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女人,她的丈夫,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她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月理朵」。這個女人的真實身份便是開述律平,她在歷史上可是有著比呂后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鐵血手腕。
「平」字,是她的漢名。父親是回鶻後人,母親是契丹貴族,母親則是她的丈夫耶律阿保機的親姑姑。父親這邊的「述律」部落和母親這邊的「耶律」部落常年都保持著通婚的習俗。
述律平在長到14歲的時候,就嫁給了自己的姑表哥哥耶律阿保機,也算是一場親上加親的姻緣。幾年之後,「耶律」部落的老酋長死了,耶律阿保機就成為了新的酋長。
與丈夫東征西戰
耶律阿保機生性好戰,有了權力之後自然也不會安分度日,他便開始為自己的部落四處征戰,獲取了大量的奴隸和牛羊等財富。述律平也跟著耶律阿保機四處征戰,經常為他出謀劃策。
公元907年的時候,契丹部落聯盟的可汗痕德堇去世了。耶律阿保機在部落之間有著「驍勇善戰」的名號,契丹八個部落的首領便一律推舉耶律阿保機成為新的聯盟首領。
而他也不負眾望,在擔任可汗之後,持續為契丹開疆擴土。契丹有一個氏族規矩,那就是每三年都要重新選舉一次部落首領,而耶律阿保機的功績,也讓他連任三屆部落首領。
在首領的位置上坐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野心。耶律阿保機的謀士之中,漢人越來越多,而漢人的世襲制,讓他很是心動。他想要將契丹的選舉制度廢除,改為漢人的世襲制度。
而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妻子述律平的支持,兩個人開始在暗地裡培養自己的勢力,實現自己的目的。
契丹的部落聯盟當中,除了主要首領聯盟可汗之外,下一級的首領都同時掌管著一定的軍事力量。若是貿然行動,夫婦二人只有死的份。
耶律阿保機將下面各個部落的小首領權力分散,將他們分為了北、南兩院。在金庸寫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里,「蕭峰」後來在契丹擔任的南院大王就是其中的一個分院首領。
而各部首領被分化,主要的權力,自然就落到了耶律阿保機的手裡。很快,耶律阿保機的野心就被各部落首領察覺,並且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其中對耶律阿保機的野心反對意見最大的是他的親弟弟,這也引發了後來的「諸弟之亂」。
這一亂不要緊,可把耶律阿保機心裡最後那一點「情分」給亂沒了,更加確定要實行漢人世襲制的想法,而「諸弟之亂」的時候,耶律阿保機的實力強勁,自然不是他那些弟弟能夠「有效反對」的。
收復各部,開拓疆土
一開始耶律阿保機念及兄弟情分,不想殺自己的兄弟們。但是述律平卻對他說:「斬草不除根,恐留後患。」耶律阿保機才下定決心除去異己。而事實證明,述律平的話是正確的。
剛開始的那段時間還算是平靜,可是耶律阿保機沒有放過兄弟們,也沒有殺他們,他們的部下就有了營救主子的念頭。綁架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機孩子們的事情層出不窮。一次重大危機之後,他便開始了「清洗」。
迭剌部「反阿保機勢力」的腥風血雨開始了,在這一場權力的鬥爭之中,有上百名耶律阿保機的親人和親戚被處死。其中就連耶律阿保機的同胞妹妹和她的丈夫都沒有放過,人不狠,難以立。
在這樣的大範圍屠殺之中,「耶律」部落見到了耶律阿保機的強大和狠厲,紛紛開始臣服。然而,這也只是擺平了內部的紛爭,契丹是由八個部族聯盟成立的,還有七個部族都在暗地裡想要推翻耶律阿保機的統治。
終於讓他們逮到了一個機會,在一次耶律阿保機打仗回來的路上,各部落一起埋伏了起來,一時寡不敵眾的耶律阿保機只好被逼退位,帶著自己的一眾族人和奴隸來到了邊緣地區開始休養生息。
在這裡,耶律阿保機仿照漢人,建立了城池,並且開始發展農業和鹽鐵。後來契丹其餘各部居然需要耶律阿保機的農業和鹽鐵來維持部落日常需求。而述律平也嗅到了機遇的味道,和丈夫提出了之前他想要實現的野心。
她提出了「擋我者死」「斬草除根」「東山再起」的想法,耶律阿保機本來就是被逼退位的,此時自然是不服,一聽妻子的建議,當下就同意了。二人就定下了一個計劃,打算將其餘七個部落一網打盡。
以農業和鹽鐵交易為由,請其餘七部首領共同赴宴。果然古人誠不欺我,宴無好宴。
而這一場「鴻門宴」也在七個部落首領醉意正濃中被拿下的結局完美收官。至此,耶律阿保機在述律平的輔佐下,成立了遼國,而他也是遼國第一個皇帝。
成為皇后,臨朝攝政
耶律平在成為皇后之後,雖然還是會時常給丈夫出謀劃策,但是卻也不能和以前一樣和丈夫四處征戰。述律平穩居後方,耶律阿保機在外征戰,遼國的疆域也越來越大。
但是,在後方的述律平卻是對自己的長子意見頗深,雖然長子耶律倍天資聰穎,但是心性不穩,儘管得到了父親耶律阿保機的喜愛,述律平卻是對他極為不喜。
隨後耶律阿保機在征戰過程中建立了東丹國,長子耶律倍被封為了東丹國的主人皇王,相當於是一個皇太子了。
但因為述律平對長子耶律倍的不喜,逐漸動搖了耶律倍的「皇太子」之位。述律平對次子耶律德光十分喜愛,他驍勇善戰,戰功赫赫,頗有父親耶律阿保機的風采。
而在耶律阿保機去世之後,耶律倍自知母親喜愛弟弟,他也沒有那個實權和二人斗,就主動讓賢,耶律德光也就順利繼位。
但弟弟可不會放過他,時刻派人監視著他,耶律倍忍受不了便棄國去了後唐。但不幸的是後來後唐政變,他也死了。
有趣的是,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在耶律德光去世之後被傭上了皇位,後來便追封了父親耶律倍,也算是替父親奪回的皇位。但是因為父親的死,耶律阮對祖母述律平很是不滿,這也是他被傭上位的一個原因。
當時的述律平手腕強硬,而且次子耶律德光對母親也是言聽計從,耶律德光在位期間,述律平一直都在臨朝攝政,自然也就引起了諸位大臣的不滿。
述律平就派出了兒子耶律洪古去討伐耶律阮,但是兒子不敵,母親只好親自上陣。但是此時述律平已經年紀大了,自然也是不敵。
有宗室也出來勸說述律平,但是述律平不甘心,耶律阮就將這個在他之前一直攝政的祖母和他的叔叔耶律洪古給軟禁了起來,直至述律平去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b33f7ad8130daccaadced02d723fe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