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蘭:理想教育的暢想曲——讀朱永新《未來學校》

2022-10-11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湯素蘭:理想教育的暢想曲——讀朱永新《未來學校》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小王子

理想教育的暢想曲

——讀朱永新《未來學校》

作者| 湯素蘭

【朱永新教育觀察】今天的《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0月10日 第 12 版)發表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湯素蘭的這篇書評。全文如下:

朱永新先生的《未來學校》重新定義了教育。未來的學校將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而是「學習中心」。這本書從學習中心長什麼樣、誰來學、誰來教、學什麼、怎麼學、怎麼樣評價學得好不好、父母應該做什麼、政府應該幹什麼這八個方面,為我們描繪了未來學校的藍圖。

這是一本以問題為導向,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為依據,以紮實的教育理論為邏輯起點,以「成人」——成為「人」為教育目標的教育學專著,更是關於理想教育與教育理想的暢想曲。

但正如書中所言,「未來學校」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可預見的未來。

首先,朱永新先生是一個執著於教育理想並踏實踐行理想教育的教育家、行動者。他於2000年發起新教育實驗,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吸引了全國各地4200餘所學校加盟實驗,深刻改變了500萬師生。未來學校的構想,是以新教育實驗所取得經驗為基礎的延展。在20餘年的新教育實驗中,對現行教育中課程設計、評價體系、師生關係、家長角色、人才培養等方面凸顯出來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思考並給出解決方案。新教育課程體系,是以生命課程為基礎,以求真的智識課程、求善的德育課程、求美的藝術課程為主幹,以特色課程為枝葉進行建構的。而這些,恰恰是未來學習中心特別關心和強化的內容,即未來學習中心學什麼、為什麼學。

其次,世界各國成功的教育創新實踐和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帶來的人與環境的改變,已經預示了未來教育的方向。新媒體的融合、互聯、參與,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割據」狀態,將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全都融合,擁有一台聯網電腦或者移動終端,就擁有了全世界的學習資源和信息。資源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背後,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傳統意義上人與人的交往包含著時間、地點、人物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結合便構成了「場所」的概念,傳統學校其實就是場所。信息時代將以上三大要素全都消解了,人們的交往沒有時間要求,沒有地點限制,甚至根本不需要人的在場。網際網路也顛覆了傳統受眾的被動接受,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正是這種廣泛的參與性,使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信息的上傳表達自己的心聲,分享自己的經驗,炫酷自己的技能。從學習與教育的角度來說,任何人都可以是學生,任何人也都可以是老師。這一切正好是未來學校成為現實的社會基礎與技術支撐。

從閱讀者的角度,這是一本縱觀古今、連接中外的書。書中的信息量巨大,包含當代世界各國的教育實踐,古今中外傑出教育家們的教育思想,以及當代科技前沿的教育資訊。朱永新先生經過過濾,將其中的精華傳達給我們,開闊我們的眼界,給我們帶來教育的思考,並啟迪我們自己如何應對未來社會的發展,讓自己不斷成長。

朱永新先生對於未來學校的構想,是從新教育實驗出發,走向讓人成「人」的理想實現的旅程。新教育是以讓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的,教育的幸福和幸福的教育,還局限在教育過程、學校場域、師生之間。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豐沛情感和獨特創造力的人。而要培養這樣的人,教育的過程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以個性化定製的課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力,並且讓學生永葆童年時代的好奇心,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讓一個人真正成「人」,要求這個人既是獨特的個體,又是大寫的人,他們是能感受生命的幸福,並創造幸福生活的真人、全人。這是人的主體性的實現,是理想的人的成長。而真正理想的人是能與萬物和諧共處的生態的人,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萬物的靈長」。

《未來學校》是一本通俗而嚴謹的學術著作,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教育抒情詩。閱讀這本書,能感受到朱永新先生深厚的教育情懷和對未來理想教育的熱切期盼。未來學校是我們嚮往的學校,也是我們要創造和正在創造的地方。為了未來學校的到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關心當下的教育,並且為改善當下的教育作出自己的努力。

(作者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作協副主席)

朱永新:我是行動的理想主義者——對於中國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動與建設

朱永新獲得2022年一丹獎——新教育之光,點燃教師以教育家情懷育人的聖火

朱永新:構想《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未來教育的實踐與暢想:構想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朱永新獲得2022年一丹獎——新教育之光,點燃教師以教育家情懷育人的聖火

朱永新:未來,我們應該學什麼?培養什麼樣的時代新人?

向美而行:新教育實驗通識與實踐五十講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或加【守望新教育】編輯陳東強:qdc0828 微信。非常勿擾!加微信時需說明個人尊姓大名、單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讓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