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全新一代皓影e:PHEV&e:HEV,依然是合格的家用SUV

2023-07-03     波帆說車

先分享一組數據,從2019年上市之後,皓影累計銷量突破了50萬輛,實事求是的講,這個成績是不錯的,已經有了不錯的市場基礎,對於全新一代皓影,此前也小有期待,所以繼全新一代皓影e:PHEV&e:HEV上市之後,筆者隨之在杭州對其進行了試駕。

整體來講,兩車讓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是,加上此前已經上市的燃油版,同一款SUV具備了燃油、混動、插混等不同動力形式布局,這確實給予了消費者較大的選購空間。

好開依然是主旋律

因為試駕路線設計的原因,從靜態到動態,這次試駕對混動版有比較全面的體驗,而插混版則進行了靜態體驗,就混動版的駕駛體驗而言,好開依然是主旋律。

技術層面,新車搭載的是本田i-MMD混動系統,這套系統凝聚了本田超20年的技術沉澱,並且在行業內率先確立了「以電為主」的電驅混動路線,實用性與可靠性均可圈可點。比如其全新2.0L直噴阿特金森發動機可實現最高熱效率41%,而在高負荷領域,理論空燃比燃燒區域擴大約30%,換句話說,就是這輛車的能耗表現更經濟,而動力性能也不弱。

還有一點是,聚氨酯一體發動機蓋板和NV隔音墊在新車上得到首次使用,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整車靜謐性提升13%。筆者的實際體驗是,加速時來自機艙的噪音確實得到了有效的抑制,這樣的提升能夠給出好評。當然從用戶的角度來講,整體靜謐性可以做得更好。

好開還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細節之一是有不錯的駕駛視野,從車身結構上抑制了引擎蓋線條最高點,左右A柱之間的駕駛者橫向視角達到85.7°,相當開闊。其次油門、剎車都相當跟腳,很少有突兀感,加上不錯的手感,正是家用需要的這種舒適操控。

再就是除了常見的Normal/Econ/Snow/Sport四種駕駛模式之外,單踏板模式也得到應用,一鍵切換B擋,筆者的體驗是,配合進化的減速撥片,該模式可提供穩定的減速效果,這種體驗相當微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這輛車的駕駛樂趣。

不同的是,線性變速控制技術與振幅感應減震器是混動版獨有配置,而插混版則獨有搭載了自動泊車功能、進化的本田EV聲浪以及全系標配ADS全時自適應減震系統,從配置上對兩車作了區分。

造型耐看,空間依然是大賣點

全新一代皓影對車身尺寸進行了升級,從一定的距離看,車身比例更修長。其中混動版的長、寬、高分別為4716mm、1866mm、1691mm(頂配),車長相比現款增加了82mm,軸距增長至2700mm;而插混版的長寬高為4716mm、1866mm、1681mm,軸距為2701mm,標準的緊湊級SUV尺寸。配合本田MM理念,車內實得面積不小,筆者坐入後排腿部空間兩拳以上,並且地板平坦。加上座椅靠背可調,乘坐舒適性能給好評。

關於後備廂,混動版空間容積為586L;插混版空間為586L,使用低段活動地台後可拓展為658L,相比燃油版不算小,官方稱這主要得益於全新高能量密度電池,重量減少53%,體積縮減54%,可放置在前排座椅下方,進而保障了後備廂空間。

關於車身顏色,全新一代皓影提供霧光森林、星空藍、極夜流銀、威尼斯藍、星月白、極速緋紅、格陵蘭白7種顏色車漆,其中混動版無極速緋紅,而插混版則具備全部顏色,選擇面還是很廣的。

寫在最後

從用車的角度來講,皓影是家用SUV的一把好手,不管是哪一種動力總成,否則其銷量很難有那麼高的累計量。從入手成本來講,燃油版是目前的銷量主力且不說,尤其對混動版全新一代皓影來講,其市場指導價19.99萬起的入手門檻不算高,這與奇駿e-POWER入局不無關係,但對選購用戶來講是利好的。那現在全新一代皓影燃油版、混動版、插混版均已入場,根據預算該選誰,可以好好琢磨一下了,因為它對家用SUV的想像基本都能滿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e341ab41f70356b2d69df677f5f1c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