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和霸王最後三杯酒,得勝變消愁

2019-11-28     戲曲寶

虞姬和霸王的酒該怎么喝?

//作者:真正的紅孩兒

二人進帳歸坐,兩個角色的心情是不同的!在表演上虞姬要一直看著項羽,這是必須的。因為對面坐的是你的丈夫,是你深愛的和尊敬的人。

項羽歸坐坐定後,一定要看一眼虞姬,再捶再嘆。這一嘆不可哀傷!要保持項羽的霸氣。這裡有一鑼。

這一嘆之後,虞姬隨著「大,大大大,大大台」打「背供」,「他怎麼了,難道此戰失利了?」這裡應該倒敘一些內容。在前面其實虞姬勸說過項羽,項羽經驗主義沒有聽進去,才有了十面埋伏兵敗,這些以前都演,現在大多不演了,演員也不知道這些情感脈絡,所以做戲只停留在表面。

虞姬在「背供」里根據內心台詞有很多表情和動作的變化。唯一要說的就是「背供」中虞姬要有一個「呀」,這個「呀」不要出聲,只是意到就好!要輕輕帶過,眼睛是往上動的。然後再「拱手」再問:「大王,今日出戰,勝負如何?」

項羽:「槍挑漢營數員上將,怎奈敵眾我寡難以取勝。(哎) 非戰之罪也」

虞姬:「兵家勝負乃是常情,不足掛慮。備得有酒與大王共飲幾杯如何?」

項羽:「如此 酒來!」

虞姬:「看酒」。

我下面將著重的說一下這一段!這也是我自己對於人物的理解和看法!希望大家多指正!

項羽這四句白是就虞姬的問做的回答,意思是:殺了很多的漢將(我們還是有實力的),無奈敵兵多我兵少(只是他兵比我們多),一時間難以取勝(暫時不能得勝,只能等待援兵),不是戰事安排的罪過。(不是戰略決策上的的決定性錯誤)。

最後這句「非戰之罪」我要著重說一下!

項羽此番話意義在於寬慰虞姬。因為前面虞姬勸導過他,可他沒有聽取,他害怕虞姬得知這次失利是無法挽回的錯誤而難過、擔心、失望,所以自圓其說安慰虞姬。但此時他心中也抱一絲希望,所以在表演時要注意。尚長榮先生在表演這段時,「非戰之罪」念的感情就是不對的,大多數演員念的沒有感情。

在項羽念這四句的時候,虞姬還是時刻看著項羽!表情有一個轉變,但不能起大范兒。因為項羽在念,不能開攪。也不能項羽一念就面無表情的面向觀眾,或面向觀眾擠眉弄眼,這都是錯誤。項羽念第四句時要和虞姬有個對視,也就是我們說的「肩膀」,這個「肩膀」主要是情感的交代,沒有這個「肩膀」演員一樣演,可是看這一眼,對視一下,就提升了項羽內在的人情味。

當虞姬聽到項羽這番話,心裡已知道戰爭失利,此時可以說五味雜陳。此時的虞姬說了一句善意的謊言來安慰自己的丈夫:兵家勝負,乃是常情,不足掛慮!(一次戰役的失敗算不上什麼,大王你不要為此煩惱)可此時的虞姬知道這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失敗意味著什麼,虞姬十分清楚,所以在念上要注意情感,不能一道湯的念。

虞姬:「備得有酒,與大王共飲幾杯,以消煩悶,如何?」

這裡我要說兩點:一個是這一句是單說的,就和我們說話一樣。這個酒是什麼酒? 是虞姬給項羽準備的,得勝酒。可是此時戰敗了,這酒就成了消愁酒。因此一定要有停頓,和上兩句之間分開;第二點就是這個「如何」到底要不要有?梅大師的電影版本和多個現場版本不一樣,有時有,有時沒有。還是那句話,他是梅蘭芳,怎麼都對!我個人覺得這個「如何」是必要的。項羽是霸王,虞姬是他的妃子,按當時等級制度這個必須的,就如同我們在打請示。再一個,從人物出發,虞姬不是說「咱們喝酒吧!」 她是說「大王,我準備了點酒,我陪著您喝點酒,咱們打發一下的這份煩心,您看好嗎?」只有問才有答,才有項羽說「如此 酒來!」(既然這樣,好吧,喝酒!)此時虞姬的內心是「大王他戰敗了,心裡很是煩悶,我要怎麼做才能安慰他呢?喝點酒勸一勸他吧,讓他安心 不要太過思慮」。

