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喜歡摸著媽媽的胸睡覺,去醫院檢查,醫生髮現媽媽有責任

2019-10-26     格格巫育兒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

孩子的一些行為之後必然有原因,只要找到了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7歲兒子喜歡摸著媽媽的胸睡覺,去醫院檢查,醫生:媽媽有責任。

近期看了個新聞,王女士的孩子今年7歲上一年級,按理說已經是大孩子了,他自理能力還可以,性格開朗,學習成績也不錯,在學習方面王女士不用操心,可兒子就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摸著王女士的胸睡。

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摸媽媽的胸,這是成了王女士的心結,她也不好意思去詢問其他家長。

最後王女士帶著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經過諮詢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孩子之所以現在還喜歡摸媽媽的胸,主要是因為安全感的缺乏。

在孩子還沒一歲的時候,王女士夫妻二人創業鮮少有時間照顧孩子,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爺爺奶奶照看,後來孩子回來上幼兒園,此時王女士家裡的經濟狀況已經好很多。

孩子從開始的不適應也慢慢習慣,處於彌補孩子的想法,至今王女士還沒跟孩子分房睡,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或許是因為新環境焦慮就摸媽媽的胸,這個行為就一直持續到現在。

雖然也屢次跟他講,不可以這樣,可到了晚上孩子就不自覺的摸,有很多時候孩子睡著了也會迷迷糊糊的摸索。

醫生說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媽媽的責任,正是因為王女士的虧欠心理讓她一直妥協,從未真正的採取一些有效措施。

一,解決孩子的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同事家的孩子總愛摔碎東西,今天打碎一個碗,明天又把花盆弄翻,同事心情好的時候會耐心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對,心情差的時候會打孩子一頓,這樣孩子能老實幾天,可過幾天又故技重施。

眼看著孩子變成熊孩子,同事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好在同事的閨蜜及時發現了問題。

孩子之所以打碎東西,根本原因在於他想引起家長的重視,哪怕這個重視是通過做壞事故意損毀東西得來的。

自從有了二寶,同事的心思幾乎都放在二寶身上,這樣大寶備受冷落,所以大寶才出此下策。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太會透過表面看本質,這隻要是因為我們覺得孩子本應該可以,可卻忽略了他只是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往往缺乏耐心去發現去探究,從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引發的原因。

二,父母要時時自省,教育孩子要先從自身做起。

我們做父母的往往陷入一種經驗理論里去,我們覺得自己吃過的鹽比孩子吃過的飯還多,所以,出現了問題都是孩子的問題,而從來或很少去反思自己。

是不是因為自己的一些行為或做法給了孩子壞的示範或影響,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太高,因為有些要求連我們大人都做不到更何況是孩子。

善於反思的父母,善於不斷更正自己的父母才是聰明的父母,因為他們懂得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長久。

【我是格格,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平台簽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請給我留言。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轉發,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_4wCW4BMH2_cNUg3t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