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13時53分,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凌雲山蔭崗水庫附近山體發生山火,時值乾旱大風天氣,凌雲山飛火頻發,致四面形成火線,大片山林淪為火場。面對粵廣東近年年來最強的一次山火,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珠海消防救援支隊高度戒備,在接到省、市增援、調度命令後第一時間組織力量開赴災區搶險救災,共出動消防人員109名、車輛22輛,經過5天4夜艱苦奮戰,阻擊、勘察火點近十處,成功扼守主要防線,完成赴兄弟城市增援任務。至12月10日12時30分,火情已得到徹底控制,珠海「蹈火人」平安回營。
珠海森林消防員征戰火場。
首次增援發揮「珠海力量」
火情就是命令。12月6日上午8時許,剛接到省應急管理廳增援調度指令,珠海市應急管理局即指定火災救援管理科相關人員任前線總指揮,組織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實施增援。全隊除20人留守珠海外,其餘33人全部出征。出征隊員迅速響應,動用6輛專業搶險車開赴佛山凌雲山。這也是該機動大隊自2018年成立以來,執行的首個跨地市作戰任務。
珠海森林消防員征戰火場。
「近年來,廣東地界沒有發生過這麼大的山火。山火發生地植被較厚,樹木多為桉樹及馬尾松,極其易燃,且因6-7級的大風產生飛火,導致凌雲山火場形成了東、南、西、北多條火線。山火四面開花,形勢異常嚴峻。」據前線總指揮李元華介紹,6日13時30分,珠海森防隊員即抵達火場重點區域。在凌雲山盈香生態園玻璃橋處,當時現場風力已達到5級,火勢迅速蔓延。分析研判後,珠海救援隊調派1輛裝備運輸車,1輛6噸載荷消防水罐車鋪設雙幹線共2000米,對山腳及西南側林地火點實施撲救。
「因現場濃煙籠罩,給撲救工作帶來了巨大考驗。」據介紹,珠海森防隊員憑藉日常操訓經驗,利用裝備進行了科學有效地撲救。30分鐘後,山腳明火被撲滅。豈料,這時北面林地再次出現飛火,珠海森防隊員迅速鋪設約2000米水帶上山撲救,19時30分,整條火線全部撲滅。
在一間瓦房,森林消防員、城市消防員生火取暖,惡劣環境沒有影響大家的鬥志。
6日21時17分,凌雲山東南方火勢較大,經請示現場指揮部,珠海救援隊轉移至當地新莊採石場北面火線。火場無路可走且火勢猛烈,為保證隊員安全,現場決定「以火攻火」,燒出搶險道路。7日3時30分,現場再次回火,珠海救援隊鋪設5000米消防水帶進行撲救,終於在8時20分完成局地撲救任務。
「7日16時30分,珠海森防隊員進入攻堅階段。」參戰指揮,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大隊長黃祥鄉告訴記者,火場東線松柏村養鴨場火場是珠海隊伍撲救的重點區域,當地地形複雜,沉積物多,火借風勢不僅蔓延快,還經常死灰復燃,讓人防不勝防。珠海救援隊立即鋪設出400米水帶,對南面山坡復燃火場進行撲救。然而,火情突變,迅速轉移至養鴨場北面。隊員們又馬不停蹄,增設陣地實施阻擊,直到8日凌晨2時才結束該區域戰鬥。
參戰消防員的雙手。
簡單休整後,8日9時,珠海救援隊與中山、惠州,以及湖南省四支消防專業隊會師凌雲山5號火場。經現場研判,由珠海救援隊在南面主攻作戰,其他隊伍「分包合圍」山火。「期間,珠海隊員不負重託,克服馬蜂叮咬等諸多困難,共鋪設2300米水帶,成功將各方力量引向火場縱深,完成合圍任務。」黃祥鄉說,經此最後一役,至16時48分,現場明火全部撲滅。完成主攻任務,隊員們短暫休息期間,附近居民特意帶來紅薯、糖水,慰問一線隊員。
至8日下午,在各地增援力量4000餘人奮力撲救下,凌雲山火情得到控制。9日,珠海隊員仍然在3處有潛在威脅的火場留守待命,直到災害風險完全解除才收隊。
珠海森林消防員得勝歸來。
星夜馳援做好供水偵查保障
除了我市森林消防部門外,城市消防力量也投入救援,主要負責火場供水與偵查任務。12月6日20時,珠海消防救援支隊接省消防救援總隊調度命令,迅速集結16輛消防車、75名消防隊員連夜增援佛山凌雲山。
珠海森林消防員後勤保障充分,大家休整期間集中用餐。
6日22時40分,珠海消防救援支隊增援隊伍到達集結點,按照現場指令進山設置防禦陣線,負責佛山高明和肇慶高要交界區長達1.5公里的沿山公路防控,對公路沿線鋪設水帶,同時查找附近水源,保證消防車輛供水。
