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喬可
2020
新冠肺炎席捲全國
中華民族再一次團結起來
紛紛脫下「棉襖」
留給最需要的武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時間馳援武漢
把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首要任務
疫情未過,「戰火」不息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幾個鏡頭
看看防疫一線那些「最可愛的人」
鏡頭1:除夕夜的「離家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將士送醫入荊楚。
惜別孩童家中母,不勝疫毒不歸土。
呼嘯而過的運輸機打破了夜空的寧靜,伴著煙花的絢爛,飛抵武漢。除夕——這個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代表著萬家團聚共度元年。但卻有這麼一群人,在除夕之夜告別了親友,背上行囊遠赴他鄉,無論是年長的專家教授,還是畢業不久的年輕醫生,這一刻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軍人!
1月24日晚,由軍隊抽組的450人醫療隊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出發奔赴一線,向病毒「宣戰」!
鏡頭2:飛馳江城的鐵騎
九省通衢浮疫塵,巷空人畏閉戶門。
鐵騎不懼病起物,離家載物復繁城。
交通燈依舊忽明忽暗在閃爍,大風颳起了無人打理的廢紙片遲遲不肯落下,2月2日的武漢早已不復往日,顯得格外安靜,沒有擁堵的交通,沒有熙攘的人群,仿佛整個城市被按下暫停鍵。忽然,一陣急促引擎聲打破了寧靜,一輛輛軍綠色的運輸車呼嘯而過,準確高效地將各類物資運抵居民區。他們或是誰的父親,又或是誰的丈夫,但此時他們心中都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以最快速度將物資送到居民手中。
經中央軍委批准,根據中部戰區命令,駐鄂部隊2月2日正式抽組130輛軍用卡車、260餘名官兵成立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開始承擔武漢市民生活物資配送供應任務。根據地方配送中心的每日需求,派遣人員車輛裝載物資,送往武漢三鎮100多個配送點位。
鏡頭3:火神山的守護神
軍令一狀赴江城,不動神山抵瘟神。
排兵列陣勇謀勝,祝融挫骨疫毒平。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這個總計3.4萬平米的中國奇蹟從設計到施工到交付使用僅歷時10天,中國再一次用強大的凝聚力向世人展示中國速度。自新中國巍巍佇立中華大地,眾志成城的中國人從未被打敗,天災人禍畏懼的是團結,地動山搖撼不動的是根基。
2月3日由軍隊派出的1400名勇士開始承擔武漢火神山醫療救治任務;2月4日,火神山醫院接收了第一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2月13日下午,火神山首批7名患者康復出院。
從2003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從2009的「甲流」到2020年的「新冠」,人民軍隊聞令而動,總是沖在災難最前線,這是源於人民軍隊敢打必勝的強軍信念,更是源於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
隨著時代發展,中國作為大國,常常對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國家伸出援手。作為黨的戰士,中國軍隊再一次沖在最前線,為世界人民帶去和平和健康。下面,再跟隨我一起,看看中國軍隊在國際舞台上又有著什麼樣的表現。
鏡頭4:延續在贊醫者心
2019年1月10日,我國第22批援助尚比亞軍醫組搭乘阿聯EK303次航班,從上海浦東機場啟程飛往尚比亞共和國首都盧薩卡,接替第21批醫療隊。這批軍醫組有11名隊員,涉及骨科、腎內科、普外科等10個專業,90.9%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他們將在盧薩卡三軍總醫院執行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和技術幫帶任務。
尚比亞國防部曾授予中國援助尚比亞軍醫組成員「國際合作勳章」,以表彰軍醫組在贊期間做出的突出貢獻。自1978年第一支中國援贊醫療隊進入尚比亞,42年來,中國醫生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萬尚比亞人生命,為改善尚比亞的醫療衛生狀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巨大貢獻,這些醫療隊在贊期間軍醫組全體成員做到了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援外醫療任務。
鏡頭5:援非共抗伊波拉
伊波拉——一種烈性傳染病病毒。這種1976年就曾出現的病毒在2014年爆發,短短數月席捲獅子山、賴比瑞亞等國家,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15000例,死亡近6000人,是伊波拉病毒被發現以來最廣泛、最複雜和最嚴重的一次大爆發。收到消息後中國政府迅速作出響應,一架銀白色的專機,載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批援助西非抗擊伊波拉疫情醫療隊,從北京啟程飛向遙遠的非洲大陸。又一場抗「埃」戰役正式打響!
早在1963年1月,中國就第一個向世界宣布派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開創了共和國援外醫療隊的歷史。這一年,中國向阿派出3支醫療隊。
這些中國軍隊機動衛勤力量的骨幹和尖兵,為廣袤的非洲大地帶來新生曙光。中國醫療隊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譽,有幾百名醫療隊員獲得所在國元首授予的各種榮譽。
這些援助,用實力見證東方大國的責任擔當,用生命詮釋中國軍隊的真情大愛。援非抗埃期間,為提高防護和救治水平,解放軍醫療隊先後為當地培訓醫護人員,留下一支支「帶不走的傳染病防治隊」。
鏡頭6:活躍世界各地的中國藍盔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不斷強大,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步伐也日益加快:2013年中國首批維和警衛分隊出征馬里加奧;2015年中國首批維和步兵營飛赴南蘇丹朱巴;2017年中國首批維和直升機分隊部署蘇丹達爾富爾;2018年10月,中國13支維和待命分隊一次性全部高標準通過聯合國組織的考核評估,晉升為二級待命部隊。
活躍在維和任務區的中國軍人,面對戰火衝突、恐怖襲擊、疾病毒蟲等重重艱險,能吃苦、肯付出、甘奉獻,用堅強的脊樑,挑起了祖國和人民的重託,挑起了維護世界和平的重擔。誠如習主席所指出:「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中國藍盔遠赴任務區,既展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又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聯合國秘書長軍事顧問羅伊特稱,中國對維和行動的貢獻值得「大書特書」。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來不及一一述說
它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將來
在與疫魔較量的戰鬥中
中國軍隊將攻堅克難、連續作戰、永不退縮
用責任書寫輝煌,用勇氣承載擔當!
(資料來源中國軍網、國防部網、新華網等。策劃及內容整理:於雅倩、宋麗麗)
(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gikonABgx9BqZZInH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