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雜湯」,一種「追隨美味的情懷」;在西北地區,羊雜碎、羊雜湯是用於招待「外來貴賓」的一種特色美食,洋溢著熱騰騰的熱氣、揮發特殊的香味,吃起來嚼勁十足,品完流連忘返。就是這樣一種「羊雜美食」,不知是多少人的「至愛之物」。時常喝些羊雜湯對身體有哪些影響?好壞之細節該如何評價?藉此文與您探討「羊雜之營養」,還原健康。
羊雜湯對身體的好:
- 誘惑味蕾,美化心情:
肉有著其獨特的美味,匯聚著羊肝、羊肚、羊肺等「羊雜碎」的羊湯同樣鮮味飄香。
當嘌呤、胺基酸以及各種調味品積聚一起的時候,這種美味足以讓你塌陷;當我們的舌尖接觸到這種美味時,自然也能美化我們的心情,讓壓力較大的我們變得更加開心、積極。
- 有助於機體預防「缺鐵性貧血」:
無論是羊肝還是羊肺,再或是羊肚,各種羊雜碎中富含血紅素鐵,適量食用有助於鐵的補充,這即可以幫助身體預防缺鐵性貧血,讓你的面色更加紅潤,讓你的抵抗力更加強大。
- 補充熱量,增強飽腹感:
羊雜湯當中的各種原料本屬於「動物性食品」,這些「羊雜碎」中富含蛋白質、脂肪,而這些物質正是最基礎的「供能營養素」,為您每日的基本活動提供熱量。
另外,羊雜碎之所以好吃,和其中的脂肪有著密切的聯繫,攝入脂肪之後,無疑可以讓身體餓的更慢,增強身體的飽腹感,有強大的「裹腹」能力。
- 拋開營養素的劑量來看,吃羊雜湯可以穩固「身體強大的抵抗力」:
說「食物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存在不靠譜性,因為「身體的免疫力」並不能靠外界因素去增強,我們做好「維持」工作已很不易。
羊雜當中富含優質蛋白質,同時又含有礦物質鋅、維生素A等物質,對於身體的免疫力有「助攻」作用,適量食用利大於弊。
羊雜湯對身體的「壞」:
任何事物都有著「特殊的雙面性」,對於「羊雜湯」來說也是這樣。
- 容易給慢性疾病埋下伏筆:
羊雜湯很好吃,這和其中所含的脂肪、食鹽有很大的關係,「重口味」是誘惑味蕾的根本要素。
但是,如果你吃的多了,如果您是一個「不懂得剎車的人」,那就會攝入很多的脂肪和食鹽等物質,這樣一來即會增加機體患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問題的發病風險。
- 「痛風」值得考究:
單拿出來說「痛風」,主要是由於這種慢性疾病異常討厭;羊雜之所以鮮美,和其中所含的蛋白質(胺基酸)、嘌呤有很大關係,而這些物質的大量攝入就會增加腎臟的代謝壓力,甚至會誘發痛風。
有些人,不建議喝(總喝)羊雜湯:
- 本身對羊肉過敏的朋友,離羊雜湯遠點,不給自己增加煩惱。
- 本身存在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疾病的個體,應該根據自身狀況「限量食用」。
- 存在腎臟疾病的個體要少吃。
吃(喝)羊雜湯時的幾點建議:
- 乾貨少點,湯多點:
在烹煮羊雜湯的時候,建議您少加點羊肚、羊肝等主料,減少其中脂肪、嘌呤等物質的含量,品其鮮美即可。
- 少加調味品,起鍋加鹽:
為了健康,熬煮羊雜湯時可以最大限度少加食鹽、醬油等調味品,最後起鍋的時候再加鹽,不給血管增添煩惱。
- 葷素搭配,給羊雜湯「添點顏色」:
雖然是羊雜湯,我們也可以將其打造的更加「繽紛、營養」。所以,在羊雜湯中添加生菜、油菜、豆製品、菌菇類食品等素食,烹制滿分美食,增加營養係數。
除了這些以外,最關鍵的事情依然是「限量品鑑」;雖然羊雜湯很好吃,但也不能總吃,而且在每頓吃的過程中也要控制食用量;任何美味都應該是「點到為止」。
羊雜湯,一種西北地區的獨特美味;用腦子品鑑美味、吸收營養;此文送給那些愛吃羊雜湯的朋友。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