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公司最近十年繳納的罰款,可以買下一個滴滴公司

2022-07-18     戲說金融

原標題:谷歌公司最近十年繳納的罰款,可以買下一個滴滴公司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逐漸走向成熟,各國監管機構對這一行業中的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從反壟斷到個人信息保護,各種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當然,在這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總是會有無數的「挑戰者」成為「開刀」的案例,特別是歐美國家。

幾乎每一年都看到歐洲和美國對這些國際網際網路電子科技企業巨頭的控訴和處罰,谷歌便是其中的常客。

1998年,兩位猶太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學生宿舍內共同開發了谷歌在線搜尋引擎,並成立了公司。同年,發明Google PageRank專利。

不過,這家剛成立不久的網際網路企業雖然趕上了好時候(上世紀90年代是美國網際網路極度繁榮的時期),但是卻躲不過每個「社會新人」都會經歷的殘酷——接受社會的「毒打」。成立半年後,美國舊金山地方法院因Google秘密跟蹤用戶上網習慣而對Google開出了高達2250萬美元的罰單。

以現在谷歌的實力而言,2250萬美元猶如九牛一毛。但是那個年代的2250萬美元,對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哪怕他們走進市場就大紅大紫,財源滾滾。

好在,谷歌挺過了這個坎,所以接下來當這家日益壯大的網際網路企業在不斷收到罰單時,已經變得駕輕就熟,司空見慣。

給大夥大概羅列一下近十年來,谷歌收到的罰單:

2012年8月9日,FTC(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要求谷歌支付225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就繞開蘋果Safari瀏覽器用戶隱私設置一案達成和解。

2013年和2015年,谷歌因為非法收集個人信息侵犯隱私,兩次被德國罰款,金額分別為14.5萬歐元和19萬歐元。

2014年12月16日,荷蘭數據保護部門表示對谷歌處以最高1500萬歐元(約合1860萬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谷歌使用用戶瀏覽歷史和位置數據等隱私信息,向用戶提供具有相關性的廣告,此舉違反了荷蘭的數據保護法。

2017年6月,在經歷長達七年的調查後,歐盟向谷歌開出創紀錄的24.2億歐元反壟斷罰金,並暗示未來將加大力度調查谷歌。

2018年7月18日,谷歌因安卓系統問題面臨43億歐元歐盟罰款,原因在於該公司涉嫌非法迫使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安裝其應用程式。在此之前,Margrethe Vestage(歐盟反壟斷負責人)表示已經對谷歌進行了長達3年的調查。

2019年3月20日,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以不公平競爭為由對谷歌開出14.9億歐元的罰款。

2022年1月21日,歐盟向谷歌開出28億美元反壟斷罰款,谷歌上訴,歐盟法院維持原判。

2022年1月17日,莫斯科一家法院要求Google繳納400萬盧布(約52526美元)的罰款,因其沒有刪除在俄羅斯被禁內容的訪問路徑。

2022年4月7日,法國法院終審駁回谷歌在法國一場罰款為1.63億美元的反壟斷上訴案,要求谷歌公司必須繳納罰款。這次谷歌被處罰的原因是被指利用在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為其在線廣告平台設置不公平規則。

2022年5月1日,因谷歌多次拒絕刪除俄羅斯禁止內容,俄聯邦法警宣布將對其立案並強制執行72億盧布(當時的匯率折算約1.39億美元)的罰款。

算了一下,最近十年谷歌已經被罰款的金額總共為113.535億美元。當然,還有一些超級官司尚未塵埃落定,如果谷歌全部敗訴,接下來要面臨的罰款將是這個數字的數倍之多。

比如2022年6月21日,德國反壟斷辦公室對谷歌公司展開調查,理由是谷歌公司涉嫌限制谷歌地圖與第三方地圖服務相結合,最終結果未出。若認定,對谷歌公司的罰款金額為其全球營業額的6%-8%,也就是200億美元左右。

比如2022年7月14日,義大利反壟斷機構義大利競爭和市場管理局宣布,因濫用市場主導地位限制平台之間數據互聯互通,開始對谷歌展開調查。如果谷歌被認定濫用其地位,將面臨高達其全球年銷售額 10% 的罰款,谷歌2021年的營業額為2576億美元,也就是處罰257.6億美元。

這些尚不討論,單單是113.5億美元的金額,就是夠嚇人的了。為什麼呢?舉個例子個大夥比較一下就能感受得出,今年6月份,我國的網約車第一巨頭滴滴公司從MG退市的時候,其市值為111.16億美元。也就是說,最近十年谷歌公司繳納的罰款,足夠買下一個滴滴公司,還能剩2億多美元。

正常邏輯而言,任何一家企業都很擔心碰上監管機構的官司,因為不僅會有各種懲罰造成公司財產損失,而且對一個企業的聲譽和品牌都會產生極大影響。

可以,為什麼谷歌平均每年繳納了十幾億美元的罰款後,看起來毫髮無損,且其行業中全球第一龍頭的地位反而越坐越穩了呢?

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其規模足夠大,市場分布廣,份額接近壟斷。作為全球當仁不讓的第一大搜尋引擎平台,谷歌公司在全球超過130多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超過10萬名員工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網際網路產品服務。除了中國大陸市場,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區,該公司的搜尋引擎產品都是排名第一而且一騎絕塵的存在。其樹大根深,而且錯綜盤旋,這種優勢對於任何一個競爭對手都是碾壓般的存在。

第二、其財務狀況極好。谷歌是全球市值進入萬億美元俱樂部的最早一批成員之一,這種超大金額的無成本融資可以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從經營業績上看,谷歌公司2021年的營業收入為2576億美元,凈利潤達到760億美元,這兩項數據在全球企業中都屈指可數。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十來億美元的罰款相對於這巨大的利潤來說,根本傷不到皮毛。

流動資金上看,谷歌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現金儲備和短期投資高達1030億美元,這種分分鐘都能買下一個國度的現金流,讓其業務鞏固和擴張都有非常充足的底氣。

第三、市場逆反心態。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專家們在進行市場研究的時候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當一家網際網路企業足夠大或者長期處於壟斷狀態的時候,其客戶(注意是客戶不是用戶)會對某些負面新聞抱以歡迎的態度。

舉個例子,谷歌公司因為使用客戶信息進行市場精準營銷而被罰款後,它的廣告主們會覺得谷歌公司真的是在利用大數據幫他們投放廣告,並且真的會想方設法去提高廣告效應,哪怕自己冒著被調查和處罰的風險。站在這些廣告客戶的角度來說,谷歌就是「良心商家」,所以他們不僅不會因此失去對谷歌的信任和廣告營銷投入,相反還會加大力度。

在這種市場心理的作用下,谷歌公司每一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在穩步增加,其行業第一的位置只會越來越牢固。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43300e1f08f9bc62eddd1b79233f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