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拯救內娛審美和…禿頭??

2023-08-19     時尚COSMO

原標題:《封神》拯救內娛審美和…禿頭??

觀眾對於《封神第一部》的認可,讓「電影籌備期」從幕後走到了幕前,同時一些妝造細節也收穫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電影中,男演員們用自己的真發,代替「假髮」,隨風舞動的髮絲非常靈動,比呆板的「假髮」好看多了:

於是,很多觀眾就會覺得,男演員蓄髮,就代表了更用心,「請按照這個方式捲起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要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並不是用假髮就代表了不用心。其實,影視劇的「假髮」(以下稱頭套)也是真發,男演員的假頭套都是用真發鉤織而成,每頂造價從五六千到一萬多不等,與我們在市面上能看到、買到的假髮不可同日而語。像夜華的那種超長假髮要更貴一些,且為了滿足不同造型接戲與防止損壞等需求,每一個男主演都不止一頂假髮。

在電影籌備期,光假髮的費用就需要支出幾十萬。有一些入行較久的妝發老師,光靠租給劇組頭套就能月入五位數。

真發與頭套效果對比

並且,男演員戴頭套對髮際線和頭髮的損傷非常大,參考張衛健……如果單純用不用心去定論,那些掉了的頭髮都要替他們喊冤。那,為啥假頭套現在跟不用心扯上關係了呢?

丑唄。

因為有些頭套做得太醜了……這鍋,頭套本身可不背。

首先,是角色與演技加成。

這一點無需贅述,我們總會在某一個演員因為角色火爆全網的時候,質疑自己曾經眼瞎,質疑粉絲偷偷吃好的。

然後,取決於設計、造型的審美與跟組妝發的還原能力。

我們都知道,一部劇的造型,上層領導是導演和設計,執行則是梳化部門。定妝籌備期,會根據導演要求與演員特質做造型,這之中會經過無數輪調整,很多我們看到的定妝照造型並沒有出現在劇中就是這個原因。

定妝完成後,有名的設計和妝發通常不會跟組(是了他們也軋戲,但大導演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留下的是大徒弟大助理坐鎮,小助理負責最累的盯場。一般我們能看到的頭髮歪了、睫毛開了、雙眼皮貼翹起來了,通常都是盯場沒有做好。

而對於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頭套來講,頭套的形態和佩戴時往前幾毫米還是往後幾毫米的位置,其實都會影響到最終呈現的效果。

即使是真發蓄髮,

也會對演員的髮際線、美人尖、鬢角進行處理。

好不好看,當然還取決於演員本身與頭套的適配度。

一般來講,有體量感、有深邃度和存在感五官的男演員,會更適合古裝。舉一些例子:古天樂、嚴屹寬、羅雲熙。

另一種,是五官集中、天庭飽滿的男演員適合古裝,比如任嘉倫、王鶴棣。這種長相很適合貼頭套,因為五官與外輪廓之間留白足夠,白話就是頭套有地方放。但是通常他們會比較挑造型。

王鶴棣在《蒼蘭訣》中的頭套造型,就不會被吐槽不用心。因為它很好地修飾了王鶴棣偏長的臉型,結合妝容揚長避短,雖然劇過去了一年,但到現在了一個能殺的都沒有。

圖源:微博@解剖SK

再來看王鶴棣被吐槽的《遇龍》造型,先不論黑髮白髮的質感,我們能夠明顯看出頭套粘貼位置的不同。白髮頭套完全沒有優化演員的面部比例,反而顯得臉更長了。

任嘉倫的造型也是一樣,對比非常明顯:

如果是臉小、額頭窄的類型,就會更挑造型: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張晚意的頭套太靠前了呢?來看看他的現代造型:

他的髮際線非常茂密靠前,輪廓與五官之間留白少,除非剃掉髮際線,否則很難把頭套粘貼在符合比例的位置。所以我們看到的是這樣:

能夠看出,已經很嚴絲合縫地貼在髮際線邊緣的位置了:

最後,髮型的好看程度當然還取決於頭套的質感,多給妝發部門留點錢吧:

這個其實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是否用真發,與角色人設、作品題材、每天妝發時長、演員自身發量與髮際線形態等等都有關係,確實不能用一個「不用心」就去否定所有戴頭套男演員的工作。

其實,觀眾的深層意思是不想審丑而已。如果有非常貼合人物和演員的古裝造型,大家當然不會吐槽不用心了。

真發

經過「修飾」的真發

因為《封神第一部》,讓觀眾更加注重幕後細節、讓行業內都更捲起來著實是一個好現象。希望這種關注度,能夠讓業內的妝發、造型、設計,乃至導演們,通通捲起來,為我們呈現出更加精良的作品。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豆瓣 / 小紅書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7fa8b0d3e667f041159cf53e5e50e09.html