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晚年評價朱德: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讓人永遠看不出他的本事

2024-10-18     無風卻起念

蔣介石曾經這樣評價朱德元帥:「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讓人永遠看不出他的本事。」那麼,為什麼蔣介石會發出如此感慨呢?

蔣介石和朱德的交情比與毛主席的還早。1927年初,蔣介石在視察國民革命軍時,遇見了當時擔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團長的朱德。

當時蔣介石在國民黨中已經掌握大權,而朱德雖在軍中有威望,卻與蔣的地位相差甚遠。然而,蔣介石對朱德的才能和品格極為賞識,每次見到朱德,他都顯得十分謙恭,稱呼朱德為「玉階兄」。

蔣介石不僅敬重朱德的用兵之道,更被他的為人所折服。他多次派人拉攏朱德,希望朱德能夠為自己效力。然而,朱德堅持自己的革命信仰,始終沒有向蔣介石低頭。面對朱德的拒絕,蔣介石從最初的敬佩逐漸演變為痛恨。

兩人關係的轉折點發生在1927年,朱德參加了南昌起義。蔣介石背叛革命後,大肆鎮壓共產黨,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朱德和蔣介石徹底分道揚鑣,成為了敵對雙方。蔣介石對朱德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下令國民黨軍隊全力抓捕朱德,甚至發出「不惜一切代價,抓住朱德」的命令。

然而,朱德的命運在關鍵時刻總是轉危為安。蔣介石曾派國民黨軍第9軍軍長金漢鼎去圍剿朱德,但朱德與金漢鼎有同學之情,金漢鼎不僅沒有為難朱德,反而放走了他。蔣介石對此勃然大怒,感嘆道:「放走朱德,以後會有大麻煩!」

果不其然,1928年,朱德與毛澤東的部隊在井岡山會師,創建了工農紅軍,從此朱德成為了中國革命的重要人物。蔣介石對朱德的敬佩之情雖然仍在,但更多的是痛恨和無奈。

蔣介石對朱德的評價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話是:「朱德最大的本事,就是讓人永遠看不出他的本事。」這句話似乎透出了蔣介石內心的無奈和佩服。

朱德的指揮藝術並不像其他將領那樣鋒芒畢露,他深諳韜光養晦之道,不輕易顯露自己的實力。這種不顯山露水的風格,使得蔣介石和國民黨軍多次在與朱德的較量中失算。

朱德善於在戰場上做出隱蔽的戰略部署,常常讓敵人看不清他的意圖,甚至無法預見他的下一步行動。

特別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朱德擔任總司令,不僅運籌帷幄,還能夠讓其他將領心服口服。朱德的指揮藝術不是靠單一的軍事力量取勝,而是通過冷靜的判斷、靈活的戰術以及深厚的革命信念打下勝利的基礎。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國共兩黨決定合作抗日。蔣介石邀請朱德前來談判。在談判中,蔣介石依然稱呼朱德為「玉階兄」,並且表現出了極大的尊敬。

他知道,在統帥大軍方面,國民黨軍中沒有人能與朱德媲美。在談判結束時,蔣介石甚至感慨道:「此生不能和玉階共事,甚為遺憾。」

蔣介石一方面希望能夠與朱德共事,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兩人的信仰和道路截然不同。蔣介石曾多次感嘆,如果朱德站在自己這邊,那麼中國的局勢將會完全不同。然而,歷史並沒有給蔣介石這樣的機會,朱德始終堅定地站在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立場上。

朱德之所以能讓蔣介石如此感嘆,除了他的軍事才能外,還有他為人處世的智慧。朱德善於以靜制動,他深知革命的勝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需要長期的隱忍與堅持。無論是在革命的低谷時期,還是在戰場上面對強敵,朱德都能夠保持冷靜,做出最理智的決策。

這種隱忍和智慧,使得蔣介石雖然屢次想圍剿朱德,卻總是失手。即便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曾對朱德部隊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圍剿行動,但朱德總能巧妙地避開重兵圍堵,保存實力。蔣介石不得不承認,朱德是他最大的對手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a2a544bf113b1b511582ce6d66ddd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