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一
猝不及防!又一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被抓的消息刷爆網絡。
12月10日午間,A股上市公司蘭州民百(600738.SH)公告稱,當天收到桐廬縣公安局函告,實控人朱寶良因個人原因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公告中,蘭州民百特意強調,上述事件為實控人個人事務,與公司經營無關。截至目前,公司經營正常,朱寶良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截至目前,朱寶良對蘭州民百持股1.03億元,在總股本中占比僅有1.33%。但是,朱寶良還是蘭州民百第一大股東紅樓集團的實控人。
企查查顯示,朱寶良對紅樓集團持股60%,而紅樓集團對蘭州民百持股55.6%,股權穿透後,朱寶良對蘭州民百合計持股34.69%,是上市公司實控人。
此外,蘭州民百第二大股東洪一丹是朱寶良的妻子,對上市公司持股5.3%。朱寶良、洪一丹夫婦是一致行動人,早把上市公司牢牢抓在手心。
儘管蘭州民百努力與朱寶良劃清界限,但二級市場並不買帳。10日午後開盤,蘭州民百迅速跳水,盤中一度跌超6%,截至收盤報4.91元,股價下跌5.21%,市值蒸發2億元。
實際上,今年以來,蘭州民百股價走勢並不樂觀,年初跟隨大盤漲了一波,登頂後便陷入漫漫陰跌,不到8個月股價已經腰斬,最新收盤價報4.81元,公司總市值37億元。
股價暴跌,最難過的非投資者莫屬。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蘭州民百共有3.48萬投資者,實控人被抓消息發出後,有人在股吧哀嚎,「完了,這回徹底完蛋了,套住我了!」
二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在實控人被抓之前,蘭州民百曾是A股「分紅王」。
蘭州民百是蘭州地區的老牌百貨公司,1996年登陸上交所,上市以來一直業績平平,直到2018年突然爆發,放張圖感受下什麼叫「一柱擎天」。
2018年,蘭州民百實現營收13.8億元,同比微增1.18%;歸屬凈利潤15.8億元,同比暴漲1004.41%。放眼A股市場,凈利潤一年漲10倍,也是沒誰了。
發布2018年年報的同時,蘭州民百宣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元(含稅),分紅現金合計12.53億元,堪稱大手筆。
按當時股價計算,蘭州民百股息率接近20%,直接碾壓以高分紅著稱的貴州茅台(600519.SZ),甚至打破了2017年、2018年的股息率記錄,成為A股「分紅王」。
實際上,2018年半年報和三季報發出後,蘭州民百已進行兩次現金分紅,金額合計3.13億元,公司2018年三次分紅現金合計15.66億元,占當年凈利潤的98.86%。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蘭州民百2018年凈利潤比總營收還多了2個億,這明顯不合常理,到底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蘭州民百2018年凈利潤並非來自於主營業務,而是得益於非經常性損益的大幅增長。說白了就是公司賣了兩家房地產孫公司的股權,獲得現金24.61億元。
作為蘭州民百的實控人,朱寶良在三次現金分紅中拿走近10億,占當年分紅總額的六成左右,成了高分紅背後的最大贏家。
一番操作下來,朱寶良身家倍增。今年10月,朱寶良、洪一丹夫婦登上2019年胡潤百富榜,以41億身家位列第1008位。
放眼資本市場,上市公司實控人從現金分紅中拿走大頭的現象並不少見,銳眼哥之前寫過華寶國際(00336.HK)實控人朱林瑤從公司分紅中拿走近百億港元,人稱港股「抽水女王」。
但是,上市公司不是實控人的私人財產,背後還站著一大批投資者。上市公司分紅應以持續的經營業績做支撐,不能異化為實控人套利的工具,更不能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三
除蘭州民百外,今年以來已有十幾家上市公司的近20位實控人或董監高被抓,組成了一部驚心動魄的A股刑偵連續劇《監獄風雲》。
資本市場是個名利場,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左右逢源,一些實控人開始自信心爆表,隨後在資本裹挾中迷失自我,結局往往不得善終。
年初,派生科技實控人唐軍被抓,他是80後創業大軍中的佼佼者,也是網貸行業的領軍人物,因拍下「史玉柱三小時」進入公眾視野,更因與馬雲合夥開公司名聲大噪。
被資本推著前進的唐軍逐漸迷失自我,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旗下團貸網轟然倒塌,派生科技股價跌超80%。
與唐軍遭遇類似的,還有博信股份的羅靜、康得新的鐘玉等人。羅靜手握A股和港股的2家上市公司,素有「商界木蘭」之稱,在商界評選活動中的得票率甚至超過格力電器董明珠。
因涉嫌經濟詐騙,羅靜被昔日好閨蜜——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親手送進監獄,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承興國際控股也墜入仙股行列。
康得新曾是A股的白馬股,被無數投資者追捧,實控人鍾玉也立志將公司總市值做到3000億,卻因涉嫌挪用資金被抓,年近70遭遇牢獄之災,落了個「晚節不保」的悲慘結局。
公司上市後,一些上市公司的實控人不再甘心踏踏實實做業務,成天想方設法賺快錢,殊不知欲速則不達,反而把自己搭了進去。
例如,愷英網絡實控人王悅、董事長金鋒,*ST鵬起實控人張朋起,潯興股份實控人王立軍,春興精工實控人孫潔曉等,先後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抓。
四
在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有一些上市公司董監高為達到某種目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終為自己的僥倖心理付出慘重代價。
年中,馮鑫因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被公安機關拘留。馮鑫被捕後,暴風集團一落千丈,目前所有高管全部離職,公司僅剩10餘人,還被拖欠工資,一代大牛股跌落神壇。
與馮鑫類似,武昌魚實控人翦英海、永清環保實控人劉正軍等,也因涉嫌行賄罪被抓。而風語築實控人李暉因涉嫌串通投標罪被抓,ST天寶董事長黃作慶因涉嫌虛開發票罪被捕。
曾幾何時,暴力犯罪也成了A股市場的重頭戲,葵花葯業實控人關彥斌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捕,*ST中科實控人張偉涉嫌黑社會犯罪被捕,新城控股實控人王振華因猥褻罪被抓。
作為新城控股的董事長,王振華平時以慈善家的形象示人,誰成想背後竟然猥褻幼童,這樣的衣冠禽獸簡直人神共憤,被繩之以法真是大快人心。
上市公司出事後,通常會引起股價暴跌,最難過的就是投資者了。粗略統計,今年以來出事的上市公司涉及超百萬持股股東,大筆真金白銀都打了水漂。
近年來,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商譽減值、財務造假等各種雷不斷引爆,如今隔三差五還要上演一集《監獄風雲》,股民一不小心就「踩雷」,這屆股民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