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用100塊,碾碎了阿宅們的鄙視?

2022-06-17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拼多多用100塊,碾碎了阿宅們的鄙視?

之前我寫過一篇有關拼多多奇葩商品的文章,反響不錯,但評論區多是對這款電商APP的揶揄,也多集中在「假貨/欺騙/山寨」等等用詞上。

確實,自這個平台崛起以來,輿論對它的印象就是山寨橫行,便宜沒好貨。尤其在二次元圈中,該平台也是出了名的「山寨周邊集中營」。阿宅們都覺得想花點小錢買個塑料玩具過過癮那是可以,但如果真想獲得正品的品質,在網友看來或許就得看人品。

也正因此,如今的「拼多多山寨貨」也成為了一種熱門視頻選題,從方便麵、零食、到周邊手機等等,阿宅們關心的商品也都能夠看到創作者們的測評。

也正因此,去拼多多買東西,儼然在宅圈中成為了一種能和「阿姨我不想努力」媲美的嘲弄,是妥妥的鄙視鏈底端的產物。

不過沒有什麼刻板印象是牢不可破的,甚至就連鄙夷程度較比山寨貨還要犀利百倍的另一個「拼多多式欺騙」,也都能有被阿宅們踴躍追捧的一天。

01.真的能夠提現嗎?

拼多多為什麼能成為6億人的電商APP?

除了便宜的價格外,定少不了花樣的營銷玩法,其中最廣泛流傳的定屬「砍單」和「提現」。依託於全國最大的熟人社交平台的關係鏈流量,這款新晉的電商APP的用戶量也呈現出現象級的躍升。

只是在同一時間,如上操作也給拼多多帶來了「玩不起」的臭名。

「拼多多到底想讓你砍幾刀?」,「六萬人砍價不成功」等等新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衝上熱搜,而它們也無一例外指向拼多多「裂變活動」的欺詐。

一般來說,遭遇輿論如此般的譴責,官方應該會立馬撤下相關活動的。但有意思的是,拼多多似乎並不畏懼輿論的轟炸,甚至還在今年1月份給出了這樣一番回復。

「因頁面顯示百分比位數有限,所以他們把一個至少小數點後有6位數以上的百分比,省略顯示為0.9%,砍價頁面顯示的0.9%不是0.9%,而是0.9996427%。」

小數點後還有6位數,就問你們怕不怕,而官方說得如此光明正大,又問你們這叫不叫連臉都不要了。

不過說到底拼多多都是一家商業公司,而在商言商,能夠驅使他如此厚臉皮持續上線相應的活動,那定是因為「 百用不爛」啊。

這個「不爛」不僅體現在一般人難以察覺的用戶增量上,更體現於它甚至能動搖和消解阿宅們的鄙視鏈,而這個事情也正是我撰寫本文的原因。

就在6月初的時候,群里的小夥伴突然發了一條拼多多的「拉新紅包」連結,並要求群友們一同幫他接接力,而在最開始的時候群友的態度去鄙夷的,甚至用粗言謂語去嘲諷他的行為是「愚昧式的要飯」。

我的態度自然也是鄙夷的,但我還是首先嘗試了一下這個拉新遊戲,看看究竟能憨憨到什麼程度。

遊戲一開始就是抽獎圓盤,頭頂寫著100%中獎,獎項也只有5塊、10塊、和一個超大金額。

如無意外,用戶必定會抽到超大金額,而這個金額也必定是90塊。不過之後拼多多會狂加錢,說我運氣很棒所以多送我十塊錢,此刻的頭頂出現了幾個大字「超棒!獲得100元現金紅包」。

按照以前的拼多多玩法,來到這一步就算是達成目標能夠提現到帳了。

然而在這一輪新遊戲中,這只是開始,就在我點擊上方的「提現」按鈕後,畫面又轉到了抽牌遊戲,而隨便點擊一張後出現的必然是「超容易提現」。

接著介面切換到另一個新轉盤,上面寫著「打款100元」,結合上方的意思就是:你得轉到這個地方才能將之前的100塊提現出來咯?

然而就當我準備點擊抽獎的時候,拼多多又進行了另一輪獎勵轟炸,或者說換成另一個新的規則:獲得100提現幣額外打款100元。

然而又是幾個炫酷的過場動畫,贈送23個幣,再送24個幣,然後再送我翻倍卡讓我一躍跳到94個幣。

再接著彈窗讓我確認「 打款信息」,似乎只要點擊確認,下一秒就能打款到帳了...

