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主流價值觀的大旗不倒,國產影視大都不敢放開手腳聊出軌。
小三小四小五們,要麼出現得語焉不詳,隱藏在關上門的酒店房間、社交軟體中。
如果光明正大地出現,就一定要接受道德審判,被釘在價值觀的恥辱柱上凌遲。
但現實,有時並沒有這麼非黑即白。
幾年前日本的出軌神劇《晝顏》,不僅把婚外情拍成了純愛,還發出了「婚姻制度到底為何存在」的靈魂拷問。
最近的熱門片,寡姐主演的《婚姻故事》,則是以平實的口吻,層層揭開了一段婚姻解體的過程。
在這段人人稱羨的中產藝術家婚姻中,男方的出軌被輕輕揭過。
經歷了天價律師費、撫養權爭奪、親人感情等問題的糾纏,他們最終確認:彼此曾經深愛,離婚後也依然是親人。
角度不同,但都因為真實,而各自深刻。
影視作品不肯放過這個題材,也難怪。
愛情和婚姻,是大多數人的人生必經之路。
而各個國家、各個文化圈,對婚姻都有獨屬於本國文化的認識。
不論日韓還是歐美,都不缺深入人心的爆款。
似乎只有我們,一直空缺,一直遺憾。
萬萬沒想到,中國式出軌討論,最後竟被頂著科幻片頭銜的它補上了——
《被光抓走的人》。
編劇導演,董潤年。
干編劇,和寧浩管虎都合作過,導演電影長片,還是頭一次。
說實話,條姐一開始看到這部片的簡介,內心是拒絕的。
「一道光抓走了相愛的人」,這個概念,槽點簡直多到無從下口。
腦洞看著挺新穎,其實有照搬國外設定(《守望塵世》&《復仇者聯盟》)之嫌。
而中國又不具備宗教基礎,就算照搬了腦洞,也無法在同一認識水平線上展開討論。
退一步說,就算滅霸真的來到中國打了個響指。
可以討論的問題明明有很多,「愛情」這個落腳點實在無法令人信服。
特別是,演員表里,黃渤譚卓王珞丹黃覺白客黃璐……
從主演到客串,幾乎全是上了一定年紀的實力派。
想像著他們口口聲聲討論真愛的樣子,條姐是真的不能入戲。
畢竟,除了偽文青,現實生活中真的沒有那個中國人,到了這個年紀,還會把愛情兩個字掛在嘴邊。
再退一萬步說,就當是個拼盤愛情片看看吧。
又憑什麼說,被光抓走的是相愛的人呢?
愛情本來就是人為定義,用科學理論去做判斷,邏輯根本不能成立。
偽文藝,不接地氣,邏輯無法令人信服,是條姐觀影前最擔心的三個點。
但從成片看來,董潤年顯然對這三個問題都做過深入思考。
偽文藝,完全不存在。
角色們就和現實中的人們一樣,其實羞於討論愛情。
在接地氣這一點,更是下了大功夫。
全片,演員都用方言講話。
住的,也都是老舊而極具生活氣息的房子。
沒有樣板房、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漂亮到失真的布光,只有普通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影片的敘事節奏,也經過精心設計。
白光降臨,把人抓走這事,屬實扯淡。
觀眾覺得扯淡,片子裡的角色也覺得扯淡,甚至會指著正在播放新聞的電視機大罵扯淡。
中國人沒有信教基礎,不會聯想到救世主,卻會聯想到老天爺。
還有有位鬼才,信誓旦旦地在單位吹開了牛逼:
「一定是小日本乾的,8年抗戰把他們打怕了,就搞這些有的沒的。」
沒讓故事裡的角色自動跳入設定的邏輯中,而是讓他們保持和銀幕前觀眾一樣的懷疑,反而一下子能讓人入戲。
在災難面前,政府、各單位組織、民眾的反應,都非常真實。
人心惶惶,但都是平靜下的暗涌。學校有序撤離了學生,人們有意識地減少了外出,保持著一種堅韌卻警覺的冷靜。
沒有孤膽英雄。想趁亂偷幾包煙的混子倒是不少,導致派出所人滿為患。
政府維穩+媒體報道,幾乎占據了前三分之一的篇幅。
這三分之一的真實感鋪陳下來,也就為片子討論的重點,打下了基礎。
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白光後,都發生了人口失蹤案件。
經過排查,大家似乎摸到了規律——
消失的都是一對一對的。
有夫妻,有戀人,還有中學裡早戀的學生。
也有已婚的人,獨自失蹤。
有心人一查訪,馬上發現了共性,這些都是婚外有情人的。
官方給不出解釋。
中外科學家們,絞盡腦汁,拋出暗物質、量子力學、多維空間的假說,在電視節目裡一通發揮,連自己都不能說服自己。
沒有定論。
但失蹤人口的規律卻明擺著。
所有被留下的人心裡,都滋長出了一種孤獨的惆悵。
「被留下的,大概都是不被愛的吧。」
逐漸,形成了共識。
對此,單身狗們自然無所謂。
那些有伴侶的可就難受了。
決裂。
一對為了結婚不惜要以跳樓和父母鬧掰的情侶,雙雙被留下,每天吵架互相指責的父母反倒消失了。
男孩想,反正我是愛她的,大概是她不愛我吧。
女孩想,反正我是愛他的,一定是他不愛我了。
爭吵、衝突。
無濟於事,女孩決意分開。
男孩對女孩說,我可以為你去死。
給女孩倒了一杯熱水,拉開陽台門,跨出欄杆,縱身一躍。
這算愛情嗎?
