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生就業難,扎堆報考公務員,985大學畢業生順利上岸或更難

2023-03-30     月情訴說

原標題:二本生就業難,扎堆報考公務員,985大學畢業生順利上岸或更難

但成功上岸並非易事,每年在公考大軍中,都會有名校生的身影,雖說人數比較少,但他們在公考當中也會具備一些優勢。不過,隨著二本生扎堆報考公務員,如果將「唯名校」打破,985學生順利上岸或更難。

二本生就業難,扎堆報考公務員

二本生是本科生的一種,本科錄取方式分為4種,分別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提前批,部分地區也會有本科三批。考生是第幾批次錄取的,就是幾本學生。

從目前報考公務員的考生來看,二本生扎堆報考公務員已經成為常態,而且多數在考試中已經戰勝了部分985畢業生,因此,有很多人表示,如果將「唯名校」打破,報考985大學還有何用?

為何公考中,部分985畢業生成績不如二本學生?

無論是就讀二本還是985高校,都是根據高考成績來定的,但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會有自己的提升空間,就拿公務員考試來講的吧。

公考前的準備、臨場發揮等都能決定公考最後的結果,所以二本生後來者居上也是非常正常的,證明他們做足了想要成「公」的準備。

二本生扎堆考公務員的原因

追求穩定

優秀的人往往有自己的追求,他們在有限的生命力中創造自己無限大的價值。蘇死活公務員崗位是在政府機關工作,自身價值也比較高,但工作內容太過穩定,所以難以見到985學生的身影。

但二本生和專科生卻有所不同,大部分學生都想要追求穩定的工作,即便他們有向著大城市發展的想法,但最終也會回歸現實。

就業機會少

在這個大學生已經「爛大街」的時代,二本、大專生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追求穩定、薪資收入高的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或二線城市。

就業屬於雙向選擇,可能你看中了企業的某個特點,但企業根本不給你機會。最終會在忙碌的求職中妥協,選擇報考公務員,雖說不一定薪資有多高,但起碼工作穩定待遇好。

報考985大學有何用

校招企業質量高

大學生臨近畢業之際會有很多企業在學校進行招聘,而在985高校當中,很多企業的質量要優於普通高校,都是比較不錯的事業單位、國企、私企等。

大部分優秀畢業生都比普通高校的學生有更好的就業機會,這也是企業對985高校畢業生質量的認可和肯定,雖說在公考中成功上岸難一些,但也會具備一定優勢。

推免比例大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相繼投入到考研大軍中,由於社會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考研成為了他們獲得就業優勢的途徑之一。

有過考研經驗的考生都知道,普通高校推免比例比較少,最少能達到1%,甚至根本沒有推免名額。但985院校卻有所不同,推免比例非常大,有的班級能有一半的同學順利保研,與普通高校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就業薪資高

現實來看,學生上大學無非就是方便好就業,為了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而奮鬥。所以針對這一點,985名校畢業生往往會更具優勢一些。

很多時候,同一個專業和工作內容,但由於兩位大學生畢業院校不同,985院校畢業生薪資會高一些,因為社會上普遍認為名校的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是優質的。

考研調劑和複試中優勢明顯

對於沒有獲得推免名額的大學生,想要通過統招考研也是有一定優勢的。如能進入考研複試環節,老師會更願意錄取985高校的考生。

即便考研不是很理想,沒有順利進入報考院校複試中的話,一般初試成績通過了國家線,還是能調劑到比較不錯的高校的,985高校學生確實深受學校和導師的認可。

大學生涯是就業的「翹班」,雖說名校光環能讓你在畢業後獲得更多的優勢,但個人依舊覺得能力最重要,空有名校背景,但不能提升自己的話,那麼在工作當中,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列入淘汰行列。「雙一流」大學排名更新,浙大擊敗上交大守住第五,武大未進前十

一所好的大學是眾多考生的夢想,往年考生追求的是985、211高校,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雙一流大學」更受學生青睞,無論教學水平、教學質量、學科實力等方面都非常強悍。

「雙一流」大學排名出爐,哈工大逆襲成「黑馬」,南大實力搶眼

相信當下高中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有關大學的問題,畢竟高考結束就會填報志願。而在我國眾多大學當中,雙一流大學的實力非常值得認可。如今,雙一流大學排名更新,讓我們共同來看一看具體情況。

清北屬於我國頂尖學府,其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即便雙一流大學排名怎樣變更,這兩所學校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基本沒有一所學校能與之抗衡。

復旦大學屬於我國一所老牌高校,實力自然也是非常強勁的,排在了第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第4。浙江大學曾多次打敗「清北復交」神話,此次更是擊敗了上交大守住第五名。

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6,不過南京大學的實力還是非常搶眼的,在本次雙一流排名中,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績,南方科技大學緊跟其後排名第8。

中山大學排名第9,哈爾濱工程大學逆襲成「黑馬」,排在了第10名的位置。不得不說,近些年來,哈工大的實力一直在不斷提升,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假以時日必能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大學,該校擁有優秀的教育教學水平,但各大機構發布的排名,都是根據近期學校的項目研究、科研成果等內容,所以一次排名並不能變更學校的實力所在,相信武漢大學未來的成績重回前十。

「雙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能獲得很多優勢

金字招牌

大學屬於金字招牌,在對應的專業裡面,應該說是國內比較出類拔萃或頂尖的了,所以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應聘者的「第一學歷」,在社會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和重視。

當然,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從高考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就已經證明了自身在學習方面是非常強的,如能一直保持下去,學習能力、工作能力等都能讓人信服。

升學優勢

本科生多半都有考研的大學,而成功上岸難度大,都會在本科院校爭取保研名額。雙一流大學保研率比較高,多數學生免試讀研的比例能達到40%左右。

相比於普通大學,他們保研率最多也超不過15%,甚至也就1%。包括在校期間申請出國留學的話,雙一流大學公派出去的留學研究生數量也要比普通高校多。

就業優勢

其實學生參加高考無非就是為了上大學,日後能好就業一些。但在現實社會上,想要找到薪資不錯、穩定的工作,大學就成了最基本的一個考察指標。

而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公司,就會要求學生的畢業院校是985、211,這一情況代表,如果你能考進名校,而且成績相對不錯的話,未來發展前景將會不錯。所以,與其說學歷是敲門磚,不如說名校是就業門檻。

「雙一流」大學上岸難度大,切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才重要

其實客觀來說,雖說多數大學都能成為「雙一流」,但其實只是部分學科被成功入選,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雙一流大學」。

但想要考上雙一流大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用分數和排名來說話。而這就涉及到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優異的高考成績。

如果你的成績處於中等水平的話,那麼想要考進排名靠前的大學基本希望渺茫,但一定要選擇雙一流大學的話,就要在高考填報志願中,學校選擇方面多下點功夫。

在雙一流大學錄取分數上,一般地理位置比較便嬖的學校錄取分數低,這一點對非本地考生表現的尤為突出。而且部分偏遠地區的大學,實力也是非常雄厚的。

只不過因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難以吸引高考生報考,但相對來講比較容易被錄取些,尤其是西部地區部分大學,錄取機率會更高一些。

本期話題:你對此次「雙一流」大學排名有什麼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8a9f7d9bc11ab4bbb88540eaa30e1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