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都是奶奶在帶著孩子,但是寶媽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婆婆是怎麼帶孩子的嗎?要是你的婆婆有以下的這10種帶孩子的習慣,那一定要好好糾正,或者就自己帶吧,未來會害了孩子的。
一、迷信思想重
小果君後台收到一位寶媽的抱怨,說自己婆婆說兒子命里缺金,說著說著就立馬把自己的金戒指摘下來塞到寶寶的嘴巴裡面了,孩子才三個月啊,差點就把戒指吞下去了,險些就丟了性命了,到現在想想都後怕。
還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婆婆迷信思想比較重,剛得了個孫子很開心,說是按照家鄉的「習俗」,要給新生兒用錢洗澡,以後才能大富大貴,結果一洗完孩子立馬就嚴重的皮膚過敏了,渾身都是整片的紅疙瘩,整晚哭鬧不止,看到孩子這樣,孩子奶奶還不以為然,覺得以後能大富大貴的,這麼點苦算什麼,一下就好了,這位寶媽簡直是氣瘋了還不能說得忍著。
二、追著孩子給吃東西
不管是哪家的老人,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要是喂得白白胖胖的,抱出去就很有面子,所以有時候就是「有一種餓就奶奶覺得你餓」,一直想要孩子多吃點再多吃點。
有些孩子有飽了的概念了之後,一般寶寶吃飽了之後就會不想吃了,但是老人總會習慣性的要喂,各種威逼利誘、用零食哄、用警察威脅或者是開著動畫片讓孩子就這動畫片吃飯,反正孩子只要願意吃飯,什麼辦法都能用上。
還有會看到在幼兒園裡面還是在遊樂場的時候,孩子玩的很開心,老人就會趁機給孩子喂個水果或者是喂口小麵包之類的。從來不會放過一個往孩子嘴巴裡面喂東西的機會。
老人家的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這樣的動作會破壞了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有一些孩子在上學的時候為什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其實是在小時候一點一滴的被打擾造成的。
三、給孩子穿很多
老人自己是很怕冷的,所以由己及人的覺得孩子也很冷,於是習慣性的會讓孩子穿的很多,但是孩子其實是比大人還要更怕熱一些,一般是不會怕冷的。除非是孩子天生體質就是比較弱的,穿太多一運動就容易流汗,一流汗就趕緊脫衣服,一穿一脫之間孩子反倒是更容易生病的。
四、限制孩子探索
老人家經常跟孩子說:慢點跑,別摔了。孩子會走路之後,經常是爺爺奶奶一不注意,孩子一下子就跑遠了的,於是老人就會覺得害怕,生怕自己追不上孩子,孩子沒在自己的視線里被抱走了怎麼辦,於是就會選擇抱在身上。
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孩子運動量不夠,孩子所積蓄的精力無處發泄,就會有失眠的狀況;剛學會走路正是孩子最愛到處走的時候,經常抱著會使得孩子變得不願意走路了,阻礙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孩子想要跑跑跳跳的,老人經常會阻止,生怕孩子受傷,這會形成孩子不敢冒險的意識,遇到危險就想著趕緊讓奶奶抱著或者是待在奶奶身邊就好,這樣孩子長大之後只會越來越膽小。
五、老人聽力衰退
要是你的婆婆重聽的話,對孩子講話會不自覺的大聲了,並且看電視的話也會習慣性的將電視的音量開得很大,這樣長期下去對於孩子的聽力是會產生損傷的。
六、毫無限制的給孩子吃零食
捨不得孩子哭,孩子就算是無理的哭鬧就趕緊給孩子糖、汽水、酸奶等等孩子喜歡的東西哄著,溺愛無節制,只負責疼愛不負責教育的。老人也並不懂得添加劑什麼的,不曉得零食吃多了會危害到孩子的健康,更不知道添加劑其實是會損害孩子的大腦的。
七、替代孩子做事情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捧在手心裡疼著,都是比較嬌氣的,很多的孩子想要自己端著飯碗吃飯的話,很多老人怕孩子摔了飯碗所以就先孩子一步把飯碗給端起來,一勺一勺的喂孩子吃飯了。其實這些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只會減少孩子的語言發育和動作的協調能力,讓孩子沒有了嘗試學習的機會,久了之後也會喪失想要學習的想法。
八、幫孩子穿衣服
很多的三四歲的孩子還不知道怎麼繫鞋帶和自己穿衣服,因為大多奶奶老人帶的孩子,會覺得說孩子還太小了,大人應該多幫孩子,覺得孩子自己穿衣服穿不好,出門了會容易讓人家笑話。
實際上孩子學習穿衣服繫鞋帶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犯錯怎麼慢慢的糾正慢慢進步呢?老師要急著幫孩子穿,孩子沒有辦法學習新技能了,自然長大了還是不會等著你來做咯。
九、孩子撞桌子摔倒了追究桌子的責任
孩子撞在桌子上了,老人趕緊抱起孩子對孩子一頓「打罵」,所有的責任就推到桌子身上,是桌子撞的寶寶。
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是非不分,長大之後習慣了這樣子教育的孩子,往往會選擇將自己的失誤和過錯怪到客觀環境上或者是別的人身上,這樣子的孩子是不懂得自我糾正和改錯的,學會的只能是自欺欺人,不會有進步的。
十、欺騙孩子
只要孩子要吃飯,只要孩子要睡覺怎麼哄都不為過。很多的老人家很喜歡通過騙孩子來達到目的,像是說:「你把這飯吃了,奶奶帶你去買糖」或者「玩具或者你去乖乖睡覺,爺爺明天帶你去公園玩」等等。
結果孩子受著誘惑,乖乖的都去做了,結果爺爺奶奶直接把自己承諾忘記了,或者本就是哄騙而已,直接說下次帶你去。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學著不守信用,或者會讓孩子變得不相信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