想太多了,點擊確認後,我又被告知獲得提現幣1個,而經過翻倍卡影響,總數量去到了96個。

然而系統繼續送大禮,在又一輪炫酷動畫之後,我的幣數量也定格在了98枚。

到了這裡,拼多多的老套路又出現了---邀請好友。

不過鑒於過去已經看過很多翻車案例,當遊戲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其實也就是開始的時候),我就切換回了聊天群,並在此處敲下了一句髒話,認為去玩的都是憨憨---因為在這兩個幣後面,肯定還有著無數個「小數位」啊。

在經過群友的一頓教訓後,那位最初分享連結的小夥伴也陷入了沉默,此後一段時間這個群也不再談論提現的事情。

然而只過了兩天,在我的另一個啊宅群里又翻炒起了同樣的抽獎聲浪。而究其原因在於,有個群友強調自己的老婆和妹妹都提現成功了。

但作為全天候鄙視拼多多的阿宅又豈會如此輕易屈服。我們立即打開了拼多多參與的遊戲,想著要用失敗的反例來予以回懟。

然後經過一輪的相互操作,以及拉上親戚同學來助力,一位群友的提現幣也終於去到了99.8個---沒錯,確實出現了小數點,而此刻還剩下0.2個。

那這是否代表只要再拉一個就能成功呢?結果被現實打臉,在多一個朋友助力後,提現幣也只去到了99.9個...

面對即將觸及的彼岸,我的那位阿宅朋友也興奮的吶喊出了「最後一個」的豪言壯語。

那是真的只要再拉一人就能提現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就在再拉一人後,小數點後面又再多出了一位數,提現幣也去到了99.95個...

套路,都是套路。拼多多怎麼可能真給你提現成功呢?

當然,我這個「接近成功」的朋友並不放棄,他繼續厚著臉皮去分享,結果下一個成績是:99.97!

到這裡,我們應該能夠知道繼續下去也只是再多加一位小數的套路了吧?也理應清楚拼多多就是在白嫖用戶增量了吧?而這個時候群里的網友也開懷大笑起來,也紛紛拿起之前的「欺騙案例」來戲謔參加遊戲的小夥伴。

不過就在大家都在看戲的時候,那位差點兒就成功的群友又再次多分享了一個好友,而就在這個朋友的助力下,他的提現幣居然真的達到了100個!

再接著就是成功提現了...

這是怎麼回事?當初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我們是真的不敢相信。

但事實勝於雄辯,在這位群友以及他的老婆和妹妹成功的案例下,這次的拼多多活動似乎真的有點不一樣了。

然後在之後的談論中,大夥對拼多多的態度也緩和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樣站在鄙視鏈的頂端去俯視,相反部分群友還將APP保留在了手機里。

02.拼多多的套路

類似的成功案例,我在身邊聽過不少,也在網上看過一些例子。

我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看待的,反正對於我自己來說,我只是覺得只是又一重的套路,而且還是一重讓之前的「欺騙套路」能夠繼續實行的套路。

對心理學有所理解的朋友應該聽過「斯金納的盒子」這個實驗,它是由行為主義者斯金納1938年發明的,最早應用於對白老鼠的測試:

在箱子裡有一隻小白鼠以及一個食物獲取器,而在開始的時候老師只要按壓儀器就能獲得食物,在這輪測試中老鼠就只會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餓的時候)對儀器進行按壓。

但在第二輪實驗中,當實驗者將食物獲取從100%成功,變成隨機成功之後,老鼠就不再是肚子餓之後才按壓,而是永不間斷地按壓。

由此可見,隨機性的獎勵獲得將能極大激發動物對某個遊戲的上癮,而這個操作也被廣泛用在了各種氪金手游之上,以至於那些控制力比較薄弱的未成年人會因為氪金數萬元而被頂上熱搜。

同樣的,類似的不確定性獎勵也被拼多多發揮到了極致,它先是給我們設置了一個看似確定性的遊戲(只要邀請足夠多的人就能夠獲得對應的獎勵),繼而又在遊戲里埋下了不確定性的「提現激勵」。

或許在大多數情況下提現都是不可能提現的,但沒有關係,只要偶爾放水一兩次,讓用戶嘗到提現成功的快感,那這種欺詐遊戲也就具備了繼續運營下去的可能性了。畢竟此刻的用戶可能會想,或許過去的失敗不是拼多多的問題,而是自己的運氣?

可別忘了,哪怕在對拼多多予以極度鄙夷的阿宅群里,我們也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提現活動的事情。

這代表什麼?當然說明了,在你我身邊,其實一直都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刷拼多多的遊戲,而這群人顯然和斯金納實驗中的那隻不斷拍打機關的小白鼠,沒有本質區別了。

當然,要是沒有了這群「小白鼠」,或許你我也會錯失每一次真正的提現活動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a8129131fe73793a5b029cc8ca3a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