項羽虞姬站起來後要改坐,這是女兵的活。項羽歸桌里,虞姬歸旁坐,還要上酒擺酒杯酒壺,這也都是女兵的活。上酒在虞姬快要坐定時上,一定要落。所以這時候最少得兩個女兵,這一系列都在垛頭過門裡完成。

這段「原板」中虞姬共為項羽斟三次酒,注意:虞姬只喝第一杯酒!第二杯酒端起來不喝,第三杯酒只是扶杯。項羽在喝酒時,虞姬要一直看著項羽。項羽此時無論喝酒時還是唱時,還是最後疲憊拉架子,閉眼再睜眼,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看虞姬,一看虞姬這戲就破了!

項羽:今日裡敗陣歸心神不定,

虞姬:勸大王休愁悶且放寬心。

項羽:怎奈這十面敵難以取勝,

虞姬:且忍耐守陣地等候救兵。

項羽:(白)唉!無奈何飲瓊漿消愁解悶,(白)唉!

虞姬唱「搖板」:自古道兵勝負乃是常情。(白)大王身子乏了,請到帳內歇息片時如何?

項羽:(白)好!妃子,你要警醒了。

虞姬:(白)妾妃遵命!

關於唱上我不想多說了!唯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情境是喝酒解悶。項羽心神不定,心中煩躁,只好借酒消愁。而虞姬此時擔心的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國家,所以項羽是真喝酒,虞姬是假喝酒,這樣說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要這樣表演了吧?現在舞台上大多數虞姬都是愛喝酒的,還有的演員在喝完酒之後故意亮杯給項羽看,「老項,我可乾了,你也別藏奸」。看到這我只想說 虞姬這心真大,這麼大心幹嘛還要死?一下就把虞姬演傻了。

再說一下這三杯酒的喝法,其實很有講究。

第一杯酒是女兵先給項羽斟,再給虞姬斟。項羽虞姬對杯,虞姬看到項羽喝,再扯斗篷喝。為什麼要扯斗篷呢?因為虞姬她是青衣應工,要保持京劇特色和程式, 所以這個是必須的。第二杯酒要虞姬給項羽斟上,再給自己斟。給項羽斟要斟滿,給自己要點一點。端起杯看著項羽喝完,然後再放下,這杯酒根本喝不下去。第三杯酒是虞姬給項羽斟滿,不給自己斟,只是用手扶杯。通過這樣的表演來表達虞姬內心的矛盾。心裡因為戰爭失敗已經是十分不安,可是表面上還是要故作鎮定,還要安慰自己的丈夫說「兵勝負乃是常情」。這種情緒從進帳之後項羽的一個嘆息,會一直延續的後面舞劍作歌,逐漸遞進層層遞進,這也是表演上虞姬為什麼沒有真喝酒的原因。

有人會說,虞姬前面說了要和大王「痛飲」幾杯,(也有版本是「同飲」 也有是「共飲」 ),那就應該喝呀!我還是要說,喝了,就把虞姬演傻了!

項羽這三杯酒喝得是直功直令,就是喝酒。體會一下一口一個的意思。煩,就是煩!這可怎麼辦?十面大軍,天亡我楚啊,哎,煩!這裡有一個做派,就是虞姬唱完「散板」「自古到兵勝負乃是常情」之後,項羽有個點頭的做派,好像是說:嗯 是這個道理,表示對虞姬的安慰有所認同,就不那麼煩悶了,這裡我個人的理解!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物?這場仗的失敗意味著什麼?他十分清楚!這裡點頭表示認同,我個人認為是對虞姬的一種安慰,情感和前面一樣。因為既然知道天亡我楚,那必定不會就因為愛人幾句勸慰的話,就認為一定還會勝利。點頭安慰虞姬,表示「你不必太擔心,正如你說的,沒事的!」一個是心神不定還要安慰妻子,一個是明知必敗還要安慰丈夫,這才是情感之所在,這樣的情感才是千古名劇 《霸王別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RkqtW4BMH2_cNUg7Z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