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無聲 逆風而行 ——婁星區疾控中心全力抗擊新 冠肺炎疫情

2020-02-10   婁星發布

在新冠肺炎阻擊戰、總體戰中,區疾控中心充分發揮專業機構優勢,全體幹部職工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全員參加、全力以赴,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流調機動隊:專業而細緻

區疾控中心共有4個流調機動隊,分別是一個醫院流調隊和三個現場流調隊。為實現人員最大高效利用和工作流程最合理化,該中心反覆多次進行了調整充實,均由中心班子成員帶隊,由專業技術骨幹組成,負責對病例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排查等。現場調查後,要匯總討論分析,後續進一步補充完善,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詳細調查到位,截至目前,出動應急機動隊50餘批次,累計出動機動隊員600餘人次。

檢驗人員:嚴謹而無畏

4名檢驗人員全是娘子軍,其中3個是二胎媽媽,非常時期,舍小家顧大家。她們負責對市中心醫院和另外三個發熱門診的樣品及時收集並按規定送到市疾控中心,每天三輪次;對密切接觸者上門進行鼻咽拭子採樣,並及時送市疾控中心檢驗。她們不懼怕採樣的風險,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接到指令,馬上出發,樣品採集嚴謹規範,樣品收集送檢及時,結果及時反饋,工作有序銜接。

消毒人員:退役軍人顯擔當

消毒隊由退役軍人組成,主要負責疫點疫區的現場消毒和單位辦公樓、院落以及機動隊員回單位後的消毒處置。對病例居住地及周邊環境、場所、物品等實行全面徹底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單位辦公樓和院落每天兩次消毒。對機動隊員回單位後的車輛、物品及時消毒,醫療廢棄物按規定收集管理。退役軍人雖然不是專業技術人員,但是關鍵時候軍人本色,盡顯擔當。背著笨重的噴霧器,還要爬樓梯,一背就是幾個小時,和流調機動隊員一起,處理完現場消毒,回單位都是凌晨兩三點了,經常雙肩通紅甚至潰爛,但是他們任勞任怨。到目為止共計完成消毒面積近萬平方米。

應急值守人員:24小時接報不停歇

應急辦24小時應急值守,認真做好24小時疫情信息監測,及時分析匯總各種數據和統計報表,每天中午12:00和凌晨00:00準時兩次上報報表。辦公室24小時值班,負責各種諮詢、舉報、投訴信息的接報、處理、反饋,還有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不管是白天還是半夜,電話鈴聲一響,立即接聽,耐心解釋,及時處理、彙報反饋。截至目前,共接報處理疫情防控相關信息400餘條次。信息報送突出急、精、准、詳,熬夜加班是常態,喉嚨嘶啞是正常。

後勤保障:背後默默無聞的奉獻者

由於疫情的快速蔓延,防護物資貨源非常緊缺。為確保物資供應,後勤人員每天與各經銷商、廠家聯繫並制定計劃,並積極協調聯繫省、市衛健和疾控中心及區衛健局,千方百計想辦法調配物資,為抗「疫」一線提供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人員基本都在一線,物資都是自己搬運。應急倉庫,物資統一管理,專人負責,嚴格杜絕浪費,特別是緊缺物資,嚴格控制,確保一線流調人員個人防護安全。中心兩台應急處置車,兩個司機24小時運轉,流調、消毒、檢驗收樣送樣等工作,隨喊隨到,經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除了疫情處置一線,還有默默在背後付出的宣傳報道人員,深入第一線採訪,跟蹤拍攝,積極挖掘新聞線索,連夜趕稿,及時把中心的工作情況通過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樹立正面典型,激發正能力。截至目前,共計印發宣傳資料10萬份,發送防控知識簡訊15萬餘條。電視台開設宣傳專欄,入戶宣教數萬人次。發表通訊稿件12篇。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無論是流行病學調查、公共區域消毒、採樣檢測,還是24小時應急值守、健康知識宣教、後勤保障,在每一個直面疫情的崗位都有疾控人的堅毅身影,大多數人都在多崗位輪流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個春節,他們沒有假期,只有堅守和奉獻。他們每天吃泡麵,白天連著黑夜轉。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婁星疾控人堅持率先垂範,積極響應上級部門發出的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戰鬥號召,充分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精神,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用實際行動詮釋「甘於奉獻的精神、勇於擔當的意志」,以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築起一道堅強堡壘! (張春蓮)

(機動隊員:「我們在堅守,請放心」)

(檢驗人員:「我們是大無畏的娘子軍」)

(消毒人員:「我是退伍兵,我來上」)

(應急值守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

(寒風燈影下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