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兩會報告丨湘潭市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紀實

2023-12-31     湘潭在線

原標題:向兩會報告丨湘潭市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紀實

以環境之「優」 助發展之「進」

——湘潭市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紀實

文/劉邵波

年初,打贏打好「發展六仗」的號角吹響在三湘大地。這既是湖南全年工作打開局面的「牛鼻子」,也是未來發展布局的「制勝法寶」。

作為經濟增長主動仗的重要保障和基礎,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系統性工程。一年來,湘潭市落實國、省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省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工作任務及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度重點任務,矢志打造「區域領先、現代一流」的營商環境,多措並舉推動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好轉。

「固根基」與「補短板」相結合 對標一流爭先進

營商就是贏未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堅持高位推動、多方聯動。持續完善優化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的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建立18個營商環境指標工作專班,開展營商環境便利度提優、安商親商暖心、降本減負惠企、市場主體滿意度提升四大專項行動,堅持「一周一碰頭、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講評」,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為企業送政策。

堅持育強補短,對標提升。主動對標國省先進,聚焦優勢和弱項指標,出台《營商環境指標湘潭標準》,推出114項優化舉措,著力從辦理環節、時間、成本、材料和便利度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下功夫,切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

堅持「揭榜」挂帥,爭先「競優」。率先推行優化營商環境「揭榜競優」工作,「揭榜」26項優化任務,實行清單化、台帳式、承諾制辦理;推出普惠金融「湘潭模式」、登記財產「帶押過戶」、「非接觸式」辦稅、「政務直播」「遠程導辦」等系列小切口、精準化、精細化模式改革,提升「揭榜競優」成色成效。雨湖區以戰役思維推進「三法三聚」改革,以精準的服務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獲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批示肯定。

「抓改革」與「勇創新」相結合 優化服務提效能

「一件事一次辦」提檔加速。聚焦打造「價值蓮城」品牌,依託「湘易辦」掌上辦事總入口,深化「一網通辦」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攻堅行動,配合攻堅31個主題「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實現「入學」「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全程網辦和政務服務事項閉環動態管理機制。湘潭智慧人才市場企業招聘實現「一網通辦」,韶山市成功辦結全省首例「社會保險一件事一次辦」。湘潭縣創新推出「政務小蓮」服務模式、韶山市打造「湘易辦」旅遊消費特色場景等經驗做法獲全省推介。

告知承諾制度力促「雙減」。全鏈條推進涉企經營告知承諾制引領全省改革,「標準先行、信用兜底」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廣,辦件數穩居全省第一,涉改事項申請材料容缺率超40%,審批環節精簡率超60%,審批提速率超85%,為企業進入市場贏得時間和財務成本的「雙減」,相關成功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經驗彙編。

「極簡審批」賦能項目建設。按照「一園一策、直達園區」模式向國家級園區精準下放市級經濟管理權限105項,確保權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以「極簡十項審批」推進土地、金融、數字等要素改革,「不動產+水電氣」聯動過戶全面落地,「交房即交證」在園區步入常態化,32個項目順利實現「拿地即開工」。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實現聯合驗收事項平均用時1.2天,施工圖審查全流程平均用時14.22天,審圖時效在全省市州排名第一。湘潭經開區首創園區項目建設「七證」一天辦結,減少企業提交材料90%以上。

「親商管家」團隊助企紓困。

「促開放」與「強保障」相結合 降本減負增紅利

持續降低准入門檻。全面清理市場准入顯性和隱性壁壘,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實施政府採購負面清單,堅決破除各種「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加快推動國有企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出台《湘潭市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工作方案》,提升國資監管工作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水平。創新國有「三資」盤活舉措,用好「用、售、租、融」四字訣,藉助「資產+」方式,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市場開發」模式,引入社會資本,釋放發展新動能。企業上市「金芙蓉」計劃走深走實,湖南裕能、崇德科技、永達股份成功上市。

堅持要素保障先行。積極推動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土地、資本、技術、勞動力、數據等關鍵要素出台「新政」。在全省率先打造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網上交易平台,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雨湖區、湘潭經開區工作站)在全省率先揭牌。成立全省首家市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平台累計成交額0.93億元。打出促進就業「組合拳」,成為全國首批、全省唯一入選的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範項目城市。加強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累計歸集全市90家單位48億餘條數據,形成了人口、法人、經濟、信用等基礎庫,打造了基層治理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一批數據應用示範場景。

推動政策直達快享。印製《湘潭市民營企業支持政策手冊(2023年版)》、「惠企政策口袋書」,設置惠企政策兌現專窗,建立健全「湘易辦」超級服務端政策兌現機制,梳理線上免申即享8項。對用水用電用氣小微企業、個體戶實施「欠費不停供」免審即享政策,截至10月底,共有8萬餘戶企業和個體戶享受政策,費用共計1.05億元。舉辦11場黨政銀企對接活動,成功獲批全省首批環境權益抵質押試點城市,在全省率先探索運用再貸款優先支持小微企業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深入推進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改革,累計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667筆、16.75億元,科技型企業惠及率32%,居全省第一,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10月底,全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09.03億元,同比增長18.71%;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64%,較年初下降42個BP。

