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的前兆,通常會說這些「口頭禪」,對照下,看你中幾條

2024-07-27     39健康網

老王的父親今年65歲,本以為可以退休享福,卻突然確診了老年痴呆,而且隨著病情的進展,父親的記憶越來越差,有時連孫子都認不出來。

但因為是雙職工家庭,自己和妻子都沒辦法在家陪著父親,平時只能請鄰居過來陪著說說話,但時間久了也不是辦法。

直到一次回到家發現父親失蹤,雖然最後有好心人幫忙把人給送了回來,但經此一事,老王是既心疼又無奈,才下定決心把父親送到養老院,讓專業的人幫忙照顧。

但父親沒住多久,養老院的人就打了電話過來,說老人沒法照顧,而且患者的脾氣太暴躁,經常衝撞護工和其他老人,已經收到了不少人的投訴。

他也知道父親在養老院的日子可能不好過,但自己有工作還有孩子要照顧,實在分身乏力,不禁一時壓力山大。

因為親人老年痴呆陷入兩難困境的家庭並不少見,老年痴呆已然成為人們談之色變的疾病。

一、老年痴呆症:老齡化社會的「定時炸彈」

很多人以為老年痴呆症只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俗稱,但實際上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痴呆並不完全是一個東西,根據醫學術語解釋,老年痴呆是一個逐漸失去個人記憶、智力、能力的情況,而痴呆症病例中只有三分之二是阿爾茨海默病

如今大多數人對老年痴呆依舊存在誤解,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就曾公布過相關的跨國調查報告,根據調查結果顯示,59%的人認為阿爾茨海默病是正常衰老表現

日本衛材製藥株式會社高山千弘部長也指出,社會仍存在很多痴呆症理解誤區,不少人認為痴呆症是遺傳性疾病,一旦家庭出現過痴呆患者,就會被有色眼鏡看待,認為他們的後代不適合結婚;還有一些人認為痴呆症患者就是傻瓜,甚至是精神病,有的家屬還會把患者送進精神病醫院治療。

據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結果,中老年痴呆病例高達1507萬,且這個數據預測到2030年將會達到2220萬。

協和醫院張振馨教授介紹,2013年中美合作進行的認知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中,就公布了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有輕度認知損害的人數就有3100萬,而老年痴呆病確診人數達9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更是高達600萬。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我國已然成為了老年痴呆症大國,而老年痴呆就像是懸在所有國人頭上的一枚「定時炸彈」。

二、常說這5句話,或是老年痴呆,別忽視

老年痴呆有多可怕?根據臨床統計,痴呆患者早期會不斷出現記憶力衰退表現,逐漸喪失近期、遠期的記憶,日常活動能力也會開始減退,直至大小便失禁,無法正常進食,病程發展期間患者還會出現喜怒無常,固執暴怒等情況,進入晚期後,患者大部分會在5-10年後死去。

如今,痴呆已經被列入繼癌症和心腦血管疾後,老年人健康第三大「死亡殺手」。

因為老年痴呆早期症狀很容易和正常衰老表現混淆,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比如經常說以下5句話的人,就要引起警惕了。

1、「怎麼到這裡來了」

痴呆患者往往會突然忘記目的地,就是到達目的地也會忘記為什麼要過來,對方向感遲鈍,對時間沒有概念。

2、「你剛才在說什麼」

老年痴呆症患者因為記憶變差,很多剛發生的事情轉眼就會被忘記,總是反覆忘記剛說過的話,也要引起高度警惕。

3、「我要做什麼了」

痴呆症的一大特徵就是會經常斷片,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隨著記憶力的衰退,患者的記性會越來越模糊,經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4、「吃飯了嗎?我喝水」

答非所問也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典型表現,這是因為認知障礙影響了患者的理解,比如別人問「吃飯了嗎?」,患者經常回答「我已經喝過水了」驢唇不對馬嘴的問答。

5、「我找不到東西」

老人如果經常丟三落四,或者經常找東西,也是痴呆的一個表現,因為對空間定位能力變差。他們對很多物品位置可能出現斷層,或者在家中迷路。

三、警惕:你以為的好習慣,其實是痴呆的元兇!

痴呆症至今也沒有有效方法治癒,所以醫生建議預防大於治療,然而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很多我們自以為的好習慣,其實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元兇」,怎麼回事?

1、睡得太多

美國《科學日報》曾報道過相關研究,根據結果顯示,60~70歲的老人平均睡9小時以上,認知能力衰退風險比睡6~8小時的更大,一旦認知功能退化,老人出現痴呆的風險也會增加。

2、長期吃素

研究發現,長期素食的老人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由於缺乏必須的維生素B12等元素,會導致細胞出現不利傷害,增加老年痴呆發生的風險。

3、喜歡獨處

經常獨處的老人,很容易養成孤僻的性格,而長期不社交,人的大腦反而會加速老化,時間長了,發生老年痴呆的風險自然也就很高了。

4、太愛乾淨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員曾做過相關研究,根據對不同國家環境進行分析後發現,衛生條件和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出現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更大,研究員認為這和環境太潔凈有關,不利於原本的生物生態平衡。

四、那如何才能預防老年痴呆?專家提出2點建議: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體型上最好保持適中,過肥或者太瘦都不利於身體健康,另外腦子不用則壞,所以多思考多動腦也是保持大腦功能的關鍵;日常生活還要注意定期運動,戒煙戒酒,作息良好,有不適症狀及時就醫,保持身體健康態。

其次,避免誘發因素,比如常見的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因素也會對認知功能造成一定影響,需要密切監測認知功能。日常還要注意保護頭部,減少外傷影響認知能力;當然也要注意心理健康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最好多放鬆心情,減少焦慮等不良情緒。

老年痴呆目前來說還沒有特效藥逆轉病情,所以對於老年痴呆防治建議還是以預防為主,尤其是上述預防措施一定要注意,別讓痴呆症有跡可循。

參考資料:

[1]《【健康提醒】老年痴呆提前十年或有徵兆,40歲以後就要開始努力控制好這9種因素!》.太原市疾控中心.2022-01-11.

[2]《測測你是老年痴呆的高發人群嗎?做好這8件事,按下暫停鍵!》.健康時報.2021-09-21.

[3]《身體出現這個變化,警惕老年痴呆!醫生提醒:這麼做能提早預防!》 .科普中國.2023-10-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b118d1677a0e54d40b7bcb7397eb5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