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泰達都沒什麼國腳,現在有國腳了,可惜都走了?

2020-02-16     球田問舍

相比於買提江轉會上海上港引發廣泛關注,後衛楊帆轉會加盟北京國安倒是沒引發多少關注,難道一個是自由身,一個不是自由身導致?

買提江轉會上港屬於自由身加盟,所以泰達收不到一分錢,可是楊帆不同,據悉是是轉會費2000萬元。可是球迷聽到這個消息還是很傷心,泰達怎麼就留不住人?

遠在2018賽季初,天津泰達就從中乙球隊鹽城大豐引進96年出生的年輕小將楊帆,是屬於從低級別聯賽掏上來的寶貝,也是受惠於U23政策,楊帆逐漸進入到泰達隊的首發名單,並且坐穩主力。楊帆也是憑藉著自己成熟穩健的發揮,逐漸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

在以前泰達是沒什麼國腳的,這幾年好不容易出了幾個國腳,可惜又走了,買提江和楊帆都走了,但凡踢出點樣的球員就不願意留在泰達,天津球迷想過這個問題嗎?

不應該問為什麼留不下好球員,應該問為什麼要留下好球員,因為泰達不投錢,也沒有上進心,只要不降級就行了。

先拋開資金能力,首先俱樂部的目標定位就對優秀球員沒有吸引力,加之國企追求待遇平衡抱團取暖的運營特點,寧可培養一群平庸易於把控的球員,也容不下有能力有要求的球員。

但是,千萬不要去吐槽,這種運營方式有弊也有利。從另一方面看,運營中超俱樂部向來都是賠錢的生意,一個城市能有一個穩定的企業始終運作,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了,要在要求什麼,或許也正是這種謹小慎微的經營方式才能讓這支俱樂部一直存活下來, 天津本土也很難找到比泰達集團更靠譜的企業了,看看權健就知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dodTHABgx9BqZZIXb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