溝通、合作、創新、批判性思維等可遷移能力而非某一學科技能,才能讓孩子以不變應萬變,致勝未來社會。
李振村先生為大家講解基於腦神經科學的課程變革
李振村先生則從腦神經與認知科學的角度,闡述了實現上述未來教育的理論依據。他深入淺出地向大家講解了人類大腦的認知規律以及熱認知、具身認知等腦神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精彩觀點,指出真正好的教育,首先要給孩子提供安全、穩定、溫暖的心理環境,而赫德及赫賢學校在此基礎上,倡導生活化、無邊界、跨學科、項目制、探究性學習和海量閱讀,將教育創新回歸到對人本身的關註上來,帶來了真正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李振村先生是中文全課程教育體系的開創者,曾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專家,他專業而生動的講演,讓台下家長直呼受益匪淺。
溫妮講述南京赫賢的願景
作為矽谷首屈一指的未來學校——布利斯特許學校(Bullis Charter School)的創校校長、以及南京赫賢學校總負責人,溫妮·赫爾茜女士的發言也備受全場矚目。她以布利斯的教學理念和課程體系為例,向南京家長展示了未來教育在美國矽谷的成功實踐。溫妮坦言:「身為一個華裔,我的根還是在中國,對於中國文化,我有著很深的認同感。我非常理解國內家長對教育的需求和期待,他們希望孩子成才,但常常因為找不到好的方法和資源而焦慮」。為此,她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決心將布利斯全球領先的理念和實踐帶來南京。她表示,作為無邊界教育的開拓者,南京赫賢志在成為全人教育的搖籃,培育植根中國、擁抱世界的終身學習者和建設者。
家長和教育大咖們進行一對一交流
致力於打造無邊界未來學校的南京赫賢,在本次大會上打破了家庭、學校、社區的劃界,邀請在場的南京家長、教育界同仁、企業代表,與教學管理團隊進行了一對一、面對面的溝通和懇談,傾聽各界心聲,共探創校之路。
南京赫賢學校位於江寧區空港經濟開發區,由南京空港開發區管委會下屬投資公司和義格教育共同投資,總投資10億元。規劃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可容納約2000名學生。學校計劃於2020年9月開學,首年計劃開設幼兒園和小學低齡學段。倡導植根中國、擁抱世界、面向未來的南京赫賢學校,無疑將為南京乃至全國國際化教育3.0時代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