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缺生長激素為什麼不長個子?」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長高路上的很多家長。
在發現孩子與同齡人相比持續偏矮或排隊總是站在第一排之後,帶孩子到醫院就診,而檢查後顯示所有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所以是不是沒有任何問題,便可以讓孩子自行生長或孩子根本就是「晚長」?
也不是!
臨床上對於生長緩慢長不高的孩子,非生長激素缺乏、不伴有潛在病理狀態的身材矮小,稱之為特發性矮小。
特發性矮小(ISS)是指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正常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2SD)/或者低於第三百分位(回復「身高表」可以對比);排除了生長激素缺乏症(GHD)、小於胎齡兒(SGA)、系統性疾病、其他內分泌疾病、營養性疾病、染色體異常、骨骼發育不良、心理情感障礙等導致的矮身材。也就是說,除了身高比同齡人矮小,孩子一切正常。
01特發性矮小到底是什麼原因?
特發性矮身材實質上是一組目前病因不明的導致身材矮小疾病的總稱,在身高低於-2SD的矮身材兒童中,ISS占60%~80%。ISS包括體制性青春期發育遲緩和家族性矮身材,但不包括骨骼發育異常、特納綜合徵等由於明確疾病導致的身材矮小。目前發現的導致特發性矮小的原因可能有GH分泌量減少、SHOX基因缺陷、GH啟動子功能障礙、GH分子異常、GH信號途徑遺傳缺陷等。
02
如何確定是特發性而不是晚長?
首先應仔細詢問病史(包括出生史、家族史、既往史),其次還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特別要關注的是父母是否近親婚配、父母身高、父母青春期開始的時間、縱向生長資料等。特發性矮身材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身高落後於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兒童平均值的-2SD;出生時身長、體重處於同胎齡兒的正常範圍;GH藥物激發試驗GH峰值≥10ng/ml;排除了系統性疾病、其他內分泌疾病、營養性疾病、染色體異常、心理情感障礙等其他導致身材矮小的原因。03發現矮小不加以干預有什麼危害?如果不能早發現早治療,成年後,男生終身高在160cm左右,女生終身高在150cm左右,可能會影響一生的生活質量。溫馨提示:
發現孩子出現生長緩慢、與同齡人差距越來越大,建議儘早帶孩子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早發現、早干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d0bbb7082052a577c736174d69e5c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