「重法治」與「護權益」相結合 營造陽光好生態

嚴格規範涉企執法檢查。推動「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監管,明確27類新興行業的安全監管責任,探索推行行政執法「賦碼訪企」機制,降低檢查頻次,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全面推廣「輕微不罰、首違不罰」機制,市場監管、文旅廣體、城管等14個部門制定了免罰清單,截至10月底,涉企「首違不罰」「輕微不罰」118起,從輕減輕處罰302起,輕罰免罰金額2533.9萬元,讓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湘潭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正式投入運行,入選首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一站式」解決企業智慧財產權服務需求,幫助創新主體大幅縮短專利審查周期,專利申請通過快速預審,為企業節約了90%以上的時間,專利糾紛行政裁決結案率達到100%。湘潭市發明專利授權平均周期縮短至3-6個月,實用新型縮短至1個月,外觀設計縮短至15個工作日,大幅減少企業時間和經濟成本。

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政法系統陸續出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舉措,圍繞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規範民營企業財產保全和執行、企業家聯席會議等出台規範性文件7件,在全省率先出台《關於企業法律文書送達地址承諾確認工作的事實意見(試行)》,實行送達地址默示承諾制。部署開展涉企執法司法提質增效、依法打擊治理侵害企業合法權益、優化經濟領域政法服務三大專項行動,法治保障企業穩步發展。大力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設立「民營企業綠色通道」受理專窗,成立第三方監督評估管理委員會,推動企業依法守規經營,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獲評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百佳實踐案例」。深化執行聯動長效機制,建立完善「不動產登記+司法查控」新模式。健全企業投訴報警快速處置機制,最快3-5分鐘內響應。在437個重點建設項目、企業設立「項目警長」,以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輕騎兵 送政策」便民惠企驛站行。

「創品牌」與「暢渠道」相結合 開闢親清直通車

擦亮「親商管家」品牌。在全省率先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推出扶持民營經濟36條措施,承諾做到「三個不拖欠」。建立市場主體訴求「親商管家」響應機制,制定《親商管家服務平台管理辦法》《湘潭市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管家隊伍助企服務24小時不下線,構建訴求收集、部門對接、問題解決、結果反饋的工作閉環,有效解決了獲得用水用電用氣、項目審批、政策兌現等問題,滿意度達98%以上。如雨湖區通過主動申請經費、聘請第三方機構等措施有效解決天星水務項目審批障礙的歷史遺留問題。鞏固「辦不成事」兜底機制,按期辦結率、回訪滿意率100%。

架好政企互動橋樑。深入開展「走找想促」活動暨「三送三解三優」行動、「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活動,市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現場辦公,各部門下沉企業摸排解決問題,各園區設立企業服務專員,全力提供「母親式」服務、全鏈條保障。開展「政企交流懇談會」「市領導企業接待日」等常態化政企交流活動,推出「領導接聽」專席、「人大代表反映專席」、「政企通」專席、「文明直通車」平台等12345專線專席,全面推廣「一呼即應」改革,與企業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協調處理、限時辦結「急難愁盼」問題。「熱線『政企通』專席為民辦學校化解消防驗收難題」入選全省首屆服務企業群眾「十大」典型案例。

建立多方參與機制。市人大、市政協分別印發《湘潭市「落實『四敢』要求 推進高質量發展 人大代表在行動」實施方案》《落實「四敢」要求 當好「三員」 助力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動員全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工作。選聘150餘名省市級營商環境監督測評員和「市民之家」特邀監督員,定期對營商環境及部門履職服務情況開展問卷調查、監督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優。

「正作風」與「嚴督考」相結合 力推工作見實效

強化督查考評。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市政府真抓實幹督查激勵和市級爭先創優表彰範圍,建立覆蓋縣市區、園區、市直部門及垂直管理單位的考核機制,開展優秀典型案例評選活動;落實「發現問題-交辦督辦-整改提升-評估跟蹤」的督辦機制,針對市場主體和辦事群眾反映強烈、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拍攝營商環境專題片,開設電視監督專欄,開展第三方評估,力促工作落地見效,倒逼問題整改到位。

狠抓作風效能。深入開展「正作風、提精神、鼓士氣」專項整治行動和「鏡鑒」以案促改促建促治專項活動,健全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移送機制,聚焦營商環境開展專項監督,嚴查違反「八個不准」行為,建立政商健康交往激勵約束機制,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堅決曝光損害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公開通報批評3起典型案例,強化警示教育。

鼓勵擔當作為。出台《紀檢監察機關保護激勵幹部敢為十二條措施》《關於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 以「四敢」導向激發乾事創業活力的若干舉措》,開具容錯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既劃定紀律底線,又旗幟鮮明地為幹部幹事創業撐腰壯膽,激勵全市上下弘揚「三牛」精神,落實「四敢」要求,全力助推企業成長,服務高質量發展。

水肥則魚美,土沃則稻香。2024年,湘潭市將堅持以優化營商環境「一號工程」為抓手,落實「五到」要求,健全「母親式」服務,嚴守「三條鐵律」,聚焦園區「主戰場」、發展「組合拳」、企業「關切點」三個重點精準發力,激發創新活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做實「價值蓮城」營商品牌,著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務最優、暖心順心」的區域領先、現代一流營商環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湘潭保駕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c6892d4436ae0e17d3d3915a2645e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