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泰國瑞幸倒打一耙! 瑞幸咖啡遭索賠20億元,回應「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2023-12-20   時代財經

原標題:被泰國瑞幸倒打一耙! 瑞幸咖啡遭索賠20億元,回應「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李逵"輸給了"李鬼","李鬼"還把"李逵"告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正在瑞幸咖啡與泰國皇家50R集團之間上演。

據泰國多家媒體報道,12月19日上午,泰囯皇家50R集團(50R group)向法院正式提交訴訟,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賠償經濟損失100億泰銖(約20億人民幣),法院對此已立案受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泰國皇家50R集團此舉頗有"乘勝追擊"之意。泰國皇家50R集團在泰國註冊了瑞幸品牌商標,並在近兩年陸續開店,此前瑞幸咖啡曾發布聲明稱其開的是"仿冒門店"。12月1日,泰國智慧財產權和國際貿易中央法庭公告宣布有關審理中國瑞幸咖啡公司控告泰國皇家50R集團侵犯商標版權案件的最後審判--判決中國瑞幸咖啡公司敗訴,立刻執行。

商標案敗訴,如今又遭到起訴,一心要出海的瑞幸咖啡未來在開拓泰國市場時或面臨更大的阻力。

12月20日,就遭泰國皇家50R集團起訴一事,時代周報記者聯繫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獲回復。12月20日下午13:30分左右,瑞幸咖啡官方微博@luckincoffee瑞幸咖啡表示,「關於被泰國假瑞幸索賠100億泰銖問題,情況還有待核實。(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圖片來源:@luckincoffee微博截圖

被泰國瑞幸倒打一耙

瑞幸咖啡與泰國瑞幸的正面對抗始於一年前。

早在2022年初,就有網友表示在泰國喝到了"瑞幸咖啡",除了文案是泰文,小鹿logo方向相反之外,其他的設計元素幾乎與國內的瑞幸咖啡相同。但彼時,瑞幸咖啡否認其在泰國開店,並稱上述門店為仿冒門店。

2022年8月,瑞幸咖啡發布了一則緊急闢謠通知稱,其沒有在泰國開店。瑞幸咖啡還表示,上述泰國門店"向左看小鹿"logo和直接使用luckin coffee名稱已造成對瑞幸品牌嚴重傷害,公司相關部門已採用法律手段維權,請旅居泰國的朋友們注意識別,謹防上當受騙。

公開資料顯示,泰國皇家50R集團是一家涉足零售、新能源、旅遊業、房地產和餐飲業等領域的多元化企業,其下屬子公司--泰國瑞幸咖啡有限公司擁有的瑞幸品牌商標在泰國商業廳合法註冊,目前已經在泰國經營了十幾家瑞幸咖啡店。

根據12月19日的媒體報道,泰國皇家50R集團在提交給法院的文件中表示,其在2020年時就已經向泰國商務部合法註冊了瑞幸商標,且一切都依照泰國法律規則和程序辦理,並獲准使用該商標經營銷售茶和咖啡等飲料的咖啡店業務。但後來中國瑞幸咖啡卻向中央智慧財產權和國際貿易法院提出了違反事實真相的訴訟,指控50R集團惡意註冊商標,對此初級法庭判決被告敗訴。但50R集團認為判決不公,向法庭提交了反駁,且已在今年12月1日獲得勝訴。

泰國皇家50R集團的控告書還表示,早期在法庭還沒做最終判決時,中國瑞幸就已多次強迫原告停止使用該商標,並且多次強制扣押對方的財產,造成其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50R集團還為打官司花費了大量費用,為此要求法庭判決中國瑞幸咖啡給予總計100億泰銖的賠償。

瑞幸咖啡的敗訴恰好發生在其進軍海外市場的關鍵時刻。

2019年7月,瑞幸咖啡宣布與科威特公司The Americana Group結盟,正式通過咖啡零售業務進軍中東及印度市場。但在2020年4月,瑞幸咖啡被曝出"財務造假"醜聞,並於當年6月從納斯達克退市,其國際化布局計劃也被擱置。而泰國皇家50R集團也正是在2020年向泰國商務部合法註冊了瑞幸商標。

