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影故事。以走心的文字,書寫有態度、接地氣、有力量的故事。你若有心事,可關注我,告訴我。
導讀:聰明的女人,喜歡分享好事大家同樂,只有那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才會在娘家的雞毛蒜皮里,給自己惹一身騷。
01
獨生子女在結婚後,有個特別大的好處是:不會鬧姑嫂或弟媳的矛盾。
見過太多因小叔子、小姑子、大姑子等導致婚姻出現危機的狀況,但一個孩子的家庭里,就不會存在這種難纏的姑嫂或小叔關係,可以說是相當清凈。
尤其是姑嫂矛盾,在越落後的城市,越封建的家庭里,矛盾就會越多,這其中不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女兒擺不清自己在娘家的位置。
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很多媽媽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分享給女兒,然後聽著女兒的安慰,轉換心情。
如果是一家人住在一起,這種分享也沒什麼,屬於平常的聊天,但是如果家中有一個女兒還有一個兒子,女兒成了家,兒子有了媳婦,老人再把家裡的一舉一動分享給女兒,讓女兒評理的話,就有點過了。
當然,如果這個女兒是個懂事拎得清的女人,那也沒什麼,無非就是聽聽母親發牢騷,聽過後就過去了。但最怕這種家庭的女兒本就是個拎不清的主兒,聽了母親的心情後,便大做文章。
02
蕭軒(化名)和林潔(化名)都是農村人,結婚近十年,有一兒一女。蕭軒的母親身體不好,所以蕭軒夫婦婚後便一直跟母親住在一起,平常早出晚歸在縣城打工賺錢養家,林潔就在家守著孩子,照顧婆婆,婚姻也挺幸福。
可唯一美中不足的,即便林潔對這個婆婆還算挺好,但婆婆只要有個不高興就給自己的兩個女兒打電話訴苦。
蕭軒有兩個姐姐,嫁得也不算遠,同省不同市。聽聞母親的訴苦後,這兩個女兒就輪流打電話給蕭軒,不是指責弟弟沒管教好媳婦,就是替媽感到不值,話里話外全是林潔這個弟媳的不是。
好在蕭軒從不把兩個姐姐的話放在心裡,才有了今天的平淡日子。
這婆婆閒到連林潔的眼神都要外傳,一個眼神不對勁,都會覺得是林潔別有居心。而婆婆的那兩個女兒更是閒到連林潔怎麼教育孩子都管。
03
有次早上,林潔做好早餐,催孩子們快點吃,吃完準備去送他們上學。
因為快遲到了,林潔有些著急,說話自然大聲了些,無奈孩子們不著急,於是林潔就讓兩個孩子先把牛奶喝了,餅拿去學校吃。
在一旁的婆婆看著不高興了,叫孩子們慢慢吃,說還早。
兩個孩子很天真的看著媽媽,又看看奶奶,不知是趕緊喝牛奶還是慢慢享用。
林潔瞪了孩子們一眼,兩個孩子很識趣的把牛奶喝完,跟著林潔出門。
就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因為林潔瞪孩子的眼神,婆婆在家中越想越氣,便打電話給大女兒訴苦,說今天早上吃飯的時候林潔瞪了她一眼。
大女兒添油加醋的說了很多指責弟媳的話,婆婆聽著女兒這麼一說,氣得直哆嗦,然後那邊又安慰婆婆,說這就給弟弟打電話,讓他好好管管媳婦。
給大女兒打完電話以後,婆婆又給小女兒打電話,還是原封不動的敘述早上發生的事,小女兒也順著母親的心意安慰著她。
給兩個女兒打完電話以後,婆婆的心情好了很多。
婆婆的心情是順暢了,可蕭軒的電話被他的兩個姐姐打得很不耐煩。
蕭軒嘴上安撫著兩個姐姐,說自己一定會罵林潔,會讓她好好反省。可蕭軒根本就不在乎她們的話,他也沒有給林潔打電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媽是什麼性格,再者如果什麼事都怪到林潔頭上,這日子肯定會過不下去。
04
還有一次,蕭軒的兩個姐姐來家裡做客。
林潔接完孩子之後,叫孩子們趕快寫作業,然後自己去買菜了。
買完菜回來,兩個孩子不在家,婆婆也沒在家,作業更是原封不動,林潔就打電話給婆婆叫他們快點回來。
婆婆嘴上答應了,可是半個小時過去了,婆婆和孩子不見人影,林潔又給婆婆打電話。
結果大約過了三個多小時後,兩個大姑姐和婆婆一行人才帶著倆孩子回來了。
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寫完,孩子們玩耍把衣服搞得很髒,林潔火氣上升,便打了兩個孩子的手和屁股,話不難聽,但是語氣難免很重,意思大概是罵他們不聽話,為什麼不寫完作業再去玩,這次的作業那麼多,難不成要熬夜寫作業嗎?還是明天不用上課了?
