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自駕遊記|第1日拉薩至日喀則,380公里優質路線

2020-08-21     文藝蜀黍看世界

原標題:西藏阿里自駕遊記|第1日拉薩至日喀則,380公里優質路線

我曾經說過,去西藏這件事實實在在地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永不停止,應驗了那句「一遇西藏誤終身,從此天堂是路人」。

來過西藏那麼多次,阿里自駕的夢想卻一直存放在心裡一處最溫柔的角落裡,直到2020年的夏天,才被我輕輕地打開了。

這一次我和川藏行戶外俱樂部的兄弟們又一次結伴出發,阿里大北線自駕和岡仁波齊轉山之旅就這樣被徐徐開啟,歷經16個日日夜夜,這場旅行的故事的確值得我好好地回顧一番,於己算是又多了一次人生的記錄,於他人若能帶去一些啟迪,都將是倍感欣慰的事情

這將是目前為止蜀黍在這裡唯一的一次連載,請跟我來吧,也許我們要在這裡糾纏許久,但願最後一刻到來的時候,我們已經難捨難分!

第一日行程計劃: 拉薩-羊湖-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扎什倫布寺-日喀則,全程380KM

出發了,就再也來不及抒情,請跟我來吧,這一路不要眨眼,稍不留神就可能錯過連綿不絕、無休無止的大美風光......

雅魯藏布江

清晨,我們從拉薩城出發,直奔貢嘎機場方向,在跨過拉薩河以後,就一頭撞見此時因雨季而變得過於洶湧澎湃的雅魯藏布江,直到攀爬去崗巴山才與它分開。

在西藏,雅魯藏布江絕對是最狂放不羈的一條大江,它流經「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發源於西藏第一「神山」岡仁波齊腳下,這也是我們此行最嚮往的地方,我甚至心裡在想索性就沿著它狂奔好了,去岡仁波齊、去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雅魯藏布江藏語的寓意很簡單,就是樸實無華的「從高山上流下來的水」,那高山正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神山」岡仁波齊,它腳下的傑馬央宗冰川,正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

那個清晨,我們沿著雅魯藏布江奔跑了許久,我總是望著它並按奈不住在心裡說:有朝一日需要更為深入地去了解它,特別是要再去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探究竟

也許是由於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的原因,在西藏,它似乎無處不在,不管是在日喀則,還是在西藏文化的發祥地山南,也無論是在聖城拉薩,或是「西藏的江南」林芝,我都記不得在那些地方與它相遇過多少次,感覺在藏區,它總會不經意地就出現在身邊,與你相擁相伴、難捨難分的樣子

您一定已經感受到了,我們剛一出發的心情,就會是與雅魯藏布江一樣的澎湃。那個早晨,我們迫不及待地在一處觀景平台停下來,近距離地膜拜它,並再次被它所震撼。這就是我們這場旅行的開始,那是以一條大江為序曲而徐徐展開的。

羊卓雍措

我們不得不戀戀不捨地告別了雅魯藏布江,就像羊卓雍措在久遠的過去與它告別一樣,雅魯藏布江頭都不回地奔流而去,為何要這樣說呢?因為歷史上羊卓雍措本來是一個外流湖,湖水與雅魯藏布江相連,直到某一天它們才分離。

告別了雅魯藏布江,我們很快就開始順著蜿蜒曲折的公路攀爬崗巴山,山腰處的一處停車區熱鬧非凡,藏族兄弟們的那些藏獒都擺好了姿勢等待著好奇的人們去合影、雲朵懶散地飄在眼前,恨不得等著你去把它們摘走,否則它們都懶得飄動哪怕是一公分。可是在那一刻,我卻已經清清楚楚地聽到了羊卓雍措的呼喚,甚至嗅到了它的氣息。

我對羊卓雍措很熟悉,出發前的夜裡發朋友圈說:明天就要出發阿里了,最先遇到的會是再熟悉不過的羊卓雍措,但是我依然熱烈地期待著它美麗的樣子,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後來我們翻過崗巴山,一眼就會看到羊卓雍錯。即使是這樣的陰雨天氣,依然不會影響它在我心裡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是迄今為止我見過最美麗的高原湖泊。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天鵝之湖」,過去我曾經發文講過當地藏民用歌聲讚美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 人間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真美好!

