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億+關注!全國熱搜!專家學者紛紛點贊!這封信為啥燃爆全網?

2023-12-30     河南都市頻道

原標題:72億+關注!全國熱搜!專家學者紛紛點贊!這封信為啥燃爆全網?

火爆全網,反響強烈!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項目、

河南廣播電視台創作的系列微紀錄片

《總書記的回信》第二季

一經推出

在全網掀起了一股「回信熱」

網友們爭先恐後轉發討論

為這部現象級作品打call

不僅傳播量可觀

不少大V也紛紛點贊

《總書記的回信》系列微紀錄片

為啥這麼火?

用知名教授鄒振東的一句點評來說:

「這些片看起來是在敘事,

但它背後都有一種情感在迴蕩!」

從尋常視角來看

無論是「向總書記寫信」還是「總書記的回信」

都是頂天立地的宏大主題報道

這個系列

卻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浮誇的噱頭

只有最質樸的語言和最真實的畫面

正如知名評論員劉雪松所說:

「歲月因奮鬥而絢爛!」

故事的主人公們

就像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

將領袖與人民的深情互動

像講故事一樣講給每個人聽

一紙書信,跨越時間

飛越山海,溫暖人心

在點亮一個個希望的同時

也讓多彩的夢想照進現實

《飛天》

是《總書記的回信》第二季的開篇

以兩位90後小伙

劉博洋、商帥的視角為切入點

講述了中國航天人在逐夢太空的過程中

步步攻堅克難的勵志故事

2022年是中國航天的關鍵之年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30年載人航天發展「磨成一劍」

截止到2023年11月

中國載人航天更是30戰30捷

「中國航天,永遠值得期待!」

從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到如今已第10個年頭

第二個故事《我從中亞來》

就講述了「絲綢之路」上的中亞留學生們

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他們有趣的生活還登上了全國熱搜

當年的「絲綢之路」

連通了中國與外界的商路

如今的新絲綢之路

中國與中亞國家攜手打造命運共同體

守望相助、共同發展

「中國和中亞,開啟合作新時代」

2023年是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

在第三集《西部青春故事》中

西部支教青年荀軼娜和侯朝茹的故事

登上了全國要聞榜

讓無數網友淚目

為了一句「老師不會走」的承諾

荀軼娜聲帶永久損傷仍堅守講台20年

侯朝茹為了緩解思鄉之情

把家鄉的土當寶藏一樣珍藏……

他們用行動證明

「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第四個短片《一步跨千年》

講述雲南深山「獨龍族」

從原始社會一步跨越到現代社會的歷程

登上了全國要聞榜

神秘又浪漫的民族

「整族脫貧」的傳奇故事

讓不少網友心馳神往

故事講的是「獨龍族」的致富之路

展現的卻是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奇蹟

「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

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

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

壯美的場景、感人的瞬間還有許多

登上全國熱搜的《國境線上格桑花》

就講述了一家三口人

克服萬難守護祖國國土的感人故事

曾經,桑傑曲巴帶著兩個女兒

僅憑3人之力守護玉麥鄉近半個世紀

現在,守邊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越來越多人在高原喊出那句話: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第六個故事《老潘「不見外」》

通過外國人視角

親眼見證中國變化

廈門大學教授潘維廉

對中國學生的一段寄語

更是登上全國熱搜

35年,1500多封信

老潘前後兩次中國行

向全世界講述了真實的中國故事

他說:

「不是因為我寫的精彩,中國故事就很精彩!」

在《草原上的紅色嫩芽》中

「多邊形戰士」烏蘭牧騎的故事

一舉登上60個同城熱搜

鼓舞了許多願為文化事業做貢獻的人

烏蘭牧騎已經成立60多年

但對牧民來說仍是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糧

人民需要藝術 藝術也需要人民

他們堅守初心,代代相守

「只要觀眾需要,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澳門街坊「老友記「》

是《總書記的回信》第二季

最後一個故事

通過一群老人的親身經歷

講述「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

2023年是澳門回歸24周年

澳門從簡樸小城 變身繁華都會

澳門「老友記」們

也過上老有所樂的幸福生活:

「澳門很小,只有國家才能把你帶出去。」

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寫信、回信、讀信的是人

而信的背後則是思想、情懷

是溫度、心緒

尺牘情深催奮進,銘記關懷創未來

這些信不僅是寫給收信人的

更是寫給千千萬萬個

像你我一樣

堅守在崗位上的平凡奮鬥者

關注@都市頻道

重溫《總書記的回信》

帶你見證新中國的巨大變化

體味紙筆書信間的深深感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df11cc5020f75febd3a47dfd1fb27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