此前,就瑞幸咖啡敗訴情況,一位商標代理行業人士曾指出,目前,在泰國等東南亞市場,由於商標註冊成本很低,商標的搶注很猖獗。而這類商標侵權案,瑞幸咖啡勝訴的幾率很小,因為它們在泰國沒有商標權利,通過行政程序向泰國當地商標部門申請判斷對方商標無效的難度也比較大,因為瑞幸咖啡這類品牌在泰國等海外市場的國際馳名度的證據很難得到當地相關部門的認可。

上述商標代理行業人士還表示,瑞幸咖啡在泰國的敗訴可能會影響到瑞幸咖啡後續在泰國的開店動作。"要麼把對方商標買過來,或者收購對方公司,否則很難在泰國開店,畢竟對方已經使用了相似的logo並註冊了luckin coffee這一名稱。"

值得一提的是,12月8日,由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和錢治亞打造,近年來在國內與瑞幸咖啡貼身肉搏的庫迪咖啡已在泰國開出首家門。今年8月,庫迪咖啡宣布全球擴張戰略,進軍韓國、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家,海外擴張加速。據多家媒體報道,陸正耀12月20日在朋友圈宣布,庫迪咖啡菲律賓首店開業。

或錯失出海重要站點

這場關於商標的官司也讓瑞幸咖啡未來在泰國的布局蒙上了更多未知因素。

目前瑞幸咖啡門店數已超過13000家,預計今年年底,將突破15000家。但其海外發展並不算快。今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新加坡開設了首家海外門店。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瑞幸咖啡在新加坡新增11家門店,目前在新加坡的門店數量達到18家。通過複製國內早期擴張時的燒錢補貼方式,在新加坡,瑞幸咖啡產品的新用戶價格最低達到0.99新加坡幣(摺合人民幣約5元)一杯,這也在當地掀起了排隊熱潮。

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表示,新加坡門店的落地是瑞幸咖啡邁向海外的第一步,希望可以長期深耕新加坡市場。今年三季度財報發布後,郭謹一曾提出了將瑞幸咖啡打造成"世界級的百年咖啡品牌"的主張。

墨騰創投11月發布的《東南亞咖啡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東南亞連鎖咖啡市場規模達到34億美元。其中,新加坡人均消費最高,印尼和泰國則是最大市場,其中,泰國約為8.07億美元。因此,東南亞國家也是一些國內咖啡品牌出海的首站。

中國品牌在海外面臨的商標糾紛的情況並不少見。

據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報道,2018年,一位長沙的赴韓留學生在韓國搶注了茶顏悅色的商標,並開起了店。茶顏悅色對此徒有無奈,其表示,已經悉知,但對方此行為合法,自己無權干涉。

12月初,有網友則在社交平台上曬出倫敦新開張的"鮑師傅"門店照片。圖片顯示,倫敦鮑師傅的門頭、商標、店員服裝與中國市場的鮑師傅門店高度相似;而其官方網站和正版鮑師傅官網從外觀到首頁品牌介紹基本一致。

但在12月10日,鮑師傅糕點發布聲明表示,"鮑師傅目前僅在國內經營直營門店,沒有在海外開設或籌備中的門店,也沒有授權任何第三方代表鮑師傅在海外經營。"另據《深圳商報》引述鮑師傅方面回應,鮑師傅此前已經在海外註冊了鮑師傅商標。此次英國倫敦的山寨版"鮑師傅"侵權證據非常清晰。

"商標糾紛是餐飲品牌尤其是飲品品牌出海面臨的大問題。除了商標以外,茶飲出海還會遇到供應鏈方面的問題,像一些企業用的茶葉可能只有國內有;以及對當地法律法規的遵守,對當地文化習俗的尊重。"餐寶典聯合創始人左永君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道。

"因此,為了出海更順利,有些品牌會選擇在當地找代理商(加盟商),利用當地人的資源,這樣能儘可能地少一些麻煩。"左永君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