我們這一次選擇的自駕路線是途徑羊湖繼續到江孜,然後再到日喀則,這樣近乎是一路環羊卓雍措而行,因此這一次便是將羊卓雍措的寧靜、純潔以及它的蜿蜒婀娜、風姿卓著全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並帶在路上了

卡若拉冰川

其實在路上的某一段時間裡,我已經沉浸在羊湖的美麗誘惑里不肯醒來,直到進入到斯米拉山區,在不經意間一抬頭望見即使在盛夏也如冰激凌般潔白的大雪山,才曉得就要到達卡若拉冰川和乃欽康桑雪山了。

翻過斯米拉山口,我剛打開車窗一股寒意就撲面而來,驀然間,卡若拉冰川已經在眼前。

作為《紅河谷》的取景地之一,它美麗的氣質和氣勢磅礴的個性一覽無餘,它從7191米的山巔磅礴而下,一直延伸到5200多米的山腳

我見過好多處冰川,但是能擁有觸手可及這種感覺的也僅有卡諾拉冰川,它距離公路甚至不足300米。要記得當你打開車門,雙腳落在地上的海拔已經是5020米,所以卡諾拉冰川真的近在咫尺。

宗山英雄城堡

那一日我們途徑江孜縣城,遠遠地就望到了江孜古堡。

江孜古堡,因建於宗山之巔,所以也叫宗山古堡。它始建於14世紀中葉,雖然看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宏偉,但是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卻是家喻戶曉。

江孜古堡在1903年英國軍隊入侵江孜的時候,西藏軍民在此奮力禦敵,當時西藏軍民即使只靠土槍、弓箭、大刀和長矛等冷兵器與英軍的火槍大炮拚死相搏,卻也與英軍激戰了兩個多月,直至最後彈盡糧絕。戰至最後關頭,英勇的西藏勇士們也絕不肯屈服投降,紛紛從北面懸崖跳崖自盡,正是電影《紅河谷》完整地還原了那段歷史

那天我並未去古堡參觀,也僅是拍攝了一張照片,並深深地鞠了3個躬,以此向當年英勇就義的西藏軍民表達了由衷的敬意。

扎什倫布寺

我們到達第一天的目的地日喀則,已經是傍晚時分,車隊直奔扎什倫布寺,那是來日喀則不可錯過的一座寺院,因為它常常被人與布達拉宮相提並論。

我曾經來過一次,所以這一次並未進入,而是選擇在扎什倫布寺周圍隨意地走走看看,即使這樣有關扎什倫布寺的記憶也一點一點地在腦海中浮現出來,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扎什倫布寺可與布達拉宮相媲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在扎什倫布寺,我們會見到僧侶戴著黃色的帽子,因為它也是中國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關於扎什倫布寺,留給大家親自去感受吧,記得有朝一日來到日喀則,務必要給這裡預留出至少半天以上的時間。

最美的風光都在路上

那天夜裡我躺在房間裡有氧氣供應的舒適大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滿是這一天裡的影像,正應驗了那句「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除了前文中的那些記憶,似乎最美的風光都在路上。

這一日,路上那些畫一般的河流山川、日喀則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綠得舒坦極了的青稞田、還有烈日炎炎之下卻望得見遠處雲層里雷雨和閃電的景象。當然,還有猝不及防就落下的冰雹,最深刻的一定還是又愛又疼的日頭,至於海拔的高低早已不算個事兒了,這一切都只能算是阿里自駕第一日記憶中因太過飽滿而溢出來的一小部分,餘下的我都滿滿地裝在了心裡,最終在那個夜裡摟著它們睡去

下一期預告:日喀則-珠穆朗瑪峰-崗嘎

蜀黍在這裡寫了很多的文章、拍攝了很多的視頻,但是仍然覺得不過癮,依然想用更直接的方式跟你交談,蜀黍願意蹲坐在溫暖陽光下的一處牆角兒,坐在小板凳上,慢條斯理地再給你講講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許這一講,就是一生!

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fY8EnQBd8y1i3sJkB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