背叛。
一對約好辦離婚的夫妻,妻子留下了,丈夫不見了。
只有相愛的人會成對消失?
想到丈夫的小三,妻子心如死灰。
哪知,小三隔天就找上門來,一口咬定是妻子把男人藏起來了,要妻子交人。
不是小三,難道還有別人?
和丈夫一起消失的女人到底會是誰?
兩個性格作風截然不同,但又被同一件心事攪得不得安生的女人,共同開始調查。
原來,有種人,什麼都愛,又什麼都不愛。
不忠貞的真愛,算不算真愛?
執迷。
一種不被主流價值觀承認的愛情,一對不被社會接受的愛侶。
一人留下,一人消失。
因為是邊緣人,所以,有懷疑說不出口,有苦悶,也無從發泄。
有一種感情,從來不被光明正大地承認,就連電影也藏著掖著不敢直白講。
那難道,就不是真正的愛情?
最重的一條線,也是最可能發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是——
猜忌。
「被光帶走的人都是相愛的」,這個結論,從頭到尾都沒有被證實過。
僅僅因為大家都這樣說,逐漸成了真相。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最有苦難言的,是那些雙雙留下的中年夫妻們。
相愛的人都被帶走了,那被留下的,就是不相愛的嗎?
普通夫妻,日子平淡如水,要說能有多少激情,當然是沒有。
卻連婆婆和青春期的女兒都察覺到異樣氣氛,旁敲側擊:你們倆都被留下了,是誰不愛誰?
夫妻感情十七八年,要是真的無懈可擊,也就算了。
偏偏有裂縫。
也沒什麼大毛病,無非心裡的話不想對對方說了,身邊又出現了願意被他們倚靠的人。
自己搖擺過。
房都開了,澡都洗了,甚至連嫌疑對象都找上門來宣傳開放式關係了。
忍不住開始,一邊懷疑自己,一邊捕風捉影地懷疑對方,是否依然對自己忠貞。
老夫老妻,聊愛都尷尬。
愛情變成了責任,變成一起做飯的默契,變成對方在廁所小解的動靜,變成酒局和床上的羞辱和面子。
電影中,有一段中年人的酒局。
一個老婆消失,自己被留下的中年男人,喝得酩酊大醉,挺著啤酒肚大說胡話。
黃渤飾演的武文學為了維護面子說謊,被當眾揭穿。
中年男人們眼神躲閃、面紅耳赤、口不擇言、欲言又止,因為性產生的失落、失敗、油膩,過於真實,就像一柄實體化了的錘子,錘在觀眾心上。
這段戲,最體現導演功力。
也體現了,導演董潤年極其清楚,軟科幻這一電影類型最大的亮點。
科幻設定的必要條件,並不是嚴謹、可被證實的科學基礎。
而是,創造一個陌生化的環境,再去深入挖掘該環境中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就像《她》的令人稱道之處,不是伴侶AI的研發可能性,而是現代人孤獨的精神世界。
《楚門的世界》之所以經典,也不是在於那個全然完備的影視基地,而是對個人生活隱私和娛樂界限的探討。
《被光抓走的人》,也僅僅是借一個接近玄學的軟科幻概念,去探討中國式情感的脆弱點。
甚至因為這個設定,去向平時不敢接觸的敏感地帶推進。
到底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婚姻,又該由誰來評判?
每個人看完電影,都會有自己的思考。
而這,恰恰是一部優秀的軟科幻片,或者說是一部探討敏感話題的現實題材片,應該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