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滴水出苗到底要滴多少水合適?
在農業生產中,水是棉花生長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對於棉花的滴水出苗來說,究竟要滴多少水才合適呢?本文將根據已有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探討棉花滴水出苗的合理水量。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棉花生長所需的水分情況。棉花是一種比較耐旱的作物,但在生長過程中仍然需要充足的水分。在出苗期,棉花需要的水分相對較少,因為此時棉苗較小,土壤水分蒸發量也較小。棉花種子發芽,需要吸收相當於種子重量60%以上的水分。如果土壤墒情不足,種子就不能萌發,田間持水量要達到70~80%。但是,隨著棉花的生長,土壤水分蒸發量會逐漸增加,因此需要適當增加滴水量。
那麼,究竟要滴多少水才合適呢?一般來說,棉花滴水出苗的用水量需要根據土壤質地、氣候條件、棉花生長情況等因素來確定。一般來說,棉花種子發芽最低溫度需要10.5~12℃。溫度越高,發芽越快。當然變溫比恆溫更有利於棉花發芽。在沙質土壤中,由於水分容易蒸發,需要適當增加滴水量。在黏質土壤中,由於水分不易蒸發,可以減少滴水量。在乾旱條件下,需要適當增加滴水量以保證棉花的正常生長。
此外,棉花滴水出苗的用水量還需要根據棉花生長情況來確定。具體的滴水量、滴水時間視土壤質地、滴孔間距、滴頭流量、土壤墒情、溫度及鹽鹼度靈活掌握;尤其是土質偏粘重的棉田應少量分次滴水,避免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滴水出苗建議:待穴孔土壤隱約濕潤即可停水。如果出苗不好,或鹽鹼大,可復滴提苗水。
在出苗期,棉花需要的水分相對較少,一般可控制在每畝10立方米左右。但是,隨著棉花的生長,用水量需要逐漸增加。在盛花期,用水量可適當增加到每畝25立方米左右。在結鈴期,用水量可適當增加到每畝30立方米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棉花滴水出苗時,要避免過量澆水。如果澆水過多,會導致土壤過度濕潤,影響棉花的根系生長和正常生長。因此,要根據土壤質地和氣候條件等因素來確定合理的用水量。
俗話說「干長根,濕長苗;有氧長根,無氧長苗;冷長根,熱長苗;瘦土長根,肥土長苗;磷促長根,氮促長苗」所以要了解自家土壤質地。在棉花播後滴出苗水時,隨水滴施腐植酸每畝0.3~1公斤,以及磷酸一銨,或磷酸脲等,達到疏鬆土壤、防止板結、降低鹽鹼的目的,提高棉花出苗率,實現棉花一播全苗。
另外,在棉花滴水出苗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在澆水前要確保田地已經整平,避免因土地不平而導致澆水不均勻。
2. 在澆水時要保證水滴的大小適宜,避免因水滴過大而造成土壤板結或者過小而無法充分滋潤棉苗。
3. 要注意澆水的頻率和時間,避免因澆水過多而造成土壤過度濕潤或者澆水過少而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
4. 在澆水時要保持適宜的水溫,避免因水溫過低而影響棉花的生長。
綜上所述,棉花滴水出苗的合理用水量需要根據土壤質地、氣候條件、棉花生長情況等因素來確定。在實踐中,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保證棉花的正常生長和高產優質。以上文章詳細闡述了棉花滴水出苗的合理用水量及注意事項。讓我們繼續探討棉花生長過程中的其他問題。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