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從藝,抒家園情懷「白鬍子」醉心描繪水墨福州

2020-01-04     福州晚報

福州有個頭髮白、鬍子也白的畫家,他叫石橋,號獨樹老夫、白鬍子。

  最近,他正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榕城的「三山兩塔兩條街」。

  從已畫好的《烏石山紀事》,可以看到他的畫別有韻味,有些豐子愷的風格。


  辭職從藝二十餘載

  去年12月,《烏石山紀事》畫展在烏山畫院開展,100幅水墨小品,展示了烏山的草木、亭石小景。這些畫透著淡淡民國風,讓人有絲絲懷舊的感覺。

  石橋今年66歲了,但眉目間透著年輕人的精氣神。此次畫展是他2019年第7場個人畫展。這次畫展,他讓水墨小品顯得復古,而且像小人書一樣:一張紙,左右兩幅小畫。小畫皆是烏山之景,或為小園曲徑,或為摩崖題刻……這些畫仿佛正對烏山之美娓娓道來。

  石橋本名林光耀,是福州長樂人。他現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花鳥畫協會副秘書長、福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因為爸爸是書法家,家中不缺筆墨紙硯,他從小就耳濡目染,有了書畫的底子。20多年前,正是他的事業風生水起之時,他創辦了999金屋、華榕超市……然而1997年,他辭職轉型為職業畫家。

  對此他表示,想把時間留給自己喜歡的藝術。他開始了10年北漂生活,去了中國美術學院進修。為了畫有所成,石橋學書法、篆刻、古琴等,漸漸有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水墨寄情 抒家園情懷

  「迄今六十餘載,未曾離開,生於斯、長於斯……水墨寄情」,《烏石山紀事》序言中,他這樣描述畫福州的初衷。

  石橋3歲便隨父母來福州定居,工作後,有10年都在緊靠烏山的單位上下班。特別是學畫以來,他常上烏山,對那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我一直想畫福州,從畫烏山開始。」他說。

  偶然的機會,他的畫引起了市政協文史工作者們的注意。

  這不就是福州嗎!文史工作者們希望石橋能繼續畫,畫出「三山兩塔兩條街」(烏山、于山、屏山、白塔、烏塔、三坊七巷、上下杭)。他們希望這些畫作能在世遺大會期間,向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展示水墨福州。

  任務一下,石橋應聲答應。這不,這些日子石橋開始到屏山寫生了。石橋說,林間畫畫像極了釣魚,遠離喧囂,安靜、悠閒而自在。

  他還給自己定了任務完成時間,3月之前要提前畫完。他希望,藉由自己的眼、自己的筆墨線條感受福州,抒發家園情懷,呈現福州之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VPyb28BMH2_cNUg4x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