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你相信嗎,男孩的胸部也會像女生一樣發育?
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11歲的男孩樂樂情緒非常低落,原因是樂樂的胸部竟然像女孩一樣開始發育。
醫生說,由於生活環境或飲食等因素,導致樂樂體內雌激素過多,才出現了乳房發育的現象。
評論里,很多網友拿這個男孩開玩笑,我卻笑不出來。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性早熟的孩子就診率還不到3成。也就是說最少有7成患病孩子,正在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作為一個媽媽,我很清楚,性激素失衡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如果不被重視,下面這些傷害,可能發生在每個孩子身上。
性激素失衡
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一、第二性徵發育異常
對於孩子而言,體內的某項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很容易導致第二性徵發育異常。
例如,在超重的孩子中,男孩雄激素水平相對偏低,容易導致陰莖和睪丸發育不良等;
而女孩雄性激素偏高,嘴角會長出毛茸茸的「小鬍子」,還會影響子宮發育,成年後容易患上多囊卵巢綜合徵……
此外,有的孩子會因為性激素失衡出現性早熟。
醫學上,把「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的第二性徵,或者女孩在10歲之前出現月經的現象」稱為性早熟。
說到這裡,可能會人有會疑問——早熟的孩子,也會提前長個,這不挺好的?
錯了!
性早熟最大的危害,就是個子長不高。
二、影響身高發育
一位媽媽帶女兒去醫院就診,她說最近7歲女兒突然『躥個兒』,她還以為是好事,結果沒多久孩子胸部也開始發育,她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醫生為孩子做了骨齡檢查,發現這個7歲的女孩骨齡已經相當於11歲。如果不治療,最終身高大概不會超過一米五。
萬幸的是,孩子年齡小且就診及時,經過治療,性激素分泌正常以後,身高有望發育到正常水平。
但另一位媽媽,就沒這麼幸運了。
她十歲的女兒已經長到一米五,而且月經也來了兩年了。
檢查結果顯示:孩子的骨齡為13歲,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聽完這些話,媽媽唉聲嘆氣,後悔沒早點重視。
事實上,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隨骨骼生長加速,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兒童長得高,但這只是暫時現象——
12歲後,性早熟孩子長高速度會遠遠落後同齡人,最終低於正常身高,留下永遠的遺憾。
三、影響心理健康
我一位朋友在小學當老師,班裡一位女生向她求助:老師,為什麼我的胸是鼓鼓的?
因為胸部提前發育,女孩被同學嘲笑和孤立,這使她出現了自卑情緒,甚至連喜歡的游泳課、舞蹈課也不願意上了。
朋友告訴女孩她只是發育得比較早,這並沒有什麼羞恥的,並且提醒女孩媽媽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她告訴我,學校里性早熟的孩子並不少,這樣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點自卑或厭學,只不過粗心的父母很容易歸結為:孩子性格就是如此、孩子不是學習那塊料……
生活中,除了需要家長有一顆敏感的心,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
如何預防性激素失衡?
不要過度進補
年初,晶晶媽滿臉愁容來到兒童醫院發育門診。原來,六歲的女兒已經出現了乳房增大的現象。
原來,為了讓孩子長身體,晶晶媽每天用人參、枸杞、甲魚燉湯給孩子喝,沒想會導致性早熟。
事實上,很多食物容易導致性激素紊亂,不能掉以輕心:
1、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變「聰明」,給孩子喝健腦益智類的口服液。然而,這些補品多含激素,容易導致孩子性激素紊亂;
2、燕窩、人參、冬蟲夏草等滋補品本身就帶藥性,飲食上要節制;
3、另外油炸、燒烤、蛋糕等食物可能引發性早熟,也要嚴格攝入。
不用劣質塑料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有些塑製品會添加雙酚A和鄰苯二甲酸鹽,這兩種物質會干擾性激素分泌。
孩子身邊的塑料玩具、塑料包裝、文具等都有它的身影。要注意——
1、不要直接用塑料袋(盒)打包熱飯、或者將食物連同塑料袋(盒)一起加熱;
2、如果要用塑料直接接觸食物,要認準「食品用」字樣與「3C」標誌。
3、塑料書皮、香味橡皮等文具中的某些化學物質,過量攝入會增加孩子雌性激素的分泌。所以儘量選擇無色無味、大品牌產品。
5、購買玩具要認準印有國標「GB 6675」字樣、3C認證標誌及檢驗檢疫合格證。
少吃家禽脖子
有新聞就報道過一個案例,6歲女孩胸部過早發育,原因是,孩子特別喜歡吃鴨脖。
事實上,很多不良商販為了讓縮短家禽生長周期,飼料都含有激素成分,這些物質主要殘留在家禽脖子處。
所以儘量避免給孩子吃雞脖、鴨脖,補充蛋白質最好選擇大蝦、雞蛋,牛奶等優質食物來源。
少用小夜燈
很多家長還不知道,如果晚上關燈睡覺,長期處於光照過度的情況下,會使其體內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減少,導致孩子性早熟。
因此,睡覺時最好保持「全黑環境」;或者選擇燈光柔和的小夜燈,且儘量不要放在床頭。
控制體重
肥胖的孩子長大後患病(如糖尿病等)機率也更高,控制孩子體重,不僅是為了預防性早熟,更是出於對健康的長遠考慮。
1、少吃高脂、高鹽、高糖食物;
2、少給孩子吃膨化食品和油炸零食;
3、多進行打球、跑步、游泳、跳繩等有氧鍛鍊。
最後還要注意每年帶孩子做一次骨齡檢測,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覺得沒必要這麼小心謹慎,怎麼養不是養?
但我想說,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小心一些總是沒錯的。
不因為我們的疏忽大意,給孩子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也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
參考資料:
[1] 馬勤旭. 兒童性早熟性激素水平及性早熟發生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 劉建華. 孩子突然"長大"了,需警惕性早熟[J]. 我和寶貝,2021,11(1):20-22.
[3] 鄭意楠. 開燈睡覺可能誘發性早熟[J]. 中華養生保健,2012(6):5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e18544267a21c6d41886c298d5e87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