12月7日,救援隊員進一步加強陣地防禦,防止火勢向民房和另一山頭蔓延,同時加大水源偵查範圍,改造地面,便於消防車取水。
12月8日0時10分,珠海消防通信保障分隊接到調度命令,前往災區松柏村偵查火情,採取無人機飛行偵查的方式,完成了松柏村附近兩個火點的外部偵查任務,為滅火救援隊伍提供了準確的位置及進攻路線。8日4時38分,無人機在對滅火點進行偵查時,發現一處火點復燃,並對其進行實時監控。
珠海消防員連續奮戰,確保水源供應,給各方參戰力量服下了一劑定心丸。
至12月8日10時,珠海消防救援支隊現場指揮部又組織參戰隊員全面偵查取水點,實現了「多點、多線」取水的技術突破,確保作戰車輛供水不斷,林地、路面淋水不停。為防禦火勢蔓延,珠海消防員嚴防死守,直到山火被全面撲滅。
珠海本地火險防控形勢良好
記者從珠海消防救援支隊了解到,本次增援佛山,是在確保完成本地救援任務的基礎上進行的,從珠海優勢消防中隊抽調增援人員,全市基層火災撲救力量仍然充分。6日以來,我市城市火災防控得力,沒有發生較大的火情。
火場裡的珠海身影
參戰消防員
急先鋒 欽光軍
欽光軍是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在此次凌雲山火災撲救中,他衝鋒在前,連續作戰12個小時,發揮了搶險救援急先鋒的作用。抵達火場第一天,他和隊員面對一處山頭火情,採取夾擊戰術從兩翼包抄,一場硬仗從下午戰至深夜,足足有7個小時。「白天炙熱難受,等入夜氣溫又降到最低8攝氏度,劇烈溫差讓人難以忍受。」欽光軍說火場無退路,條件再差也得上。完成首戰後,他又緊張投入第二處火場。此處火場跨度約200米,欽光軍和隊員們到達的位置剛好位於正面,只能採取極高風險的正面攻勢。好在當時火勢逆風,隊員見縫插針進入陣地,耗時5個多小時,終將這處烈火撲滅。「這樣的大火,過去我們誰都沒見過,只有充分協調配合,發揚不怕苦,敢打敢幹的戰鬥精神,才能完成使命。」欽光軍說道。
守夜人李榮福
李榮福、鄧奕龍是珠海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中隊三級消防士,6日20時接到省消防救援總隊增援命令,他們作為後勤保障器材運輸組成員隨隊出發增援。22時40分到達後,兩位消防員第一時間默默投入到戰鬥中,對水炮、滅火風機等器材裝備進行檢查保養,確保器材裝備性能優良,並四天三夜不間斷為防禦陣地運送器材,保證防禦陣線器材充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消防救援隊員甘當人民「守夜人」的忠誠本色。
銀髮人常國林
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常國林、李建文和張宏三人都是年過五旬的銀髮一族,前兩人由護林隊伍轉隸,都有近30年的護林防火撲火經驗,是大隊老資歷戰鬥員;後者是退伍軍人通信技術能手,負責森防通信指揮系統操作。這次馳援凌雲山,三名老隊員義不容辭,和青年隊員一道奮戰到底。「這場火沒白打,珠海隊員日常訓練技法基本用齊,很好地檢驗了珠海隊員戰鬥力。」常國林告訴記者,得益於平時拉練的結果,在凌雲山火場首輪衝鋒中,他前抱後背兩包消防水帶(40公斤)不成問題,其他珠海隊員也是一次性將所有裝備背負上山,為後續作戰打好了基礎。在隨後的撲救環節,四周火海,讓人喪失方向感,哪裡有路,哪裡能攻,哪裡適合攀登?很多人弄不清楚。但珠海隊員平時就注重戰訓結合,包括常國林在內,很多隊員都有火場識路、以水帶攀岩的技術,無需方向指示,他們也一次次戰勝火舌,全身而退。
火蝴蝶武華
武華是珠海市森林消防機動大隊辦公室文員,也是大隊惟一一名女性,隨隊出征,她沒有半點退縮。"我也是森防隊員,大家的餐飲供給、後勤所需全靠我,請大家放心。」武華兌現了自己的出征承諾:在搶險一線,她像翩飛的火蝴蝶穿梭於陣地之間,任勞任怨;與「蹈火」男兒並肩奮戰五天四夜,她克服種種困難,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戰鬥,睏了累了就和隊友一起擠在狹窄車廂里;她還要負責火場信息編髮與後勤聯絡。前方隊員奮勇撲救,武華則是大家的堅強後盾。「有段小插曲:出發時大家救火心切,30多人的隊伍只帶了10件禦寒大衣,等到了凌雲山寒冷地帶才發現不夠用。其他地區消防員又借走不少,剩下的只有一兩件。」講到這裡,武華頗為感動,男隊員把不多的大衣留給了她,睏了,大家要麼擠車廂,要麼睡車頂,鋪蓋竟是裹裝備的防火布。
(來源:珠海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