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英媒披露,美國施壓下荷蘭出台新政,荷蘭政府8日聲稱基於「國家安全原因」,涉及最先進技術級別的深紫外光刻機將被列入限售範圍。荷蘭的這一禁令,標誌著極紫外、深紫外兩型光刻機,均已被限制出售。英媒稱日本也將在近期發布新的晶片出口限制令。這些信息表明,經過一段時間拉扯後,此前聲稱「將基於本國利益做出獨立決定」的荷蘭已向美國做出妥協,今後隨著美國發難動作的持續,日本、韓國及部分西方國家,也可能跟進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施加限制。
荷蘭加碼管制對華光刻機出口後,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快速發聲,阿斯麥指出,進行浸沒式深紫外光刻機出口時需獲得出口許可才能成行,不過其他非先進型號的深紫外光刻機不在管制範圍中,還可進行出口,且限制令後續立法直至生效還需時日。阿斯麥發表這一聲明,顯然是出於自救,極紫外光刻機在阿斯麥出貨營收中占比為1成,該型號限制出口消息造成的震盪有限,但深紫外光刻機是阿斯麥的創收主力,該型號部分限售消息易對阿斯麥在資本市場造成不利衝擊。阿斯麥去年出貨的345台光刻機中,14%由中國大陸採購,限售令發布後阿斯麥對大陸出口很可能面臨腰斬,這對阿斯麥年度營收來說,也並非可輕易承受的損失。
阿斯麥執行長溫彼得今年2月對美國表達不滿稱,美國如組織盟國切斷中國獲取半導體設備、技術路徑,將導致中國加大自研進程,出口管制是一種方式,但不應濫用,半導體行業的整體供應鏈具有複雜性,隨意操弄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除溫彼得外,比爾.蓋茨也指出,美國對華晶片發難會使中國被迫以更大資金、更大力度進行技術突破,對華發難也會導致晶片產能過剩、產業鏈混亂、美國就業崗位流失等後果。除此之外,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給出評估稱,一意在半導體行業與華完全斷鏈,會使美國芯企遭受37%營收損失,面臨18%市場損失。
相關警告表明,美國本國出台《晶片法案》針對中國,同時施壓荷蘭、日本、韓國等對華限制出口,是損人不利己的事。將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也將影響荷日韓等國情況。中國既是全球科技產業應用場景的前沿區域,也是全球半導體第一大消費市場,美國當下所做的做法等同於「出清」西方在華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份額,這給中國半導體生態構成危害,但也帶來機遇,西方廠商退出或部分退出中國市場,空缺的市場份額是大量中國芯企海闊憑魚躍的藍海,一旦在政策、資金、市場、工業要素利好下,孵化出獨角獸級別的中國芯企,或將迅速帶動形成中國在晶片產業的「國家隊」。
以中國全要素工業鏈為基礎,以中國前沿科技應用生態為空間,以中國航天、量子技術、兩彈一星等重大攻堅克難為經驗,中國芯一定能走出自身道路。
而一旦中國在全自主情況下構建起前沿晶片生態,中國對晶片行業的成本控制、技術攻關能力,將是基於各國分工的西方任何企業、國家都無法相比的。溫彼得等人對「中國自研」四字的警覺,既因中國當下的工業實力,也因為過去的時間中,中國已一次次基於實踐,去掉了「不可能」的「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