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當我們談論質量……

2019-12-05     深視新聞
觀點 | 當我們談論質量……


質量,在物理學上指的是「量度物體平動慣性大小的物理量」。但對於大眾而言,更為人熟稔的是它另一層含義——產品或工作的優劣程度。


你能在各種「高大上」的政府公文中看到這兩個字:

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城市建設質量、政府服務質量……


它從宏觀上統領著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最尋常的細枝末節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一件衣服的質量、一台手機的質量、一間醫院的質量、一所學校的質量……


它在微觀里投射出尋常人家對於品質的更高追求。


人們對於質量的探索從未停歇。



在公元前429年的巴比倫,殘留在泥石板上的檔案記錄被考古學家挖掘,被西方學界視為質量管理的最早遺存。


檔案里提到,當年為皇室生產的金戒指上所鑲嵌的寶石,要保證20年內不會掉下來,否則工廠就要賠償一定的銀子作為處罰。



在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可考的殷商時代,人們從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也能找到關於織造等手工業生產及其管理情況的記載。



尤其隨著時間的推演,絲綢、陶瓷、茶葉等等層出不窮的高質量產品通過絲綢之路穿越歐亞,更是一度讓世界驚艷。可以說,正是高質量為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但質量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一些歷史階段,它不僅看不到明顯進步,甚至出現倒退。


譬如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在古代,中國的火器一度位於世界前列,直至明末依然和西方兵器技術並駕齊驅,質量和性能不相上下。然而到了清康熙末期之後,火器質量嚴重衰退。



又譬如船舶,明初時期中國的海船噸位能達到數千噸,但由於統治者實行了長達400多年的嚴格海禁,船舶質量急轉直下,噸位也減小到幾百噸。但與此同時,西方世界的海船迅速發展到上千噸,隨後更是直接進入了遠洋輪船時代。


總而言之,質量是一個包含著多種要素的復合概念,難以用一個指標加以量化。質量又是一個變化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質量標準,其發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以史為鑑,進入現代,世界各大經濟體都逐漸加強了對質量的重視。


美國設立了「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歐洲設立了「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卓越獎」,日本設立了「日本戴明獎」……國家對質量的高度重視,帶動了各行各業乃至整個社會對質量的重視,並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

波獎由前總統里根於1987年簽發的《公共法100~107》設立,旨在通過設立質量獎項目,喚起人們對於質量的重視和承諾,將質量作為一項國家的重點工作,要幫助美國90年代經濟的復甦。


目前,波獎已經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質量獎項,其評審標準——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也成為全球傳播最為廣泛的組織卓越經營管理指導、評價標準。世界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質量獎評審等同採用了波獎標準。


日本戴明獎

戴明獎是是日本質量管理的最高獎,它始創於1951年,是為了紀念已故的威廉·愛德華茲·戴明博士,他為日本戰後統計質量控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日本業界認為,他的教誨幫助日本建立了這樣一個基礎,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日本的產品質量才達到了今天這樣被世界廣泛承認的水平。


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近年來,中國對於質量的重視也正在不斷增強。


2014年,第一屆中國質量大會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首次在全世介面前宣布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將邁向質量時代。這既是一個質量宣言,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政府和人民著力實現質量強國戰略目標的決心和信心;也如同一個質量號令,動員全社會成員迅速行動。


加強對質量問題的重視,實際上來源於對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分析研判。當下,支撐中國增長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新的動力、新的優勢亟待培育,中國經濟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以質量提升來對沖經濟速度的放緩,是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


質量大會遇見「深圳質量」


中國質量大會,展示中國質量發展取得的成就,推廣先進質量實踐的盛會。


而深圳,從誕生起,就以「深圳速度」揚名天下。


速度讓深圳在全國的城市發展中一馬當先,但是速度也讓深圳最早觸到了「天花板」。在深圳面臨轉變發展模式、經濟轉型升級之時,深圳提出要由「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


今天來看,當年的轉變為深圳近年來續寫「特區奇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深圳更是明確將質量強市戰略作為城市發展的長遠重大戰略,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突出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大力推動高質量的全面發展。


2019年5月,深圳質量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11月初,深圳出台《關於開展質量標準提升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2019-2022年)》,在更高目標更廣範圍上推進新一輪質量提升。而就在今天(12月5日),以「質量變革共享」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質量大會在深圳舉行。



在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在質量工作方面將有何新動向、新舉措,深圳如何藉助此次大會,加快形成全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值得期待。


[1] 質量春秋,趙文斌,中國質檢出版社,2015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馬爾科姆·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戴明獎

[4] http://www.xinhuanet.com/ 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重視質量工作綜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UuC2G4BMH2_cNUgtq_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