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若沒有女性的存在,世上將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母親、姐妹、妻子、女兒……無論哪一種身份,都是女人最絢麗的色彩。今天,正值三八婦女節,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個不同的女人,看她們是如何活出女人最理想的姿態……
作者:李月亮
李月亮(ID:bymooneye)
0 1
前幾天我在讀者群聊天。
一個姑娘說,她媽根深蒂固地覺得,女孩子只有做老師或者公務員,才是最好的選擇。
她考公務員失敗了,正在準備面試老師,感覺希望渺茫,心裡「每天都拚命打鼓」。
群里好幾個人給她鼓勁,說加油你一定行什麼的。
只有一個大姐,忽然說了一句: 何必呢?世界那麼大,你可以有千萬種活法。
我不知道那個姑娘看到這句話怎麼想。
反正我是瞬間覺得,像一束光,照了進來。
是的。
我們常常被有限的認知死死困住,不能自拔。
可是世界那麼大,我們明明有千萬種活法,何必只活在那個狹小的困境里?
前天我看了一個演講,董明珠、鄧亞萍、秦昊……很多行家現身,講自己的經歷和思考,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啟發,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畢竟,人真的可以有「千萬種活法」,而且都可以活得很輝煌。
我把視頻轉給了那個姑娘,也想和你們分享其中最讓我觸動的四個女人的演講。
0 2
馬麗:你以為我女漢子,其實我是萌妹子
馬麗,演過很多爆款:《夏洛特煩惱》中的女漢子馬冬梅,《羞羞的鐵拳》中的馬小……
她是觀眾口中的女諧星,人稱「女版郭德綱」。
在這個今日頭條2021開年演講中,她第一次以演講人的身份,告訴大家:
「別人都以為我是個毫無顧忌的女漢子,但我內心清楚地知道,自己永遠是那個喜歡粉色、蕾絲裙、毛絨玩具的小女人。」
然後,她找了一位小自己10歲的老公,他懂她的少女心。
「他會知道我喜歡的是⼀朵⼩花,喜歡絨絨的可愛玩偶。」
但是因為她的年齡和名氣,都比老公大很多,他們受到很多質疑。
馬麗說,最開始,他們真的受到很大影響, 甚至 不能出⻔,也不敢看⽹上關於自己的新聞。
但是後來她想清楚了: 生活不是演戲,冷暖⾃知,自己過得好不好不是為了過給別⼈看,幸不幸福自己心裡會明⽩。人不能活在別⼈偏頗的眼光里。
她最後說:
沒有人可以規定你要開出什麼樣的花,沒有⼈可以限定你⼼⾥最喜歡的顏⾊。
希望你想做的事情、想成為的自己,都是源於內心真正的渴望,而不是為了滿足他⼈的期待。
我特別喜歡這段話。
如果女人是一朵花,那麼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什麼花,可以開幾朵,是什麼顏色。
外界也許對你懷有不同期許,但如果你是茉莉,別人再希望你是牡丹,你也要好好做你的茉莉。
因為只有做自己,才最輕鬆最舒暢。
愛情、事業、生活也是一樣。
當你面臨選擇,請拋開別人貼給你的標籤,屏蔽他們給你的不合理期許,多問問自己:我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麼?
那個答案,才是最正確的方向。
向著那個方向去,是做人最大的清醒。
0 3
鄧亞萍:我的秘訣,就是「不服」
和馬麗相比,鄧亞萍是另一個路數。
她是著名桌球運動員,曾經勇奪18個冠軍頭銜,是一代人心中的桌球女神。
前天,她在演講中,講了自己各種「不服」的經歷。
從小做運動員,她對自己特別狠:
當時訓練條件極其艱苦,冬天零下⼗⼏度,夏天超過40度,但我每天仍然堅持練習10多個⼩時,上萬次的擊球,別的隊友周⽇會有休息,⽽我選擇全年⽆休,⻛⾬⽆阻……
為了出成績,她甚至把30⽄的沙袋綁在腿上⾝上練。
靠著這種「不服」的勁兒,她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乒壇神話,幾乎實現了運動員的所有夢想。
24歲,她退役了,開始讀書。讀書比打球更難。
那時她的英語只會認26個字⺟,是「清華最差的學⽣」,但是一番玩命之後,她最終竟然拿到了劍橋⼤學經濟學博⼠。
怎麼做到的?
鄧亞萍輕描淡寫地說,就是「不斷的⾃我扒⽪」。
這7個字,你細品。
48歲的鄧亞萍,是個「跨界大王」,從桌球冠軍,到劍橋博士,還做過北京團市委副書記,又投⾝體育事業……
她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寫著兩個大字:不服。
鄧亞萍說,她也不知道命運如何走向,也常對未來抱有懷疑。
但是她有一個獨⻔絕技,就是: 干,幹活,再幹活。「你不幹怎麼活?你越干就會越清晰,你的未來便會越有希望。」
一個人如何爬上山頂?
