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很多文學流派,在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中,就出現了很多知名的文化復興人物。其中,最知名的就有「廣五子」、「續五子」以及「末五子」。
廣五子
「廣五子」是指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中「後七子」中五個比較知名的文學家,他們是俞允文、盧柟、李先芳、吳惟岳以及歐大任五人。在《明史·文苑·王世貞傳》中有明確的記載:「廣五子則崑山俞允文、 盧柟、濮州李先芳、孝豐吳維岳、順德歐大任也。」
俞允文(1512年-1579年),明代文學家,字仲蔚,崑山(今江蘇崑山)人。著有《仲蔚先生集二十四卷附錄一卷》、《崑山雜詠二十八卷》等作品。
盧柟,字少楩,浚縣人。家素封,輸貲為國學生。博聞強記,落筆數千言。著有《幽鞫》、《放招》二賦,詞旨沉鬱。
李先芳(1510年~1594年),字伯承,號北山,祖籍湖北監利,其祖遷居濮州李莊(今山東鄄城李進士堂)。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進士,二十九年(1550年)升為戶部主事,後歷任刑部曹郎,尚寶司丞、陛少卿、亳州同知、寧國府同知。萬曆初年,辭官回歸故里,聯絡郡人名士編修《濮州志》。
李先芳才華橫溢,以詩作著稱於世,據傳還是《金瓶梅》的作者。著有《李氏山房詩選》、《江右詩稿》、《十三省歌謠》、《東岱山房稿》30卷、《來禽館集》、《讀書私記》、《李先芳雜撰》40卷、《清平歌集》、《周易折衷錄》、《醫學須知》、《急救方》等書。
吳維岳(1514年—1569年),字峻伯,號霽寰。與俞允文、盧柟、李先芳、歐大任並稱「嘉靖廣五子」。著有《天目山齋歲編》、《奏議》與《海岱集》等。
歐大任(1516年-1595年)字楨伯,號侖山,廣東順德陳村人。歐大任一生著述甚豐,著有《百越先賢志》、《廣陵十先生傳》、《平陽家乘》及文集,另有《思玄堂集》、《旅燕集》、《浮淮集》、《軺中集》、《游梁集》、《南翥集》、《北轅集》、《屧館集》、《西署集》、《秣陵集》、《詔歸集》、《蘧園集》等詩集,已由後人匯刻為《歐虞部詩文全集》行世。
續五子
「續五子」是指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中「後七子」中五個比較知名的文學家,他們分別是王道行、石星、黎民表、朱多煃以及趙用賢五人。在《明史·王世貞傳》中有明確的記載:「續五子則陽曲王道行、東明石星、從化黎民表、南昌朱多煃、常熟趙用賢也。」
王道行,明山西陽曲人,字明南,號龍池,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歷蘇州知府,官至四川布政使。與石星、黎民表、朱多煃、趙用賢號稱「續五子」。著有《奕世增光錄》、《桂子園集》。
石星 (1537年—1599年),字拱辰,號東泉。大名府東明縣石家井村(今山東省東明縣解放街仁義胡同)人。石星是王世貞所列「續五子」之一,寫過不少詩歌和散文,但是流傳下來的不多。詩9首收入穆光胤選輯的《明詩正聲》中,撰寫過《史記節略引》、《刻左氏引》等散文,收入在《四史鴻栽》中,著有《東泉集》,另有書法石刻存世。
黎民表(公元1515年~1581年),字惟敬、號瑤石、羅浮山樵、瑤石山人,廣東從化韶峒人。黎民表與歐大任、梁有譽、李時行、吳旦稱「南園後五子」。王世貞將之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並列為復古派「續五子。」尤善畫,寫米家雲山,景象深遠,點綴苔樹間,以大綠加濃綠上,更極精彩。著有《瑤石山人詩稿》16卷及《梅花社稿》、《北游稿》、《諭後語錄》等,還曾參與修撰《廣東通志》、《從化縣誌》及《羅浮山志》。
朱多煃,字用晦,江西南昌人,瑞昌府宗理朱拱樹之子,寧獻王朱權之六世孫,明朝宗室、奉國將軍。朱多煃與王道行、石星、黎民表、趙用賢並稱復古派續五子。
趙用賢(1535~1596),字汝師,號定宇,江蘇常熟人,祖籍江蘇江陰,廣東參議趙承謙之子,宋朝宗室、簡國公趙仲談之後,明朝隆慶五年(1571)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家多藏書,以「松石齋」名樓,藏書達2000餘種,萬餘冊。據家藏之書編有《趙定宇書目》(1957年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1冊,不分卷,著錄圖書3300餘種,4900餘冊,其中宋版大字體圖書就有50餘種,元版書30餘種。
末五子
「末五子」是指明代文學復古運動中「後七子」中五個比較知名的文學家,他們分別是李維楨、屠隆、魏允中、胡應麟以及趙用賢五人。在《明史·王世貞傳》中有明確的記載:「末五子則京山李維楨、鄞屠隆、南樂魏允中、蘭溪胡應麟,而用賢復與焉。」
李維楨(1547年-1626年),字本寧,湖北京山人 。晚明大臣、著名文學家,文壇領軍人物。傳世作品在《四庫全書》中載有《大泌山房集》134卷,《史通評釋》,集詩6卷,雜文128卷。他的詩文字畫弘肆博大,才氣縱橫。
屠隆(1541年~1605年) 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長卿,又字緯真,號赤水,別號由拳山人、一衲道人,蓬萊仙客,晚年又號鴻苞居士,鄞縣(今屬浙江)人。屠隆是個怪才,好遊歷,博學,精通曲藝。屠隆寫戲編戲演戲,家中自辦戲班,聘請名角。戲曲主張「針線連絡,血脈貫通」,「不用隱僻學問,艱深字眼」,編導過整齣戲無曲,賓白演出始終(話劇的雛形),廣受歡迎。著述有《彩毫記》、《曇花記》、《修文記》、《白榆集》、《由拳集》、《鴻苞集》、《觀音考》等。
魏允中(1544年-1585年),字懋權,明河南南樂人。與哥哥魏允貞、弟弟魏允孚並稱「三魏」,與李維楨、屠隆、胡應鱗、趙用賢並稱「末五子」。著有《魏仲子集》、明史藝文志》等。
胡應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號少室山人,後又更號為石羊生,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城北隅人。明代中葉學者、詩人和文藝批評家、詩論家。胡應麟在文獻學、史學、詩學、小說及戲劇學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著述勤奮,徵引廣博。詩文承七子餘風,與李維楨、屠隆、魏允中、趙用賢稱為「末五子」。著有詩論專著《詩藪》,詩文集《少室山房集》,論學專著《少室山房筆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