這時,一旁的婆婆莫名其妙衝上來,直接打了林潔兩耳巴掌,說:「你這是在打孩子嗎?你這是在打我。」
林潔驚呆了,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打過自己,可是婆婆竟然扇自己的耳光,不禁怒氣沖沖地說:「我教育孩子,你幹嘛總要往自己頭上攬,我什麼時候打你了。這是我的兒子和女兒,我這個當媽的,還教育不得了嗎?」
05
聽到林潔跟自個兒媽頂嘴,大姑姐大姑直接過來跟林潔打了起來,「你竟然敢跟我媽媽頂嘴!看看你,哪有你這樣教育孩子的,你還像個媽嗎?連後媽都不如。」
面對婆婆的耳光,還是大姑姐的暴力態度,林潔也氣得跟她們歇斯底里的吵,婆婆打她,她不敢打回去,但是大姑姐打她,她不可能站著挨打。
兩個女人扭打了起來,兩個孩子嚇得大哭,這才停了下來。大姑姐一直喋喋不休地罵著林潔,罵完之後還不罷休,又給弟弟蕭軒打電話,說林潔打了她們的媽。
蕭軒回到家,看著家裡一片狼藉,還沒等他開口,婆婆就哭了起來,說自己被媳婦打了,以後怎麼出去見人,大姑姐更是什麼難聽說什麼。
一旁的林潔沒有哭,也沒有告狀,只是被氣得直哆嗦,逼著蕭軒理清這破事,理不清就離婚。
蕭軒看著兩個孩子被嚇得不輕,便將他們送回了房間。
06
蕭軒明白自己的妻子是什麼性格,也明白自己的媽和兩個姐姐是什麼德行,只要有這兩個姐姐在,他就別想安心過日子。蕭軒對兩個姐姐說:「行,你們不想讓我和林潔過日子,我離婚,行了吧?以後媽上你們家住,你們來照顧,你們來養媽,行不?」
婆婆看著眼前的一切,知道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但是面子上又拉不下去,大姑姐依然還在罵罵咧咧,說弟弟「沒良心,你是兒子,媽就應該你養。」
蕭軒苦笑,「誰沒良心?你跟二姐嫁出來後,對家裡付出過什麼?每次打電話或是回來就挑破離間!你們是巴不得我離婚是吧?那離,媽身體也不好,我離了婚,沒人照顧總不行吧,那你們倒是照顧啊!既然不願意,那就別瞎摻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最後,蕭軒拉著林潔回了房間,他知道妻子必然受了不小的委屈,除了心疼,還是心疼。等蕭軒和林潔從房間出來後,大姑姐和二姑姐已經各回各家了,婆婆也去大姑姐家。
林潔看著蕭軒,心裡感激這個男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守護,否則她真的不知道這段婚姻,還要怎樣過下去。
07
生活中,有不少多子女的家庭,女兒嫁出去之後,依然對娘家的事指指點點,一邊插手哥哥或弟弟的婚姻,一邊給娘家父母瞎出主意。
這種心態,好似生怕自己嫁出去之後,就沒人拿自己當一回事了似的,所以才不斷地橫插幾腳,讓自己更有存在感。
可是,有句話俗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話雖然難聽,但不無道理。
既然姐弟之間都已各自成立了家庭,那麼就應該以自己的小家為主,你可以插手管父母的事,但是你無權插手管兄弟姐妹的婚姻。
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插手母親和弟媳或嫂子之間的婆媳問題,還不往好的勸,一個勁兒地蹚渾水、製造矛盾,這就是人品和素質問題了。
人要擺清自己的位置,更要明白,人與人相處之和睦需要適當的保持距離。
縱然是你的原生家庭,有你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和兄弟,但也不應該過分介入他們家裡的雞毛蒜皮。
聰明的女人,喜歡分享好事讓大家同樂,只有那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才會在娘家的雞毛蒜皮里,給自己惹一身騷。
所以,嫁出去的女兒,要麼在娘家當好客人的角色,要麼就好好聯絡父母和兄弟、弟媳、嫂子之間的感情,讓一家人和睦相處。至於娘家的雞毛蒜皮,與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