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奔騰」又火了,昭蘇動輒上億的關注度是如何做到的?

2022-07-23     品橙旅遊

原標題:「萬馬奔騰」又火了,昭蘇動輒上億的關注度是如何做到的?

【品橙旅遊】國內旅遊終於忙碌起來了,海南、雲南、新疆相繼登上熱搜榜。近日,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再次上演「萬馬奔騰」壯觀景象,迅速成為央視新聞及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

昭蘇再走紅,「萬馬奔騰」衝上熱搜

7月16日,2022年新疆伊犁天馬國際旅遊節在昭蘇縣開幕,壓軸大戲「萬馬奔騰」一經亮相,便登上了百度熱搜第三的位置。

攝影師: 秦傑

來源:昭蘇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同樣在微博上,相關話題也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截至7月19日,話題#新疆昭蘇出現萬馬奔騰場景#閱讀人數高達1.5億,討論1.1萬次。其中,僅央視新聞發布的一則視頻轉發量已達5729次,評論3715次,點贊更是超6萬次。

「萬馬奔騰」是每年旅遊節開幕式的壓軸大戲。該場表演是由昭蘇縣十多個馬場的牧民從一周前開始報名,逐漸把馬群聚集在草原上,用延續上千年的技巧放牧。

開幕式現場,已任伊犁州文旅局副局長的賀嬌龍重回昭蘇,再次在馬背上大展風姿。其「賀局長說伊犁」抖音號上,關於「萬馬奔騰」的視頻點贊超30.7萬,評論超1.5萬;而前兩天發布的「天馬浴河」視頻的點贊量也超過33.6萬,評論超1.4萬,均登上了抖音熱榜。

漢武大帝在歌賦中盛讚昭蘇「騰崑崙,歷西極」天馬的故鄉。昭蘇自古以盛產良馬著稱,常年存欄各類馬匹達11萬匹。2003年,昭蘇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天馬之鄉」稱號,歷史悠久的馬文化也讓昭蘇找到了文旅發展的獨特路徑。

昭蘇縣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哈麗娜·哈帕爾對品橙旅遊表示,昭蘇縣是全國馬業大縣,天馬身形優美、體態強健,「萬馬奔騰」「天馬浴河」是天馬文化源遠流長的具體表現。「成群的昭蘇天馬表演萬馬奔騰、天馬浴河場面宏大、震撼,所帶來的聽覺、視覺衝擊力是無可比擬的。」

重拳出擊,打造「馬文化+文旅」產業

一直以來,昭蘇縣依託豐富的馬產業資源,創新發展「馬產業+」新業態集聚區,初步構建成「馬產業+文化旅遊」「馬產業+體育」「馬產業+城鎮化建設」等融合發展模式,形成育馬、養馬、優質馬匹展示、馬術表演、馬文化宣傳、民俗表演等為核心的集參觀、駕騎、體驗為一體的馬文化旅遊目的地。

攝影師:陳榮江

來源:昭蘇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哈麗娜·哈帕爾表示,昭蘇縣始終堅持高質量推進「旅遊+馬產業」深度融合,通過深入挖掘和整合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自然資源,突出天馬文化主題,比如打造了天馬節等大型節會活動,打造強勢節會品牌,拉動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逐漸形成品牌效應。

同時,昭蘇縣天馬旅遊文化園等一批文旅企業通過開展線下馬術夏令營、馬術表演、野騎等活動,吸引了大批疆內外遊客前來體驗,豐富了馬文化業態,促進了馬文化和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三是可以帶走的「馬文化」。昭蘇縣開發出 「把馬兒帶回家」「馬油冷制皂」等一系列文創產品,在景區設置文創產品售賣點,讓遊客可以把昭蘇的馬文化帶回家。

接下來,「馬產業+文旅」仍然是昭蘇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比如將建設全國知名的馬文化休閒旅遊體驗基地,運營綜合馬術場及馬文化旅遊活動項目,積極推進天馬旅遊文化園5A級景區創建工作等。據官方預測,2025年昭蘇縣馬產業產值將達30億。

其實不止是昭蘇縣。《中國馬文化產業藍皮書(2021)》中指出,全國每年馬文化旅遊消費者已超過3000萬人次,文旅馬產業及關聯消費產值達600億元,全國馬術俱樂部超過2800家、會員超過119.5萬人等。顯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馬文化產業的文旅消費仍然有著廣闊的前景。

深挖馬文化,構建「昭蘇營銷組合拳」

「馬文化」不僅讓昭蘇找到了文旅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也讓其在文旅營銷上走出一條極具示範效應之路。

和甘孜理塘意外「出圈」不同,昭蘇的走紅則帶有更多當地政府主導的元素。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從2020年5月開始,伊犁州開展了「縣領導+頭部主播+農產品」的模式,培育領導幹部入駐網絡平台宣傳旅遊,展開農產品銷售。

攝影師:陳榮江

來源:昭蘇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昭蘇縣在沿襲「伊犁模式」的基礎上,打出一套由「縣領導+節慶品牌+創意旅拍+旅遊直播」組成的「昭蘇營銷組合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形象有網紅局長賀嬌龍,以及「萬馬奔騰」「天馬浴河」等創意視頻。

在賀嬌龍爆火的視頻中,多次出現了昭蘇馬的身影,更被稱之為「馬上成名」的文旅局長。真正讓昭蘇走進大眾視野的是2020年11月,原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雪地策馬奔騰的短視頻爆火網絡。有數據統計,該視頻播放量突破6億,也讓當時的抖音帳號「賀縣長說昭蘇」粉絲突破100萬。

在網紅局長賀嬌龍的帶動下,各地文旅局局長也開始「內卷」起來,紛紛披甲上陣。

對於新疆昭蘇的走紅,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表示,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極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徵和寓意。龍馬精神則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鬥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旨向。而「提振精神、幹事創業」的邊境女幹部弘揚龍馬精神,在條件艱苦的邊疆展現出絢爛的馬上之美正在成為人們心中的「詩與遠方」,激勵更多人發現大美中國、投身邊疆、奉獻青春。

其次,數字化時代的文化旅遊體驗也是一個收集影像、消費符號的過程,「天馬浴河」「萬馬奔騰」的「旅遊凝視」正在成為新疆昭蘇草原特定景點意義符號的生產與消費。

「在網絡時代,旅遊目的地進行形象宣傳必須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等媒介所提供的傳播平台以喜聞樂見的圖文、視頻等方式來吸引旅遊者的目光,利用網紅營銷方式在短時間內產生話題傳播效應,吸引遊客的注意。旅遊目的地必須切實做好在地文化符號形象的挖掘與創意傳播,借力借勢、精準營銷。」卜希霆說。

如今昭蘇縣憑藉努力成為了縣域旅遊目的地營銷標杆,不知接下來又會帶來怎樣的創新與驚喜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feefcfd6bab450433bc697599eb0f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