就是你不停不停地往上爬。
那麼一個人如何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
就是你懷著一股韌勁,不停地幹活,越干一切就越清晰,就越有希望。
鄧亞萍證明了,成功的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那些成大事的人,骨子都有一種「不服」的勁頭。
他們就是深信「我能做到」,然後拚命去做,做錯了就調整策略繼續做,最後事兒就成了。
新時代的女性,特別需要這種勁兒。
我們一定要脫離「弱女子」的定義,改變「我不行」的自我認知,甩開膀子衝上去,拼它個你死我活。
世間千難萬險,但你要鬥志昂揚。
光明就在遠方,你越拼,就離它越近。
0 4
董明珠:我是格力董事長,也是帶貨女主播
鄧亞萍剛,董明珠更剛。
她做了多年的格力董事長,是著名的商界鐵娘子,多次入選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
在這次演講中,67歲的董明珠講,《乘⻛破浪的姐姐》播出後,很多⼈跟她說「你才是乘⻛破浪的姐姐啊」。
她笑言: 「謝謝大家的抬愛,不管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乘風破浪的阿姨,乘風破浪這幾個字我還是挺喜歡的,這確實是這麼多年來,我所堅持的信念。」
什麼叫乘風破浪?
董明珠講了自己去年疫情期的經歷。
去年⼆三⽉份,格⼒的空調銷售幾乎為零,僅僅二月就虧損了近 200億元。
但格力還要繼續招收5千名⼤學⽣,保證⼈才的延續性。
壓力巨大,她苦想出路。
那時,無數企業都在想出路,但是談何容易。
董明珠想來想去,想到了自己去直播帶貨。
那時她只知道有直播帶貨這個模式,但從沒接觸過,從沒上過直播間,沒買過東西,更別說⾃⼰帶貨了。
她心知這條路難走,「 可這麼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遇到困難時,最難⾛的那條路,往往就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所以,她告訴團隊要開始做直播帶貨,⽽且她要⾃⼰上。
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董明珠說,估計他們心裡都在想「董總你這麼⼀個很少接觸⽹絡從來不上直播間的⼈,你怎麼會直播?」「直播哪有那麼簡單,主播都是⻛趣幽默⼜像打了雞⾎⼀樣拚命推薦的,董總你的⻛格根本不適合。」
其實董明珠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但她想試⼀下。
很快,這位格⼒董事⻓坐進了直播間,開始一場一場帶貨。
成效顯著。
去年一整年,董明珠一共做了13場直播,去了8個城市,最後銷售額破400億。
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
在風裡浪里,堅定樂觀,勇往直前。
越難,越往前沖,最後贏得風風光光。
人這一生,艱難坎坷遍布。
每次遇到艱難,你是當成機遇和挑戰,還是過不去的關?
人和人的差別,人生和人生的差別,可能就在這裡了。
那些每次都無懼無畏迎難而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人,最後,都遇見了更強大的自己。
0 5
徐穎:我是打工人,也是女科學家
和前幾位不同,徐穎的名字你可能沒聽過。
但她乾的事,特別大。
她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究員,網友稱她「北斗女神」。
同時,她也是一名80後博導,中科院光電研究院最年輕的研究員。
五年前,這位航天界的女科學家用脫口秀科普「北斗」,視頻播放量達2000萬次,人民日報都來點贊。
這次演講中,徐穎給我們描述了女科學家的世界:
搞科研最基本的,當然是嚴謹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除此之外,就是熱愛。
其實我們也是打工人,但我們打的這份⼯種⽐較特別,這是⼀個像打遊戲⼀樣的⼯作。
不停地過關通關,不停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去探索宇宙未知的邊界,每天都充滿新鮮感,對於容易『喜新厭舊』的女生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有意思了。
她說,編導總問她「有沒有遇上過什麼困難」,其實對於科研界的打⼯⼈⽽⾔,困難不⽤等遇上,每天都是困難啊,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而對科學家來說,挑戰困難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
不管過程多麼難,最後勝利那一刻的喜悅,無可代替。
徐穎說, 她至今都記得第⼀次現場見到北斗衛星發射時,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激動心情。
能夠真正做⼀點祖國有用、人民需要的東西,這種滿足感、自豪感是無與倫比的。
作為一個女人,聽徐穎的演講,你也會有那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澎湃。
她講得那麼溫和平實,但你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優秀和力量。
誰說女人只能在家帶孩子?
誰規定女人只能當老師公務員?
你看我們的女科學家,她多棒。
世界上有無數個徐穎。
她們都在向世界證明著,人類的輝煌,有女人的功勞。
她們的天地,大到你無法想像。
所以,姐妹們,請一定記住徐穎式的成功。
別被性別的偏見困住,大膽地去更廣闊的天地,做更卓越的自己。
0 6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來自外界的標籤和定義。
有刻板印象讓你困惑,也有外界言論給你干擾。
但總有一些優秀的人,會站出來告訴你: 別管那些,儘管去追求卓越,去做你自己。
非常推薦大家去看看這個今日頭條2021開年演講。(去今日頭條搜索「開年演講」可看完整版)
當然,這個演講不是女性場,還有很多優秀男性現身。
秦昊、曾光、張起淮等大咖都分享了他們的經歷和灼見。
你看過後就會發現,無論是誰,無論在哪個領域,那些活得輝煌又自在的人,都是敢於做自己的人。
他們從不封閉內心,從未活在別人的定義之下。
他們永遠願意打開更大的世界,隨時準備擁抱更優秀的自己。
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春天來了,希望你我都可以從這場今日頭條2021開年演講出發,迎接一個新的開始。
點個【贊】+【在看】,打開更多可能,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作者簡介: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好的人生,不慌不忙》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bymooneye)。
限時 部編版語文1至6年級下冊課堂筆記
限時三套Sentence Building,幫孩子跨過英語造句這個坎
限時美國學校內部資料,讓背單詞事半功倍
限時高頻詞外教視頻課,共6個級別120個單元
限時近500個Sight Word帶短語的口袋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G0EI3gB9EJ7ZLmJOeNl.html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